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

2014-5-11 0:33:33 下载本试卷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  )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这段话出自(  )

A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B《北大西洋组织公约》

C欧洲复兴的计划   D《华沙条约》

3、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中,属于中国的有(  )

①上海②台湾③香港④新加坡⑤韩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  D④⑤

4、“大跃进”时期有一幅壁画题为“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左倾错误”中的哪一种错误(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5、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的是(  )

A抗美援朝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改革开放初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对外开放是为了(  )

A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B冲破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束缚

C激发国有企业的内在动力

D利用境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8、中国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是缘于下列哪一成就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9、“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春天”的含义是(  )

A“文革”结束  B包产到户  C科教兴国  D改革开放

10、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正确的是(  )

A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和平与发展不再是主题

B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已经被美国称霸的单极世界所取代

C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实力的竞争

11、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搞“台独”分裂活动不断。他声称未来四年“要为台湾寻求定位”,声称要“拼外交”,企图挤进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联合国及其下属组织。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全面推行“去中国化”;借助残奥会挑起事端,蓄意挑衅大陆,煽动两岸对立情绪。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还很猖獗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③“台独”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④放弃武力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是世界人民的第一需要。下列违背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伊拉克举行战后首次大选

  B.巴以重启和谈,正式达成停火协议

  C.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参访大陆

  D.日本右翼势力不放弃参拜靖国神社

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13、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  (.  )

 A.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贯彻并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上来 B.思想建设上来 C.组织建设上来  D.法制建设上来 

15、当代国家关系中,南北关系通常是指 :(   )

A、南北半球国家的关系      B、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独立国家与非独立国家的关系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所作出的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是  (  )

 A、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B.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C.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D.领导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我国经济建设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

A、1950____1953  B、1953____1957   C、1953_____1957  D、1950____1957

18、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租让制和租借制  C、股份合作制  D、租借制和承包制

19、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A战争与和平    B稳定与发展      C和平与发展    D人权与霸权

20、你认为,香港、澳门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末回归祖国,其中的原因是: (  )

①英、葡两国慑于中国军事力量的雄厚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③香港、澳门两地的租期已到  ④一国两制基本国策为香港、澳门回归提供了可行途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七十七国集团”是一个

  A. 国际金融组织   B. 国际政治组织

C. 国际经济组织   D. 国际军事组织

2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实行改革开放

23、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整个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向    发展?  (  )

A多极化     B单极世界     C一体化     D两极对抗

24、“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指`…………………………………………………………(   )

①. 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②.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由大陆台湾各自表述)④.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

A军事实力的竞争  B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C人口数量的竞争 D、资源的竞争

二、填空题(每个1分,共10分)

1、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___________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______________原则。

2、当今世界的“南北问题”是指____________问题。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改革,首先在________展开。开放首先从________地区推行。

5、发展中国家为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推进_________和_________。

6、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_________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7、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 

三、分析说明题。

1、据统计:世界上有20%—35%以上的人处于饥饿之中,目前还有8亿多人面临着饥饿。“9·11”事件发生的当天,全世界死于饥饿的儿童就超过3.5万,他们大多生活在亚非拉地区。你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6分)

2、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什么样的特点?(2分)

(3)随着“冷战的结束,也使许多矛盾凸显出来,请举例说明(4分)

(4)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这种局势?(4分)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你认为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

4、材料一:温加宝总理在美国访问谈到台湾问题时,套用台湾诗人的诗句:“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材料二: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1)指导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方针是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2分)

(2)联系材料二,目前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大障碍是什么?(2分)

(3)作为中学生能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2分)

(4)为什么一百多年前清政府被迫把香港割让给英国,四百多年前澳门被葡萄牙所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却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使它们回归祖国?(4分)

5、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歌词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2分)

(2)“南海边的一个圈”是指什么?(1分)

(3)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2分)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