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14-5-11 0:33:30 下载本试卷

中考复习资料(世界历史)

一、选择题:

1、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要想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你会选择去 (   )
A埃及     B印度     C斯巴达    D雅典

2、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3、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是  (   )
A拓展殖民市场  B打击封建势力  C使用蒸汽动力  D变革生产工具

4、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雅各宾派上台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大化改新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从同盟国集团“叛变”到协约国集团,这说明  (   )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意大利有正义感  

 C协约国在战争中占优势   D意大利耍两面派手腕间
6、慕尼黑阴谋导致利益被牺牲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7、二战后到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发展,其原因包括: (   )

①美国的援助  ②最新科技成果的采用  ③欧盟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8、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B有利于全球的环境保护 

C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D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
9、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  (   )
  A伏尔泰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   )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成立国际联盟    D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11、“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说这句名言的是  (   )
  A阿拉法特   B拉宾    C佩雷斯   D萨达特

12、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
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加强控制西欧,从经济上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1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15、发现杠杆定理和浮力定理的古希腊著名科学家是 (   )
  A、亚里士多德         B、毕达哥拉斯
  C、阿基米德          D、希罗多德
16、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指的是 (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17、“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出自下面哪一文献?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有人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   )
  A.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B.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他颁布了《人权宣言》
  D.他领导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
  A.卢沟桥事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萨拉热窝事件         D.“9·11”事件
20、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政
(Newldea)“新”在何处
 A.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平民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调节农业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由20世纪的5%左右上升到20世纪末的70%-----80%。
材料二“二次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请至少举出三项)(4分)

(2) 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证明了什么道理?(2分)

(3) 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一则事例说明“网络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1分)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没收官僚资本已完成

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原因  (  )

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苏联撕毁合同

C.没有清楚认识国情          D.急于求成

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

B.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指              (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B.“文革十年”结束以后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

A.引进外资和技术       B.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便于国外企业家直接投资办企业

6.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引进国外资金、科技和管理经验   B.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C.发展民族经济            D.便于国外企业家来华投资办企业

7.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战胜利    ④新中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主要是为了解决         (  )

  A.特区问题    B.台湾问题   C.香港问题    D.澳门问题

9.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10.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代表大会上(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遵义会议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之处不包括         (  )

  A.都是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会议

B.都证明党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正自己的错误

C.都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D.都是党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

12.1984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其根本含义是    (  )

A.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      B.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政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  )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团结原则          D.荣辱与共原则

14.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说明了                        (  )

A.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B.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独立自主的原则

C.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的霸权地位已不存在

1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代表权

B.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  )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17、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  D粉碎“四人帮”

18、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尼克松总统访华 (3)中美建交
  A(1)(3)(2)  B(1)(2)(3)  C(2)(3)(1) D(3)(1)(2)
 19.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20.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邓小平说:“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次讲话为哪次会议作了思想准备?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次会议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行什么方针?

(3)结合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及材料中的思想,说说中国为何改革开放?

22.阅读材料: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请回答:

(1)台湾曾经发生过两次与祖国分离而后又回归的经历。一次是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另外一次与祖国分离又回归的经历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的“独特的模式”指什么?是谁提出的?

(3)这一“模式”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拨乱反正的?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4.中共八大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有何相似之处?这两次会议制定的党的中心任务的共同依据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