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区性质检
七年级历史科试卷
(内容:第1—22课)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最早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下列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
A B C D
3、曾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题次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4、下列考古实物不能验证是在黄帝生活时期发明创造的是( )
A、洛阳发现水井遗迹; B、浙江发现蚕茧和绢布;
C、西安发现粟的壳子; D、山东发现铜制的兵器。
5、如果你去古城西安旅游,你还可以参观的最近的古代文化遗址是( )
A、半坡原始居民生活遗址; B、北京人古文化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遗址; D、山顶洞人古文化遗址。
6、将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的原因是( )
A、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 B、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建立;
C、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
7、下列关于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C、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
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均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8、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一个人为相,他注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使齐国很快富强
起来。这个人是( )
A、百里奚;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9、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得益于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都江堰; D、大禹治水。
10、下列科技成就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关系最为直接的是( )
A、测定出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B、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采用传说的“四诊法”; D、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11、下列不能反映奴隶过着悲惨生活的是( )
A B C D
12、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
A、启发诱导; B、困材施教; C、学习思考相结合; D、温故而知新。
13、秦始皇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曾说:“天下百姓被战乱害苦了,主要原因是西周以来的
分封制,建立诸侯国。现在国家刚刚统一,老百姓才过上安定的日子,又要恢复
分封制,建立诸侯国,不是要埋下战乱的祸根吗?”秦始皇的这一观点直接影响到
后来的统治政策。你认为下列哪一措施与此直接相关?( )
A、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B、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焚书坑儒”。
14、对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第一个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B、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C、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建立郡县制。
15、“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暗指( )
A、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C、秦朝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死后葬于阿房宫。
16、与项羽无关的成语是( )
A、四面楚歌; B、霸王别姬; C、完璧归赵; D、破釜沉舟。
17、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18、东汉的冶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炉温,发明了( )
A、耧车; B、犁壁; C、提花机; D、水排。
19、有一位女性,她嫁给了匈奴族呼韩邪单于,为促进汉族和匈奴族友好相处做出了
重大贡献。董必武曾写诗高度赞扬了她,她是( )
A、王昭君; B、西施; C、文成公主; D、黄道婆。
20、西汉时,出击匈奴,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汉武帝初年几次攻打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固出击北匈奴,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
D、窦宪大败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
21、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造纸术,造出了价廉质高的植物
纤维纸,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被当时政府封为“龙亭侯”。他的家乡在今湖
南省耒阳市。这个人物是( )
A、蔡伦; B、张衡; C、华佗; D、杜诗。
22、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23、下列哪一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 )
A、望、闻、问、切四诊法; B、《唐本草》;
C、《伤寒杂病论》; D、“麻沸散”。
24、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5、司马迁的史学名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26、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今天的台湾,当时叫( )
A、大秦; B、夷洲; C、建业; D、琉球。
27、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①风声鹤唳;②纸上谈兵;③草木皆兵;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今天的南京是东晋时的都城,当时被称作( )
A、建邺; B、建业; C、余杭; D、建康。
2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南北对峙形势; B、洛阳城较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影响;
D、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0、下列有关《水经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北魏郦道元写的; B、强调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记述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等; D、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
31、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一座环形山都以我国南朝一位科学家
的名字命名的,这位科学家是( )
A、张衡;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32、下列关于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
A、《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B、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C、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D、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石窟雕刻艺术宝库。
33、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
B、正处于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C、是我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
34、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成都平原地区盛行一种青铜文化,被称作( )
A、大汶口文化; B、三星堆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半坡文化。
35、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人物的?( )
A、屈原; B、李冰; C、黄帝; D、商鞅。
二、综合题。(每题15分,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1)材料中提及的时间是中国的什么朝代?欧洲当时把中国称作什么?(4分)
(2)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渠道转运到欧洲的?它的具体路线是怎样的?(6分)
(3)这条渠道是如何沟通的?(3分)
(4)欧洲与我国直接友好交往开始于什么时间?(2分)
37、以下材料是诸葛亮的一段话: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你能说一说“操遂能克绍”的原因吗?(6分)
(2)材料的背景是:刘备在荆州一带驻军时,听说诸葛亮是个杰出人才,便三次到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去问计,到第三次才被接待,历史上把这一故事叫做什么?(2分)
(3)诸葛亮在材料中提出了什么策略,你能说出来吗?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七年级历史科参考答案
(内容:第1—22课)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C 5、A 6、B 7、D
8、C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A 16、C 17、B 18、D 19、A 20、B 21、A
22、B 23、D 24、B 25、A 26、B 27、C 28、D
29、D 30、B 31、B 32、B 33、C 34、B 35、A
二、综合题。
36、(1)西汉;丝国。
(2)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发展起来。
(4)公元166年。
37、(1)官渡之战。原因: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实力;注意招揽人才,善于用人,听取谋士的计策。(其他言之有理皆可)
(2)三顾茅庐。
(3)联吴抗曹。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成功地打败曹操,巩固了孙权的江东政权,使刘备有机会占据川西。联吴抗曹的思想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巩固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