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指要

2014-5-11 0:32:58 下载本试卷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部有关初中毕业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指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学习打好基础;有利于改变学生历史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命题原则

1、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普及性。

2、符合学科特点,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3、注重对学生分析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情境体现时代特色,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充分体现学科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合理的难易度。

三、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七——九年级历史教材;天津人民版《扬州历史》乡土教材。

四、考试范围与能力要求

详细内容请看本书第三至第六部分的各单元教学基本要求。

各单元(课)教学基本要求采用表格形式,分为“课别”、“知识要素”和“测试水平”三部分。

知识点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列出来的知识要点。

知识要素是指知识点所包含的内部要素。

测试水平即考试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通过对知识要素学习后应该达到的水平。

测试水平分为五个能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各个能级的含义为:

识记指对历史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理解指对历史知识表达形式的转换、解释和推论。

分析指分解历史知识点内容、知识要素及解析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综合指将学过的历史知识综合运用,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评价指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历史知识的价值做出判断。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开卷、笔试。

2.试卷内容比例

(1)七年级内容          约20%

(2)八年级内容          约30%

(3)九年级内容      约40%

(4)《扬州历史》     约10%

3.试卷题型比例

(1)选择题        约60%

(2)非选择题       约40%

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含材料解析、问答题等。

4.试题难易比例

(1)基础题             约70%

(2)稍难题             约20%

(3)较难题             约10%

六、试卷赋分和考试时间

1.试卷满分为50分。

2.考试时间为50分钟。

第二部分 复习方法指导

初中历史中考,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能力,同时亦渗透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平时要认真学习,而且要注意复习方法。

一、正确使用《初中历史中考指要》

我市《初中历史中考指要》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七—九年级历史教材(人教版)以及《扬州历史》乡土教材,结合我市历史教学实际而编制的历史中考复习和命题的指导用书。用好本书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理解教材重点、难点,掌握知识要点,减少复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提高复习效率、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有较大帮助。

首先,要弄清各阶段内容所占的比例。

其次,要知道各种题型比例及难易比例。

再次,要认真掌握和领会教学基本要求及每单元(课)的复习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即考点聚焦)规定了各单元(课)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凡要求中未涉及的部分,复习时可删去,以减少不必要的记忆负担。要求中的知识点基本上是教材中的黑字标题,知识要素是对知识点的具体分解,测试水平是对知识点各要素应掌握的程度。各单元的复习指导还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解析,认真分析理解能事半功倍,提高复习效率。

此外,还要研究例证性试题(即实战演练)。例证性试题是对各知识点及知识要素应掌握程度的举例,它既可作为本单元复习的自我测试,也可作为分析各知识点应掌握到什么程度的一把尺子。

二、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基础知识。无论多难的题,都不能离开基础知识,难题只不过通过知识内在联系将基础知识进行组合、融通升华。

那么,什么是历史基础知识呢?中学所学的历史基础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具体的史实性的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词、概念等;一类是理论性、规律性的知识,包括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主要矛盾、内在联系和经验教训等。

狠抓基础知识就要对所学内容加以区分,哪些是最重要的、是重点,哪些是较重要的,哪些是一般的。不抓重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坠入误区,很难收到好的复习效果。所谓重点,一般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对今天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是历史发展的关节点,能够起到划分时期和阶段的作用。

三、重视单元总结,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历史基础知识不是孤立的、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层次有结构形成风格和系统的。它好比是一棵参天大树,有根、主干、支干和树叶,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历史的基础知识也是如此,每个具体的知识都有其历史的坐标,有它在整体结构中的层次和位置。只有胸有全局,弄清了基础知识的系统层次结构,才能在总体上把握它,才便于真正理解,形成认知能力,孤立的、杂乱无章的知识是无用的,不易掌握的,也是不能发展认知能力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单元总结,这是在对一个历史阶段的各种历史现象的分类概括基础上,揭示出历史阶段特征的方法。对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梳理出几条线索,各单元同类线索的连接就构成纵向的线索。纵向的单元(专题)总结,则能揭示出规律性,认识历史的发展方向。教师要通过单元总结,训练学生的概括、归纳、比较、分析、综合能力。

四、注意理论渗透和思想教育

理论渗透是指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将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

历史学科命题的重要原则是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渗透在学习、复习过程中,用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史实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其现实意义,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和丰富,以服务于未来的实践活动。

五、重视精练基础上的讲评

我们提倡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这是将知识能力融为一体的正确途径。教师有层次、有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出有代表性的、较为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批阅、讲评和信息反馈,这对了解教学效果、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但不能搞成次数频繁的考试,更不能盲目地抄题拼卷,搞题海战术。要在“精”字上下功夫。特别应当重视讲评,要研究讲评课的方法和技巧,讲评课不是“对答案课”,而应当主要讲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讲学生存在问题和纠正的方法。要利用典型的题目,扩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加强记忆,深化复习,举一反三。

第三部分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七上教材3—9课)

一、考点聚焦

课 别

知  识  要 素

测  试 水 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3课

黄帝——“人文初祖”

第4课

西周分封制

内容

意义

第7课

商鞅变法

内容

意义

第9课

孔子及其主要贡献

老子及其思想

墨家及其主张

孟子的思想

法家及其主张

二、重点解析

1、今天的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其前身称为华夏族。华夏族的祖先,即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黄帝。相传,黄帝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2、西周的分封制是先秦时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商王朝灭亡后,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施行统治,实行分封诸侯制,形成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在加强统治的同时,周朝的疆域也较以前扩大了许多。

3、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变法运动中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也是商鞅将法家理论在秦国付诸实践的成功范例。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他的除旧布新、富国强兵的新法得到较为彻底的推行,最终实现了秦由落后转而强盛的巨大飞跃,为后来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4、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学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仁,既是最高的道德范畴,也是为政的指导原则。孔子又是一个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其言行录《论语》是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另外,孔子在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尊为华夏之祖的是                        (  )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嫘祖

2、相传“人文初祖”黄帝对人类的贡献有                (  )

①建造宫室    ②养蚕缫丝   ③发明文字   ④发明舟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井田制

4、受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不包括                    (  )

A.交纳贡品   B.交纳租税   C.随从作战   D.镇守封地

5、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  )

A.四世纪上半期     B.四世纪下半期

C.三世纪上半期     D.三世纪下半期

6、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在秦国辅助秦孝公十年间,贵族都怨恨他。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

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承认土地私有

C.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D.规定按军功授予爵位,军功越大,授予的爵位越高

7、“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名言出自               (  )

A.韩非子    B.孔子   C.秦孝公   D.商鞅

8、下列选项属于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  )

①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   ②变法得到所有贵族的拥护 ③变法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④敢于同旧的势力作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思想家中属于学派创始人的是                 (  )

①老子 ②孔子 ③墨子 ④孟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以下思想主张不属于孔子的是                   (  )

A、为政以德   B.提倡法治   C.仁者爱人   D.因材施教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西周等级示意图》:


回答:

(1)《西周等级示意图》源于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最早实施者是谁?其目的是什么?

(2)这幅图从形状上看像什么?最高层和最低层的分别代表什么人?其中,第四层代表什么人,属于哪一个阶级?

12、阅读下列材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回答:

(1)上述内容是谁的名言?

(2)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3)我们应怎样评价他的教育思想?

(三)问答题

13、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些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包括三国)

(七上教材10—18课)

一、考点聚焦

课别

知识要素

测 试 水 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0课

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内容

影响

巩固统一的措施

修筑长城

评价秦始皇

第12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内容

影响

西域都护的设置

第15课

   丝绸之路

内容

意义

纸的发明(时间)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与地动仪

司马迁与《史记》

第18课

卫温船队到达夷洲

二、重点解析

1、秦朝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采用法家理论,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我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2、秦灭六国,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巩固统治的措施包括:政治上,创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思想文化上,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军事设施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虽然秦朝很快灭亡了,但秦朝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如宏伟的“万里长城”永远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3、秦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独一无二的重要历史地位决定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评价“千古一帝”秦始皇便成为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评价秦始皇可以采取“二分说”,即是一个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历史人物,总体上功大于过;也可以从秦的统一、维护统一的措施以及施行的暴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要注意把秦始皇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要有论有据、实事求是。

4、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政治上,解决了汉初分封的诸侯王问题;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在军事上,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5、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陆续输入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即“海上丝绸之路”。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6、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纸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考证,两汉早期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绘有地图的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到了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造价很便宜。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  )

A、黄帝   B、夏禹    C、赢政   D、刘邦

2、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C、修筑长城        D、规定全国使用圆形方孔钱

3、下列书籍不在秦法令焚烧之列的有                (  )

①医药书   ②《诗经》    ③占卜书    ④种植的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秦朝的“万里长城”西起                    (  )

A、临洮    B、嘉峪关    C、陇西   D、咸阳

5、汉武帝接受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哪一位提出来的?  (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张骞   D、萧何

6、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其设置是在(  )

A、西汉初年  B、汉武帝时期  C、西汉末年  D、东汉

7、据考证,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              (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8、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仪器——地动仪的发明者是        (  )

A、张衡    B、张仲景   C、蔡伦    D、张陵

9、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                  (  )

①夏禹  ②老子  ③陈胜  ④汉武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早在三国时期,吴国的船队就曾到达台湾,台湾当时的名称是    (  )

A、台湾   B、流求    C、夷洲    D、澎湖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 “秦兼天下……,汉因循(秦制)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定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谈谈材料一中汉朝是怎样因循秦制的?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建立后的政治制度和秦朝又有什么区别?结果怎样?

(3)材料三中贾谊主张的目的是什么?后来有没有实施?

(三)问答题

12、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其历史影响?

13、汉代开辟了哪两条丝绸之路?请你谈谈“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第三单元   隋唐时期

(七下教材1—8课)

一. 考点聚焦

  课 别

知 识 要 素

测  试 水 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一课

大运河的开通

第二课

贞观之治

第三课

开元之治

第四课

科举制

诞生

完善

影响

第五课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第六课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第七课

雕版印刷术

光耀千古的诗坛

第八课

艺术宝库莫高窟

二、重点解析

1、大运河在今天南北经济的交流中仍然起着巨大作用。当年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在唐朝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在他统治时期重视生产,任用贤才(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使得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加强,被称为“贞观之治”;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开元年间政局焕然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3、为了使得有真才实学的人能为官,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创立: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完善:在唐朝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进士科第一名称为状元;武则天时始创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影响: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族之间的交往就十分频繁。在唐代最突出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5、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中日交往密切,日本多次遣使到中国,学习中国先进政治、文化,被称为“遣唐使”。他们回国后进行政治改革,创制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保留唐朝风尚。唐朝到日本的也不少,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唐玄宗时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是玄奘。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6、唐朝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被称为“史诗”;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7、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二.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唐朝官员是                 (  )

   A、杜如晦   B、房玄龄  C、魏征  D、姚崇

  2.哪位皇帝经常引用荀子的话:“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唐玄宗

3.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科举制创立于                  (  )

A、隋    B、唐    C、元   D、明

  4.《西游记》的故事取材于                        (  )

A、鉴真六次东渡   B、玄奘到天竺取经

C、张骞出使西域   D、大食遣使入唐

  5.唐太宗时期哪位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  )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银城公主

  6. 唐朝时,鉴真第几次东渡日本成功                    (  )

   A、 三    B、四    C、五    D、六

7.在百花齐放的唐朝文化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是诗歌,被称为“诗仙” 、“诗圣”的分别是(  )

   A、李白、杜甫    B、杜甫、李白   C、李白、白居易   D、杜甫、白居易

  8. 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窟      D、乐山大佛

  9.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这段时期被称之为    (  )

   A、贞观之治     B、开元之治     C、光武中兴    D、康乾盛世

  10.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金刚经》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拉开序幕,其中东线工程将把长江水从江苏调运到河北与天津,大运河今后将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的输水河道。

  请回答:

(1)大运河开凿于哪位皇帝时期?

(2)大运河以何地为中心,北至何地,南至何地?

(3)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三)问答题:   12、隋朝政府为什么创立科举考试?科举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四单元 宋元明清时期

(七下教材10—20课)

一、考点聚焦

课 别

知 识 要 素

测 试 水 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0课

交子

第12课

铁木真统一蒙古

行省制度

元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第13课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第14课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清明上河图》

第15课

八股取士

第17课

军机处的设立

第18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设台湾府

第19课

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

伊犁将军的设置

土尔扈特部回归

第20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清“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影响

二、重点解析

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铁木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3、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北宋时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北宋时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5、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6、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抵台,在当地人民支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7、顺治帝时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8、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户为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9、清朝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而且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中国的闭关自守的政策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

A、交子      B、圆形方孔钱       C、蚁鼻钱       D、刀形币

2、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是哪一个人物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忽必烈      D、铁木真

3、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下列成就发明于北宋时期的是                        (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雕版印刷术

5.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的是                       (  )

A.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叙述原始社会到五代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6、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的是                 (  )

A.    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7、为加强皇权,在中央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8、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                      (  )

A. 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

9、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

A. 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10、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  )

A、          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          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          手工业作坊增多

D、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出现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产业,你们理应立即离开,把它归还原主”

请回答:

(1)此话出自何人之口?

(2)此人在历史上最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他?

 

(3)材料中“你们”指谁? 什么时候占领台湾的?对台湾的殖民统治长达多少年?

(4)清军何时进驻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有何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

《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3)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

(1)此话反映了乾隆皇帝怎样的思想?

(2)清朝统治者为此采取了怎样的对策?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第四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第五单元  列强的侵略

(八上教材1—5课)

一、 考点聚焦

课 别

知 识 要 素

测 试 水 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林则徐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内容

影响

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行省的设立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内容

影响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二、 重点解析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旋涡。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富强之后,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两个主要战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护侵略权益,列强联合起来于1900年发动了这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最远到达   (  )

A、汉口     B、南京    C、重庆    D、沙市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

A、黄海大战   B、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之战

4、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  )

A、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驻兵

5率清军摧毁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林则徐

6、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因为             (  )

A、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史       B、中国战败了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7、1843年英国在香港堂而皇之地建立起港英政府,开始了殖民统治,其所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陈化成

 10、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何时在新疆设立行省?       (  )

  A、1876年   B、1840年    C、1884年  D、1894年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南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诗中的“往事”是指中国在哪一次战争中的失败?“去年”是哪一年?

  (2)台湾是在哪个条约中割给日本的?该条约还有哪些内容?

(三)问答题

  12、从1840年到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据此回答:

 (1)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次战争?

 (2)强迫清政府赔款最多的是哪一次战争?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请说出给你影响最深的两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第六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八上教材6—9课)

一、 考点聚焦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6课

洋务运动

主张

口号

主要内容

评价

第7课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第8课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世纪曙光”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二、 重点解析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集团内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抵制外国侵略有一定的作用。

2、戊戌变法是中华民族在面临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探索救国之路的伟大努力。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戊戌变法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同时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起蒙。

3、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4、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带动下,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开民智”的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以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

A、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

2、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是                        (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采矿业  D、纺织业

3、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保国会的成立  D、兴中会成立

 5、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  )

A、光绪帝  B、同治帝  C、宣统帝  D、道光帝

 6、要参观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址,我们应该去                 (  )

A、中国上海  B、海南长沙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汉

 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

 8、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  )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9、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的是                 (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蔡元培

 10、新文化运动后期,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这是谁的绝命诗?他当时参加了什么运动?

 

   (2)材料中的“贼”指谁?

   (3)他为什么说“无力回天”?

 12、阅读下列材料: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请回答:

  (1)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起义胜利后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

  (3)你如何评价这次历史事件?

 (三)问答题:

 1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七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八上教材10—18课)

一、考点聚焦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0课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

第12课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第13课

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

胜利

历史意义

 √

 

 

第14课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历史意义

 

 

第15课

七七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南京大屠杀

 

第16课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重庆谈判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第18课

三大战役

 

 

二、重点解析

1、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革命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从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红二、红四与红一方面军),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小段铁轨,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就全部沦于敌手。

1936年12月12日,伟大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协商,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爆发,这既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又是中国人民进行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来犯的日军,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7、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

  A、领导工人运动       B、实现共产主义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3、我国的建军节来源于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4、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启示是                   (   )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必须克服“左”倾错误  

C、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D、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5、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陆海丰革命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地

6、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

A、遵义会议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

8、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9、抗战全面爆发以来我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   )

A、娘子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0、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B、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C、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是屈原(原子弹);②是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    )

A、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没有反映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12、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   )

A、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解放了许多城市        D、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毛泽东诗词: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中反映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2)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什么特殊地位?

(3)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4)当今,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人们纷纷踏访先烈的足迹,缅怀先烈的业绩。红军在这“远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战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

  材料二 “若不速剿除(共产党),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弃,自必遗害无穷………”

          ——摘自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发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请回答:

(一)根据材料一,分析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二)根据材料二,分析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政策是什么?

(三)从表面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没有矛盾?为什么在同一阶段蒋介石会有两种截然不

同的态度?

(三)、问答题

15、新中国有很多重要的节日是为了庆祝近代史上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请举出其中的三个节日名称,并说明它们分别来源于哪一事件,这些事件有何意义。

16、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度发动侵华战争,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了;在1937年开始的抗击日本全面侵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战争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第八单元  社会主义过渡、探索时期

(八下教材1—6课)

一、考点聚焦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时间

地点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时间

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第3课

土地改革

背景

重要文件

意义

第4课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时间

名称

性质

第5课

三大改造

内容

意义

第6课

中共“八大”

召开时间

主要任务

二、重点解析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简称“新政协”。参加会议的代表除中国共产党外,还有来自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仍然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3、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的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获得土地。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4、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对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步骤、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1953年至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又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6、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定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0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A、55周年  B、56周年   C、57周年   D、60周年

3、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祖国大陆完全解放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1951年,我国哪个地区得到和平解放?                  (  )

A、西藏   B、新疆    C、内蒙   D、云南

5、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6、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         (  )

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                  (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8、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诞生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9、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

A、没收政策    B、赎买政策    C、消灭政策   D、扶持政策

10、下列有关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明确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⑴该材料引自我国政府颁布的哪个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⑵依据材料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12、阅读下列材料

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这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引自中共八大《关于政府报告的决议》

请回答:

⑴中共八大是何时召开的?

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⑶中共八大制定的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三)问答题

13、简述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实行土地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八下教材8—18课)

一、考点聚焦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8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时间

内容

意义

第9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目的

意义

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特点

第10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第11课

民族区域自治

第12课

“一国两制”

目的

提出者

内容

作用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时间

意义

第13课

对台基本方针

第15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意义

万隆会议

时间

方针

第16课

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17课

“两弹一星”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第18课

863计划

二、重点解析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实际上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改革同时,我国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5、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国际会议,于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针对帝国主义的破坏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7、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全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大会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8、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抱着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和远见卓识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建议从现在开始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许,并当即作了重要批示。这一计划被称为“863”计划,1987年该计划正式组织实施。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2、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西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1980年,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措施是                   (  )

A、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城市

C、成立海南省       D、开发上海浦东

5、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我国政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   C、平等谈判   D、两岸两制

7、在1954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一国两制

8、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哪一年              (  )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9、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王进喜

10、我国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

A、东方红一号  B、神州一号   C、神州六号   D、长征一号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要停止,就要亡党亡国。

材料二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是不可能的。

——以上材料均引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邓小平的这段话,实际上是批判什么错误方针?

⑵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什么政策?

⑶材料二要我们加强国际交往,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这一构想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称它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构想”。

请回答:

⑴这一构想是谁提出来的?这一构想叫做什么?

⑵提出这一构想的目的是什么?

⑶简要解释这一构想的含义。

⑷举一例证明这一构想的正确性。

(三)问答题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过程。

第五部分  九年级(世界史)教学基本要求

第十单元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九上教材3—13课)

一、考点聚焦

课 

知 

测  试  水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3课

伯利克里改革

第4课

日本大化改新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10课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第11课

克伦威尔

1688年宫廷政变

《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12课

来克星顿枪声

华盛顿

《独立宣言》

萨拉托加战役

1787年美国宪法

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第13课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典》

拿破仑战争

二、重点解析

1、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它促进了世界各大洲间的联系,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四次航海活动尤其是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向西航行抵达美洲,最为关键,极为艰苦,体现了开创精神。

2、《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献,1689年由议会通过。它实际上是一个限制王权、加强议会并保障议会权利的宪法,在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国王(君主)作为国家元首虽被保留,但其权力受到资产阶级宪法或法律限制。

3、《独立宣言》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文献,1776年7月4日由大陆会议发布。它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后来把每年的7月4日定为美国的国庆节;《独立宣言》的进步性,表现在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

4、拿破仑战争。1799年拿破仑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防止波旁王朝复辟,他平息国内叛乱,多次打败欧洲的反法同盟的军队,这在客观上有进步性的一面,促进了欧洲封建君主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后来也发动了一些非正义的、侵略性的、具有争霸性的战争,如入侵西班牙、远征俄罗斯,压迫和掠夺各族人民,损害了它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欧洲各民族的反抗,最后导致帝国的崩溃和封建王朝的复辟。拿破仑的一生以战争起家,最后也因战争的失败而结束。对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地分析,要体现时代性、阶级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时的当政者是         (   )

A米诺斯王    B.梭伦       C.伯利克里    D.亚里斯多德

2、基督教产生于                           (   )

A.巴勒斯坦地区 B.巴基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印度

3、7世纪初,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号召大家信仰           (   )

A.上帝     B.真主      C.耶稣      D.天主教会

4、日本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是                (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伯利克里改革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5、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   )

A.达·芬奇   B.但丁      C.莎士比亚    D.布鲁诺

6、下列航海家中首先到达美洲的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 麦哲伦

7、下列活动不属于克伦威尔的是                    (   )

A.是新贵族和议会军的领袖    B.率领军队取得纳西比战役的胜利

C.就任“护国主”         D.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复辟王朝 

8、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英国最终确立的政体是          (   )

A.封建君主专制          B.资产阶级君主专制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

9、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枪声

C.《独立宣言》发表        D.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10、美国第一任总统是                          (   )

A.林肯     B.华盛顿    C.罗斯福       D.杰斐逊

11、对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   )

A.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2、下列与拿破仑无关的是                        (  )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制订和颁布了《法典》    D.滑铁卢战役失败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1492年,他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由三艘不大的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开始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到达了……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他”是谁?是哪国的航海家?

  (2)他的船队最终到达了哪里?为什么要选择向西的航行?

  (3)而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了哪里?称当地居民为什么人?

  (5)你认为他是殖民强盗还是传播文明的有功之臣?同时你认为当时航海家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材料二 “所有公民都有权利亲自或经过代表参与制订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三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摘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一文献?

(2)上述材料反映了文献的哪些观点? 

(3)此文献的发表有什么进步意义?

(4)文献提倡的自由平等原则能不能真正实现?为什么?

(三)问答题

15、马克思说: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旧政治制度”和“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别指什么?

(2)“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在英国和法国各表现为什么形式?分别确立于什么时间?

(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16、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它的历史只有二百多年,请你回答2006年七月四日是美国诞生多少周年?它是摆脱哪一个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的?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7、对拿破仑的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不同的评论:

  马克思说:“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

恩格斯说:“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列宁说:“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据此回答:

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革命”是指的什么性质的革命?

⑵恩格斯主要在哪个角度肯定了拿破仑?

⑶列宁主要在哪个角度否定了拿破仑?

⑷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拿破仑的评论是否矛盾?为什么?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方法评价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

第十一单元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九上教材14—22课)

一、考点聚焦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4课

珍妮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17课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18课

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南北战争的影响

第十九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法令签署者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

主要内容

影响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爱迪生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第21课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一战的导火线

战争的影响

第22课

伏尔泰及其主要思想

启蒙思想的影响

牛顿的力学体系理论

达尔文与进化论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二.重点解析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速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的明显例证,也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的物质基础。具体学习中,只要求掌握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2.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而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了当时的工人运动实践,并汲取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9世纪中期,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方式是革命和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

美国南北战争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政府颁布的重要法令。

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应掌握其内容、性质及其影响。

4.19世纪70年代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的重大变化就是以电力代替了蒸汽力。由于电力的使用,与之相适应的电器和生产机械、运输工具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也因此而迅速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6.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18世纪的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伏尔泰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后果是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7.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思想文化革命。通过对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的了解,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线索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于像爱因斯坦相对论这样的博大精深的知识,只要了解它的意义就行了,不必从理论上探讨。

三.实战演练

㈠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珍妮机”的发明人是                        (  )

 A.珍妮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史蒂芬孙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人民宪章》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3.签署法令,废除美国黑人奴隶制的总统是                (  )

 A.华盛顿      B.杰佛逊      C.林肯       D.罗斯福

4.19世纪中期,首先用武力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5.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                       (  )

①出钱赎买份地 ②“废藩置县” ③允许土地买卖 ④发展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是          (  )

 A.法拉第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卡尔·本茨

7.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该汽车的动力机是        (  )

A.           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法国

9.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     (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10.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爱迪生

㈡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一块份地”。

材料二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该在那时(指1863年)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材料三 

请回答:

⑴材料一出自哪一国的什么法令?是谁签署的?该法令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⑵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是谁签署的?

⑶请说说美国人民为什么要为林肯建纪念堂?

12.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⑴上图是什么交通工具?它的发明者是谁?它的动力机是什么?

⑵它于哪一年制成并试飞成功?它的问世有什么意义?

㈢问答题:

13.19世纪60—70年代,发生了哪些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反映了世界历史的怎样的趋势?

14.回答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问题:

⑴一战前,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分别由哪些国家组成?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⑶战争的影响如何?

第十二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

(九下教材1—7课)

一、考点聚焦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十月革命

时 间

起义首先爆发城市

苏维埃政府建立

历史意义

第2课

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成立

斯大林模式

第3课

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操纵者

《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

华盛顿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九国公约》

第4课

经济危机

首先爆发国家

特点

罗斯福新政

目的、特点

中心措施

作用

第5课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第6课

慕尼黑阴谋

二战全面爆发

苏德战争的爆发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雅尔塔会议

德国投降

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的影响

二、重点解析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包括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方面,列宁从当时俄国的国情出发,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有苏俄的民族特色。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列宁逝世后,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既要看到它形成的历史原因及曾经起过的积极作用,也应看到这一体制的严重弊端及消极影响。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只要求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4.罗斯福新政是学习重点内容之一。“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其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其作用主要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5.英、法、美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纵容政策。“慕尼黑阴谋”是纵容政策的顶点,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使法西斯的侵略态势步步扩大。

6.关于二战的经过,要求宏观上掌握战争进程中的大事即可,如:战争全面爆发、战争扩大、转折、雅尔塔会议、战争结果与影响等。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1917年                     (  )

A.2月    B.3月    C.10月      D.11月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的成立            D.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3.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4.下列国家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都起主要作用的有:①英国 ②意大利 ③美国 ④法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

A.对农业的调整 B.对工业的调整C.整顿银行D.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

6.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先后在哪两个国家形成?     (  )

①意大利 ②德国 ③日本 ④奥地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实行绥靖政策,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

A.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         B.纵容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C.慕尼黑阴谋             D.纵容德国入侵波兰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C.太平洋战争爆发 D.意大利投降

9.二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  )

A.苏德战争爆发              B.美国对日宣战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D.诺曼底登陆

10.雅尔塔会议的决定不包括                        (  )

A.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B.成立联合国

C.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D.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欧洲登陆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简况

   数 量

国 家

类   别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人数

备 注

资本主义世界

1/ 3以上

2/3

3000万人以上

美国

50%

75.7%

约1700万人

1932年数

德国

40.2%

70%

600余万

1932年数

日本

32.5%

50%多

近300万

1931年数,同时农业生产下降40%

请回答:

⑴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⑵在美、德、日三国中,哪国受经济危机打击最重?三个国家是怎样寻找出路的?

(三)问答题:

1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中心措施及其影响。

 第六部分 《扬州历史》

一、考点聚焦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邗 城

建城年代

扬 州

最早见于何书

扬州市

行政管辖区域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鉴 真

东渡日本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郑板桥

书 法

朱自清

有关扬州的散文

史可法

孤军坚守扬州城

扬州建设新成就

火车站、润扬大桥等

扬州园林名景

瘦西湖等

二、重点解析

1.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作为扬州建城之始,已有2480多年历史。

2.扬州与大运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隋炀帝时期开挖的大运河,不仅造就了唐代扬州成为世界性开放性城市的繁盛,而且对我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从董仲舒到张若虚到郑板桥到朱自清,在我国的思想和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4.扬州人民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也有着发展对外友好的高尚情怀。

四、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记载最早的扬州城是                       (  )

A.邗城          B.广陵城          C.唐城        D.旧城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

A、李白   B、杜甫   C、张若虚  D、杜牧

3、唐代以《春江花月夜》一诗压倒全唐的诗人是               (  )

A、李白   B、杜甫   C、张若虚  D、杜牧

4、下列有关扬州的文章与著作,其中由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所作的是      (  )

(1)《我是扬州人》(2)《说扬州》(3)《扬州的夏日》(4)《天南地北扬州人》

A、(1)  B、(1)(2)  C、(1)(2)(3)  D、(1)(2)(3)(4)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如果有游客请你介绍美丽的扬州,你推荐的名胜古迹应包括(  )

(1)瘦西湖(2)平山堂(3)个园(4)何园

A、(1)  B、(1)(2)  C、(1)(2)(3)  D、(1)(2)(3)(4)

6、下列关于润扬长江大桥叙述正确的是                   (  )

(1)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桥梁(2)连接镇江、扬州,全长35.66公里(3)主跨悬索桥1490米,其长度为世界第三(4)2005年5月1日正式通车 

A、(1)  B、(1)(2)  C、(1)(2)(3)  D、(1)(2)(3)(4)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请回答:

(1)诗中所提到的“河”是指什么河?

(2)这条河自开凿以后发挥了什么积极作用?

(三)问答题:

8、史可法是什么时期的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业绩?你觉得应向他学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一、选择题

1、C  2、D  3、B  4、B  5、A  6、D  7、D  8、C  9、A  10、B

二、材料解析题

11、(1)分封制;周武王;为了巩固统治。

(2)像金字塔;周天子和广大的奴隶;士,属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12、(1)孔子。

(2)“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3)孔子作为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等等。这是孔子留给后人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

13、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包括三国)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A  6、C  7、C  8、A  9、A  10、C

二、材料解析题

11、(1)汉承秦制,采用皇帝和三公制度,郡县制度。

(2)西汉地方制度中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结果出现七国叛乱。

(3)目的是为巩固西汉王朝,后来汉武帝的实施,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三、问答题

12、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这种制度奠定了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也为我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13、一条是陆路,即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一条是海路,从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交通,加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有利于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单元   隋唐时期

一. 选择题:

1、C  2、B  3、A  4、B  5、B  6、D  7、A  8、C  9、B  10、A

二. 材料分析题

11、(1)隋炀帝。

  (2)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

  (3)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对全国的统治。

三. 问答题

12、隋朝政府为了使得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官,创立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影响是: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四单元 宋元明清时期

一、选择题

1、A  2、D  3、D  4、C  5、C  6、D  7、C 8、B  9、D  10、D

二、材料解析题

11、(1)郑成功。

  (2)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荷兰军队,1624年;38年之久

  (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其意义为: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12、(1)“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2)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之间的关系

(3)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13、(1)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

(2)闭关锁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中国的闭关自守的政策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第五单元  列强的侵略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B 6、C 7、A 8、C 9、B 10、C

(二)、材料解析题:

 11(1)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

   (2)中日《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办厂

(三)问答题:

 12、(1)鸦片战争。

   (2)八国联军战争。

   (3)林则徐、邓世昌。

事迹:林则徐广州禁烟,1839年进行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勇敢地率中国致远舰冲撞敌舰,壮烈牺牲,充分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第六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一)选择题

 1、D  2、A  3、A  4、A 5、A 6、A 7、A 8、A  9、B  10、A

(二)材料解析题

 11、(1)谭嗣同。戊戌变法。  (2)清政府。

(3)因为维新派力量单薄,无实权、软弱、妥协,顽固派势力太强大。

12、(1)辛亥革命。1911年。 (2)中华民国。南京。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问答

 1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

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方

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七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 选择题

1、C 2、A 3、A 4、D 5、A 6、A  7、C  8、C 9、D  10、A  11、D  12、B

二、 材料解析题

13、(1)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如一望无际的草地、终年积雪的雪山,缺少粮食给养等。

(2)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4)精神:团结奋斗、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乐观等精神(或答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14、(1)抗战胜利后,与共产党讨论和平大业;(2)围剿、镇压、消灭共产党;
(3)有矛盾。蒋介石的阴谋是“假和平,真内战”,他早就制定好了发动内战的方针,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才致电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三、问答题

15、(1)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党的生日,来源于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3)建军节,来源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6、(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因为: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因为: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第八单元  社会主义过渡、探索时期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D  6、C  7、B  8、D  9、B  10、A

二、材料分析题

11、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⑵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12、⑴1956年。

⑵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⑶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三、问答题

13、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满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地的愿望。

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选择题

1、B 2、D 3、A 4、A 5、B 6、A 7、B 8、B 9、C 10、A

二、材料分析题

11、⑴“两个凡是”的方针。⑵改革开放 。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2、⑴邓小平。一国两制。

⑵实现祖国统一。

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⑷香港回归或澳门回归。

三、问答题

13、内容: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过程: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确立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十单元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一)选择题

1、C 2、A 3、B 4、A 5、B 6、C 

7、D 8、D 9、B 10、B 11、A 12、A

(二)材料解析题

13、(1)哥伦布,意大利;(2)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3)亚洲的印度,印第安人。(4)认为他是殖民强盗:理由是他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掠夺。说他是功臣:他发现美洲新大陆具有划时代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大洲间的联系,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开创精神、不畏艰难等。

14、(1)《人权宣言》(2)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它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的意义。(4)不能。因为我们从“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中可以看出,它是一部资产阶级的法令,保护的只是有钱人的利益,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三)问答题

15、(1)“旧政治制度”是指封建制度,而“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指资本主义制度。

(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法国:共和制,确立于1792年。

(3)因为它们不仅推翻了本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而且削弱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16、230周年。英国。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7、⑴是资产阶级革命;⑵摧毁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⑶拿破仑对欧洲各族人民的压迫和掠夺,损害了它国人民的利益,⑷不矛盾;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双重性质,即进步性和侵略性。马克思、恩格斯是从拿破仑战争的进步性方面进行评价,而列宁主要是从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方面进行评价。而且,三位导师都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贡献,即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防止波旁王朝复辟,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对于拿破仑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应结合时代的需要,体现时代性、阶级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第十一单元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C  7.D  8.C  9.A  10.B

(二)材料解析题

11.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

⑵《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

⑶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了重大贡献,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12.⑴飞机。莱特兄弟。内燃机。

⑵1903年。它开始将上类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今天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三)问答题

13.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加强。(或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14.⑴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德、意、奥组成三国同盟,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

⑵萨拉热窝事件。

⑶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十二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5.B  6.B  7.C  8.B  9.C  10.D

(二)材料解析题

11.⑴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⑵美国。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德国、日本相继走上法西斯道路。

(三)问答题

1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克服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新政的影响: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部分 《扬州历史》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D  6、D

(二)材料解析题

7、(1)隋朝大运河。

(2)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三)问答题

  8、史可法是明末清初人。他率领孤军坚守扬州城。我们应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