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4

2014-5-11 0:33:11 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4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4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29分)。

1.关于人类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类是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

C.“人文之祖”黄帝创造了人类     D.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B.会不会猎取其他动物 C.会不会种植农作物 D.会不会制造工具

3.“距今约七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B.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则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

C.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则过着氏族生活

D.北京人生活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山顶洞人则生活在原始社会的瓦解时期

5.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  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6.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山顶洞人相比,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具的制作技术更先进     B.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D.贫富分化距离进一步拉大

7.对半坡原始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于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B.他们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水稻

C.他们饲养的动物主要有猪、狗等

D.他们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8.“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进步,陶器有了黑陶、白陶”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原始人类的生活(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人类    D.大汶口原始居民

9.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

A.使用打制石器  B.过着群居生活   C.人工取火   D.保留了猿的特点

11.右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

A.懂得爱美     B.知道定居生活

C.注意防寒     D.开始种植

姓名:       班级:        学号:     

12.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4.出现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C.人们有觉悟,互相谦让    D.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15.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的是(  )

A.商汤   B.盘庚   C.商纣   D夏禹

16.今天的家禽家畜主要品种都有的时间是(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7.下列器具中,夏朝人不曾使用的是(  )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玉器

18.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19.下列人物与事件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晋文公与城濮之战  B.墨子与百家争鸣  C.秦孝公与商鞅变法  D.孟子与《道德经》

20.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因素在于(  )

A.人民群众的拥护  B.秦孝公的支持  C.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D.符合地主阶级愿望

2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战役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城濮之战 ④桂陵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22.夏、商、西周时期,除青铜铸造外,其他手工业还包括

①陶瓷业  ②棉纺织业 ③玉器制造业 ④冶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部的诸侯国是

A.秦国         B.燕国         C.齐国         D.楚国

24.战国时期,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是

A.齐、韩、魏       B.楚、燕、齐     C.韩、赵、魏       D.赵、魏、秦

25.战国时期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  )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燕国

26.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原因是(  )

①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②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③重用贤才 ④团结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政治上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以确立新的封建统治

B.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而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C.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D.争霸战争和诸侯混战推动社会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8.“国人暴动”中的“国人”指的是(  )

A.诸侯             B.贵族             C.奴隶             D.平民

29.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

①封建制度确立  ②社会安定 ③国家趋向统一 ④民族融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9.5分)。

1.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____________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___________。

2.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技术,他们能走到很远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_____________生活用品。

3.我国很早就出现原始农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国家。

4.半坡原始居民住在___________式的房子里,屋内有___________,供炊煮和取暖用。

5.相传,黄帝建造___________,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___________,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6.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漫长的_________到此结束,_________开始了。

7.夏朝经历了___________多年。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____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8.商朝后期,西边___________流域的周国,迅速发展起来,国君___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__等,国力逐步强大。

9.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文化举世闻名,出土的___________大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10.公元前770年,___________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时期。

11.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历史上一些著名战争,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12.战国时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13.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___________也发生了变化。

14.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他要求统治者用“___________”治国,_________。

15.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和他的主要辅助者,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6.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三、连线题(每连对一个得1分,共14分)

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约18000年前                  元谋人                建立了夏朝

约7000年前                   北京人                制造彩陶

约四五千年前                  山顶洞人               种植水稻

约170万年前                  河姆渡居民             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2070年前                     半坡居民              在涿鹿大败蚩尤

约70万至20万年前             炎帝、黄帝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约五六千年前                  禹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四、阅读下列材料(第一题6.5分,第二题7分,共13.5分):

1.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毛泽东和朱德派人前往(黄帝陵)扫墓,写了《祭黄帝文》。文中提到这位中华民族祖先“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请回答:

(1)    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谁?(2.5分)

(2)根据你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请指出“建此伟业”指的是什么? (4分)

2.读右图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

回答:

(1)    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3分)

(2)半坡原始居民是怎样生活的?(4分)

五、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在当时政治、思想方面有何反映?

2.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提出了“春秋无义战”观点,通过讨论谈谈你的认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D 5.C 6.D 7.B 8.D 9.D 10.C 11.A 12.D 13.D 14.D 15.A 16.A 17.C 18.B 19.D 20.C 21.C 22.D 23.B 24.C 25.B 26.A 27.D 28.D 29.D

二、填空题

1.群居 原始社会

2.磨光 钻孔 交换

3.水稻 粟

4.半地穴 灶坑

5.宫室 舟车

6.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7.四千 桀

8.渭水 周文王 姜尚

9.青铜面具 青铜立人像  青铜神树

10.周平王 春秋 战国

11.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12.铁农具 牛耕

13.竹简 丝帛 字体

14.孟子 仁政 轻徭薄赋

15.齐桓公 管仲

16.教育家 政治家 儒家

三、连线题

四、阅读下列材料

1.(1)黄帝。(2)指的是:①联合炎帝战败蚩尤;②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③黄帝及其部属的许多发明,使人类步入文明时代。

2.(1)从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补助食物。

(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他们使用的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粟,用石刀收割庄稼。家里还养猪狗等动物,吃的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使用着自己烧制的彩色陶器。穿的是自己纺线织布做的衣服,过着定居的生活

五、问答题

1.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这些土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地主阶级,租种土地的人,变成农民。战国时,这种封建生产关系已居社会主导地位。这种社会变革在政治上、思想上也有突出的反映。

在政治上:新的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典型的。

在思想上: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一些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对社会变革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就是指的这些诸侯争霸的战争。怎样去理解这个问题,应进行辩证分析。

说它“无义战”,是因为春秋争霸战争,迫使交战地区人民逃离家乡。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社会动荡不安。整个战争时期,都是奴隶主为自身利益,争夺土地、人民而战,牺牲了广大人民利益。所以不管对哪一方,都是不正义的战争。

从另一角度上讲,诸侯争霸,各国竞相改革,发展生产,而且战争本身使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减少,而战争使华夏族与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结束并立局面的进程。从这点讲,它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义战”作用。

3.第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第二,这一时期,私人讲学和著述盛行,为个人发表观点和意见提供了便利,第三,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