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2014-5-11 0:33:05 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开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

A 用陶釜盛水煮稻米       B 使用陶器种植水稻  

C 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    D 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

2.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应该是下图中的


3.右图是西周初期形势图,

该图能反映出周初推行的

一种不同于商朝的重要政

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井田制       

D、分封制

4.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5.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末和春秋末    C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6.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是

①围魏救赵 ②退避三舍 ③烽火戏诸侯 ④“道路以目”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7.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和哪一家的思想主张最为为接近?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8.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中所写的人物是:

 A李冰        B孙武       C屈原       D扁鹊

9.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隶书

10.根据下边的想像图,你认为墨子在给他的弟子们宣传什么主张?

A.人与人应该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B.作为统治者应以“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C.各种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互相转化

D.应根据历史发展实行改革,提倡以法治国

11.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彻底破坏了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统一文字

12.仔细看下图,你认为哪一枚钱币是秦朝统一后使用的

 

    A        B       C         D

13.汉武帝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是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 ②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③下令治理黄河水患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 我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最早出现于

A.西汉前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5.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它既是一部重要的史书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B.由史学家司马迁编撰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16.根据下面两幅图片,说出与该墓主人齐名的另一人物应是


茂陵的《马踏匈奴》石刻              霍去病墓

A.卫青        B.梁冀        C.班超        D.张骞

17. 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

A.丝织业兴旺  B.修建水利工程  C.船队到达夷洲   D.大兴屯田

18.与下列表格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帝王在位时期

原姓

改姓

原姓

改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A. 汉元帝    B. 东晋司马睿    C. 前秦王苻坚   D北魏孝文帝.

19.《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两幅图给我们揭示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是

A、南北朝时期形成民族融合的趋势  B、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流行穿汉服

C、南朝统治者生活奢华        D、历史发展出现倒退

20.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的生产工具先进        B、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C、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1.周朝留给我们的,只是一段“纸上的历史”,迄今出土的文字,几乎全部刻在青铜器上,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个,清代在我市岐山出土的_________鼎铭文长达497字,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2004年,西周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在岐山县_________遗址发现疑似“周王陵”的周代大墓群,2004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该遗址西周高等级墓葬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22.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战国时一位思想家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位思想家是_________;北朝时一位农学家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这位农学家是_________。

23. 古时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在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最晚在________末年已经开始使用。

24.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5.据科学家预测,2008年8月1日在我国的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兰州、武汉、拉萨、昆明等地都能看到日全食现象,而且距离我们最近的兰州可以看到100%的全食。早在我国商朝时,_________里记载的许多日食,已经被科学家验证是可靠的;1997年香港回归时,一曲由《曾侯乙编钟》(复制件)演奏的交响曲《交响1997:天·地·人》响彻世界,这套编钟出土于1978年,在地下沉睡达2430年,它应该是我国_________时期的乐器。

26.祖冲之发展前人创造的“___________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_______年。

三、看图答题:(27题4分,28题7分,29题7分,共18分)

27.请观察秦长城示意图

B

 

A

 

陇西郡

 
 

上图中的A是_________(地名),B是_________(地名),“河水”是现在的________。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     的进攻。

28.看下边三副图,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

             

图1.


图2.                         图3.

汉武帝                 汉代讲学图

仔细看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你知道他是谁吗?(1分)

(2)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推行了什么政策?(2分)其目的是什么?(2分)

(3)结合图3说明汉武帝为强化这一政策还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分)

 29.依据下图说出:


(1)前秦政权是由哪一少数

民族建立的?其建立者是谁?

(2)前秦与东晋之间发生的

一场战争是什么?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与此战结果类似的战

争还有哪些?(写出2个)

                

(3)请你写出两个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成语

四、史实诊断:(仔细阅读下边每段话,将其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一处错误划出来,并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0分)

30、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位于现在西安市长安区内的西周镐京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铁器、青铜器、骨器、玉器、陶器和其他各类饰物。

31、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使秦朝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有的封建国家。

32、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预测地震方向的仪器。

33、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十几个郡遭受洪灾。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并派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此后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34、小亮问小明:“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重建的晋朝为什么叫东晋呢?”

  小明回答说:“因为他把都城定在长安以东的洛阳,所以历史上称为东晋。”

 

五、材料解析题:(10分)

35. 阅读材料:“欧洲人很早就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是‘丝绸之国’的意思。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灿若朝霞的长袍出现在剧场包厢时,百官们都惊呆了。后来才知道,恺撒穿的‘天衣’是用中国丝绸缝制的。人们用‘天下第一织物’等最美的语言赞美中国丝绸。”

请问:(1)恺撒所穿的“天衣”是如何由中国到欧洲的?为打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陆路通道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3分)

   (2)请你按自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这一通道经过的主要地点。(5分)

   (3)汉代丝织品绚丽多彩,图案精美(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关键是在丝织技术方面取得突出进步。你知道具体是什么吗?(2分)

六、问答题:(10分)

3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变法)

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有什么意义呢? (4分 )

②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4分)

初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B  3、D  4、B  5、B  6、D  7、D  8、C  9、A 10、A  

11、C 12、D 13、A 14、A 15、C  16、A 17、C 18、D  19、A 20、B

二、填空题:(共10分)

21、毛公  周公庙   22、孟子 贾思勰    23、商周  春秋  

24、秦始皇  汉武帝   25、甲骨文  战国    26、割圆术  一千

三、看图答题:(共20分)

27、临洮  咸阳  黄河   匈奴(每空格1分,共4分)

28、(1)董仲书 (1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其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或加强中央集权)(2分)

  (3)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2分)

29、(1)前秦  苻坚(2分)

  (2)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3分)

  (3)东山再起、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答出任意2个即可给2分)

四、史实诊断:(共10分)

30、根据史实,西周时期尚没有使用铁器,所以在西周遗址中不可能有铁器出土。(2分)

3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所以不能用“秦朝”,而应是“秦国”。(2分)

3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只能测定地震方向,不能预测地震。

33、王景是东汉时期的水利专家,不可能受汉武帝指派。

34、东晋都城是在建康,而不是洛阳。

五、材料解析题:(共10分)

35、(1)恺撒所穿的“天衣”是经“丝绸之路”运到欧洲的。(2分)

   贡献最大的人是张骞(1分)

(2)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5分)

(3)使用提花机,且染色技术高超(2分)

六、问答题:(共10分)

36、答案:

(1)目的:战国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2分)

意义: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封建地主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4分)

(2)措施: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戴汉族服饰;使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4分,建议有4点即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