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近代化的探索单元检测

2014-5-11 0:33:17 下载本试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一、   一、    知识导航:

1.    1.   学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     2.     学习指导: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同学们要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意义等内容。深入理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意义、为什么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二、   二、    热点点击

例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解析:首先,审清题目。题目考察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而题型是逆向选择题,即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在不能直接找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采用排除法无疑是最佳途径。然后,结合已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别:A项表述是明显错误的。如果不能肯定,可用反证法论证。假设它真的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就应该没有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继续,加深,也没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等情况出现,显然这不是成立的。B,C,D均属正确的表述,故正确答案是A。

例2、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解析:本体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性质的认识,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的实质当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正确答案是C。

例3: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材料中的“守旧迂廖之人”指的是封建顽固官僚,由于变法法令中改革旧制的部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会“阴谋与新政为敌”。因此,答案应该是涉及到改革旧制的内容。正确答案为D。 

例4.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

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 C. 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势事件的“实质”,这是“题眼”,解答此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从选项的内容上观察、比较可知,D项与A项内容基本一致,D项是A项的具体化。因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都是统治阶级,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势(即“帝党”与“后党”)的斗争即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而且,“帝党”是支持、拥护变法的开明地主和进步官僚,与维新派关系密切,从这一点上来讲,与B项的内容又基本一致了。如果其中有一项符合题意,则三项均符合题意。由于本题属单项选择题,因此,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正确答案为C。

例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归纳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题干是“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题项给出四个答案供选择。回顾课本内容分析可知:A、C两项是戊戌变法的目的之一,谈不上是结果,因为在挽救、发展两词后难以加上一个“了”字,故可以排除。B项推动政治改革,不符合史实。因为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代之而起的不是新的政治改革,而是暴风骤雨的政治革命,如辛亥革命,因而也可以排除。只有D项成立。因为戊戌变法本身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的传播,特别是维新与守旧的论战,确实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正确答案为D。

例6、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解析:本题属归纳选择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本课出现的几个历史革命团体的认识。即要求学生能分辨提出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同盟会。因此我们必须弄清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的关系,中国同盟会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兴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成立的,而此政治纲领的提出是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所以,A、B、C项不正确,D项符合题干要求。

例7:李大钊发表的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有( )①《庶民的胜利》② 《青春》③ 《狂人日记》 ④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 ①④  B. 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型选择题。首先阅读题干,理解题意,题干的意思是要求李大钊的文章而且还是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明确了题目要求,回忆课本中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讲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由此确定正确答案A

三、   三、    资料下载

1.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趣闻

张之洞在初办冶铁厂时,委托驻英公使薛福成购买国外的新式设备,薛告诉他,新式冶炼设备有用于酸性的,有用于碱性的,应先将冶炼厂所用铁矿和焦炭样品寄给制造设备的厂家化验,然后才能定购。张却回复说,中国地大物博,何矿不有,还寄什么样品,只管买一套来。结果薛所定的设备与办厂用矿的矿质不符。选厂址时,张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址定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还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100多万两。我们知道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钢铁工业尤其要考虑上述因素。张之洞违背了这一原则,造成巨大浪费。

http://asp3.6to23.com/skyhistory/beike/zjs/jxfd/22.htm。

2. 联惊张之洞

光绪年间,孙中山出国留学归来,路过湖北武昌总督府,想见见湖广总督张之洞,请他开设医院,为人民除病造福。走到门前,他便递上名片,上写:“学者求见之洞兄。”门官忙把名片呈上,当时张之洞午饭方罢,踞足而坐,态度傲慢。他问门官:“来者何人?”门官答道:“是一儒生。”张之洞也不发话,令人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上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笔妄敢称兄弟。”这分明是一个上联,孙中山看了微微一笑,让门官拿来纸笔,在纸上也写了一行字,请门官呈去。张之洞一看,这是针对上联而写的下联,:“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见此,不觉暗暗吃惊,来人名气不大,口气却不小,连忙传令打开中门出来迎接。

http://61.142.67.6/history/historysmile/smile0101.htm

3.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

1911年的武昌起义爆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孙中山当时远在美洲,末能亲自领导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
  在孙中山一生中,有过多次流亡海外的经历。1911年1月19日,他又一次抵达美洲,为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筹款。先到纽约、旧金山,后到了加拿大,共筹饷15万元。4月19日,孙中山由加拿大回到纽约,继续宣传革命,筹措革命的活动经费。武昌起义前,孙中山曾收到黄兴从香港发来的密电,当时放在行李中未能及时译出。10天以后(10月11日),孙中山到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检出密码,译出黄兴电文是:“居正从武汉到广,报告新军必动,请急汇款应急。”孙中山“思无法可得款,随欲拟电文复之勿动”。但时已夜深,电文未发出。第二天(12日)中午,他上街到饭店吃饭,购得一份报纸,见一则消息:“武昌为革命党占领,”喜出望外。遂奔走美、法、英诸国,开展广泛活动,希图得到列强支援。1911年11月24日,在国内一再致电催促的情况下,孙中山从法国马赛乘船回国,12月25日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
  ①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权,辛亥革命结束。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广义的称为辛亥革命。

  ②两者的联系: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出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达到高潮。武昌起义成功了,它达到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目的。辛亥革命却失败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都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还需要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 "三只兔子会北大"

1919年以前,北京大学已闻名全国。当时人称"北京大学的出名因为三只兔子"。这一传说的起因,是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年轻的名教授胡适,三人都是属免的。善良的中国人祟拜生辰属相,自然以此牵强地将北大的三位新派学者联系在一起。蔡元培生于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干支纪年为丁卯年,属兔;陈独秀生于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干支纪年为己卯年,属兔;胡适生于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干支纪年为辛卯年,属兔。

四、   四、    实践与探究

1. 仿真历史剧表演

一、主题:谭嗣同与梁启超的故事

二、说明:

1.由学生分别饰演谭嗣同、梁启超、大刀王五、通臂猿胡七。主要安排成二幕:第一幕,谭嗣同与梁启超诀别;第二幕,王五、胡七劝逃不果。
  2.教师部分:提供剧本,指导、安排学生演出,并提醒学生不可占用太多读书时间;教师要在表演之前就对演出情况有所了解,演出时能有效掌握教学活动效果。
  3.学生部分:表演者态度宜严肃、真诚,要注意角色身分、语气;观赏的学生也要认真对待。

三、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一幕:

〔旁白〕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出谭嗣同和梁启超忧愁的面容。

  梁启超无奈地说:「听说皇上已经被太后软禁了……。」谭嗣同听了,心里像刀扎一样地难受。「嗣同,还是一起走吧!」梁启超接着劝他。

  「我已经说过,以前想救皇上,已无可救;现在要救南海先生,也莫可奈何。我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而已。你不必再劝我。」谭嗣同从容地说。

  「天下兴亡,知其不可而为之;留得青山在……。」梁启超还想说动他。谭嗣同以手势打住梁启超的话,并说:「没有逃命的人,维新大业无以为继;没有留下的人,皇上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两件大事,任重道远,我和你勉力分任。」

  二人眼神坚定、凄然抱拳相别。

第二幕:

〔旁白〕深夜。大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趁着夜色、翻墙潜入谭嗣同的书斋。

  「我不懂,慈禧这婆娘一定不会放过你,你怎么不走?」王五气愤愤地说:「这臭婆娘!」他挥舞着虎虎生风的大刀。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都要流血。今天中国还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这是国势不振的原因。我谭嗣同愿意做第一个这样的人!」

  「凭我们两人的功夫,加上我们以死相护的决心,你绝对可以逃得掉。」胡七握紧双拳说:「先避避风头再作打算吧!」

  谭嗣同坚决的摇头。

〔旁白〕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谭嗣同被捕。他在狱中意气自若,整日绕室而行,拾取地上炭屑,就粉墙作书。留下这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尾声:〔旁白〕

  八月十三日,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谭嗣同如自己所愿地「死得其所」;当年,他才三十三岁。

  梁启超则乘大岛舰东渡。他的〈去国行〉说:「呜呼!……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遂在日本办报,为苦难的中国继续请命。

  戊戌变法失败了。逃走的和留下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2. 请你当编剧:

中央电视台拟拍一部电视连续剧《孙中山》,假如你是编剧,请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合理想象,为孙中山设计一段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胞,今天同盟会成立了!我们的祖国灾难深重,外受西方列强的欺侮,内受封建势力的统治。黑暗的中国需要寻找出路!我们认为封建制度是中国灾难深重的根源所在。我们革命党人要团结起来,做时代的先驱,要广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清的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平、民主,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把我们的革命纲领设计为以下十六个字,也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胞们,推翻清朝,指日可待。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孙中山定当马前年,不惜鲜血和生命,推翻旧制度,迎接新曙光的到来!

五、   五、    能力提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发展的大致时间是:

A.  A.  19世纪60-90年代  B. 19世纪70-80年代 

B.  B.  19世纪60-80年代  D. 19世纪70-90年代

2.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A.  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䜣 D.张之洞

4.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采矿业 D.纺织业

5.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位于( )

A.  A.  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东南沿海 D.北部沿海

6.下列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进行的是: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④开办民用工业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8. 与科举制度下的教育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
  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9.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1895年,身居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成立兴中会

11.维新派创办的最早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 B.《时务报》 C.《中外纪闻》 D.《国闻报》

12.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保国会的成立 B.强学会的成立 C.时务学堂创办 D.万木草堂创办

13.曾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 A. 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文廷式

14.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主张的是:

A. 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杨深秀

15.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1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的地点是在

A.广州 B.上海 C.檀香山 D.东京

1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A.保国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D.强学会

18.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

19.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
  A.辛亥革俞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0.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21.辛亥革命最早爆发于: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南京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 A.武昌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23.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2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25.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共同原因是:

 A.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    D.没有依靠和成分发动群众

2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事件性质 D.斗争方式

27. 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民主”和“科学” B、“民主”和“道德”
C、“进步”和“科学” D、“道德”和“文学”

28.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 )

A.《新青年》 B.《晨报》 C.《每周评论》 D.《时务报》

29.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D.胡适

3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31.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2.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33.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湖北织布局  ⑤汉阳铁厂  ⑥开平煤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34.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①创办新式学堂  ②鼓励建厂开矿 ③实行君主立宪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 )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顽固派的观点 D、立宪派的观点

(二)识图题

1.阅读下列人物图回答:

①图中人物左侧是_______,右侧是______。

 ②1895年春,他们在北京联合各省举人进行_________,从而揭开了__________的序幕。

*③19世纪末,他们属于______阶级____派,推动了____运动的发展。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人物是_________,他大义凛然,在_______年  月被顽固派杀害,成为为中国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

②他与其他同时被杀害的五位维新人士,被称为“      ”。③戊戌政变时,梁启超劝他一起逃往日本公使馆,但他不原逃走,表示甘为变法而留学牺牲,最终就义。有人认为,他当时应该逃走,日后再图维新大业,有人认为,他当时做得对,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④他在临刑前高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请你谈谈你对他的言行的感想。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①   图中人物是:图1是    图2是    

②   ②   图3中的杂志是谁在哪一年创办的?这本杂志的创刊有什么意义?该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叫什么?

③   ③   图2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他在1918年在上面发表的两篇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是什么?

图1          图2

图3

 

(三)列举题:

1.列举中国人民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大事。

2.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

3.列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5.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改错题:

1.1915年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成立,决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节制资本”为革命宗旨,并出版机关报《民报》,宣传革命。在《民报》的发刊词里,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主三个主义。经过《民报》的阐明,三民主义的纲领初步形成。这个纲领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五)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请回答:

  ①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②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④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⑤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①判断材料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著名变法?领导这次变法的人物是哪两位?

②根据材料中颁布的新法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③这次变法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以下材料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请回答:

①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

②起义胜利后,第二年元旦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 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的国家?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在1894年和1905年成立的革命团体分别是什么?
(2)   据材料一、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3)   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4)   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请回答:

①上文出自哪篇小说?作者是谁?

②上文批判了什么?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请据此和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这道密诏的是清代哪一位皇帝?
  ②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③“皇太后”是指何人呢?

7. 阅读下列材料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主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
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速从斩焉,而无知亡作之风息焉。”
“国人而欲蒙昧时代,羞为湛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经科学与人权并重。”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

①该文载于何时何刊?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②概括上文内容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何作用?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山东牛庄土纱150公斤售价87两(白银),而洋纱150公斤售价仅57两(白银),“价廉物美”的洋纱充斥了山东。到19世纪80年代,山东土纱织布停顿了。

                    —— 1887年《海关报告》

  材料二: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

                 ——《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你回答:

①你能说出洋纱比土纱价廉的原因吗?

②山东牛庄只是逐个的一地,事实上,那时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像牛庄那样被外国商品充斥着,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③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④有人认为洋纱洋布“价廉物美”,应该大量进口,有人认为要大办中国的织布工业。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①.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 _________》(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_________的开始,其矛头直指___________。

②.文中“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

③.上文的作者应该是_____________。

 

(五)问答题

*1.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可)

*2.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

**3“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4. 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且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的两段文字,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

5. 简略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面前,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6.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

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一)1、A  2、A  3、C  4、A  5、A  6、D  7.C  8.A  9.A  10.C

 11.A  12、B  13、C  14、B  15、C  16.C  17、C  18、A  19、A  20、B 

21、A 22、B  23、A  24、D  25、D  26、A  27、A  28、C  29、A  30、A

 31、D 32、C  33、C  34、C  35、A 

(二)1. ①康有为 梁启超 ②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

2. ①谭嗣同  1898年9月  ②戊戌六君子  ③第一种:和梁启超一起逃走。因为当时维新派势力弱小,在这样危急时刻,应该选择逃走,留下维新派的种子,以后再图维新大业。挽救民族危亡,图谋人民自由幸福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在危难时刻保存自己,以便将来继续奋斗。第二种:留下为维新变法运动而流血牺牲。因为这次变法失败,谭嗣同十分痛心,为了昭示后人,为以后的变法能够成功,甘为变法流血牺牲。表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维新事业的赤胆忠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谭嗣同的这些言行,表现了他对旧势力的仇视和对维新大业的赤胆忠心,以及不畏牺牲的凛然正气。

3. ①陈独秀 李大钊 ②陈独秀 1915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新青年》 

③《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三)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3. 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遣留学生。

4.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

5.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四)

 ①误:1915       正:1905

②误:上海       正:东京(或日本)

③误:节制资本     正:平均地权

④误:民主       正:民生

⑤误:新民主主义的  正:民主主义的(或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的)

(五)

1. ①洋务派  奕䜣、张之洞、左宗棠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统治。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④开平煤矿。通过创办民用工业就说“富强之基,从此开始”,这有点言过其实。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它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应该肯定的。⑤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2. ①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 ②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③失败;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袁世凯的告密,维新派力量弱小,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3. 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党人 ②中华民国;南京

4. (1)资产阶级民共和国。 兴中会 同盟会。
(2)民族主义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但缺少明确的反帝内容。
(3)孙中山的论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民族民权已达到”,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4) 不能。因为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要维护其统治,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本身又软弱、妥协,不敢彻底地反帝反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5. ①出自《狂人日记》,作者是鲁迅。

②对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号召人们起来革命,推翻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

6. ①光绪帝  ②戊戌变法  ③慈禧太后

7. ①1915年《新青年》。思想领域兴起新文化运动。②提倡“民主”“科学”两大口 号,反对专制和封建愚昧。在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8.①外国工业水平高,技术先进,洋纱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他们从殖民地掠夺低廉的棉花,原料成本低,运到中国时,关税也很低,因此,洋纱比土纱价廉。 ②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和其他商品受到外国商品的冲击,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洋务运动中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④进口外国商品要以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为前提,学习外国的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为我所用,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经济。大量进口洋货充斥国内市场,会使民族工业萎缩;盲目排斥洋货,只发展民族工业又会使我们与世隔绝,逐渐落伍,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9.①《青年杂志》或《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

②民主 科学 ③陈独秀

(六)

1. 下面列出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理由各若干项,作为参照。
  ①积极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 ,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文字表述:文句基本通顺,思路清晰,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不混淆颠倒。
注意:①只答同意某种看法而没有说出理由的,不给分。
   ②对“理由”的表述,不强求与上列“示例”一样,意思相同即可;如说出其他理由(有理有据)酌情给分。
  2.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3.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4.从两段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同时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第二段文字材料即为明证。只是胡适对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的态度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

 

5. ①清政府:

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以那拉氏为代表的反动派反对变法,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屈膝投降。(3分)

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为了国家富强,进行维新变法。(3分)

③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劳动群众:

主张以暴力手段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赶出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分)

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机。他们为此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3)

6. 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分)

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分)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1分)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1分)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1分)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1分)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1分)

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