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 课型 | 新授 | |||
编写 | 储亦峰 | 审核 | 历史备课组 | 教学时间 | 第2周 | |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 了 解 |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
掌 握 |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 |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
归纳分析 |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爱党情感 |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
唯物史观 |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
【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方法】
1.比较法。通过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2.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3.例证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可通过例证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 |||
建立人民政权 |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 | 保家卫国 | 满足农民需要 |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 | 和平解放西藏 | 抗美援朝 | 土地改革 |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㈡阅读课文、自学尝试
⒈ 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
⒉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3.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㈢自主探究、合作互动
在独立自学,掌握课文知识结构,尝试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共同探究,尝试解决疑难。
㈣教师讲解、拓展延伸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⒈指的是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建设和发展,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经济建设。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为了替人民打天下,主要从事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缺乏经验。进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机构。
⒉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二是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一是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二是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制造业)。
2、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3.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宪法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查漏补缺】学生回顾全文,查漏补缺,如有疑问,可自由提问。
【练习巩固】1. 完成讲学稿课堂练习部分 2.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