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

2014-5-11 0:32:59 下载本试卷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

一、选择题

1、2007年是我国第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其实,我国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是从苏联学来的。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

①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②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③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④苏联的诞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事件和列宁无关的是

A、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的建立    D、苏联颁布新宪法

3、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领导着苏联人民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也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关于这个模式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A、斯大林时代国家最高的权力掌握在苏维埃

B、当时的苏联法律形同虚设

C、这个模式曾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D、这种模式造成了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脱节和农业生产落后的状况

4、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走近古稀之际,终于宣告了它的解体,此时,执政的苏共党中央书记是

A、戈尔巴乔夫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5、以下几个历史片段所指的是哪一个国家①在第一世界大战的硝烟中诞生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20世纪30年代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1991年12月解体

A、俄罗斯   B、奥匈帝国  C、南斯拉夫 D、苏联

6、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剧变最根本的变化是

A、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B、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C、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7、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表明

①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的失败②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缺乏经验,不成熟④社会主义应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最早来源于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没收官僚资本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运动

9、下列选项中搭配不当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实现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新建了一批工业基地,新中国的工业朝着均衡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上述成就的取得,与哪一选项有关?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改革开放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1、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1949—1956年我国农村土地所制变化状况的是  

A、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初级合作社—农民生产合作社

12、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②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③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的素质下降

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加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④

1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15、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16、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是指

A、“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  C、经济建设    D、睦邻友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据此回答17——25题。

17、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突出发展重工业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制定国家新宪法

18、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19、实行包产到户后,安徽凤阳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  D、使农村改革走向专业化

20、1980年,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措施是

A、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城市

C、成立海南省       D、开发上海浦东

21、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转移工作重心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完善社会制度

2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3、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罗斯福是“轮椅上的总统”;列宁的身高只有1.64米;而邓小平却只有1.524米。就是这些身材上“矮小”的人,却都以巨人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下面哪些叙述符合他们的“巨人形象”

①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从此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

④罗斯福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⑤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步走向富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4、对发生在苏俄、美国及中国的改革的相同(相似)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②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③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 ④农业方面的政策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发生在苏俄、美国及中国的这三次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结合国情(实事求是)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④

二、非选择题

26、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幅国旗的图案。

 

 

材料二:柏林墙被打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面国旗分别是哪两个国家的国旗?左图旗帜被右图旗帜取代在国家上空升起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是指发生在德国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和它相邻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请举一例说明。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

这个人们所不敢想的早稻高产纪录,是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大胆革新的成果。……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很难用多少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的稻子都是一根紧靠一根的。在验收时,人们曾选一平方尺的面积进行实测,据实测结果推算,平均每亩约有七百六十八万穗。把鸡蛋随便地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去。可见这块田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材料二: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

110多人

35 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

115人

132 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 000斤

 

材料三:我国于1999年开始试种“太空菜”,2000年6月试种成功,当年6月20日首次进入市场。2002年3月,有33克蔬菜和花卉种子搭乘“神舟三号”进入太空。其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引进试种的100亩“太空辣椒”获得丰收。这些“太空辣椒”单体均重500克,最大重700克,体积是普通辣椒的6倍,且口感鲜嫩,抗病性好。

                  ——中国农业信息网 2006年12月13日

(1)材料一中的新闻报道是否真实?这种“高产纪录”现象出现在哪次运动中?这次运动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主要有哪些变化?造成那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涉及了“863计划”中的哪些领域?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

 

2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1933年3月9日,在宣誓就职总统后的第五天,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开始了……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成立紧急救助署关注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以上材料均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1)材料一是苏联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由谁制定的什么政策也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判断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实施上述政策在结果上有何相同(相似)的地方?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觉得在列宁、罗斯福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29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结合你所学知识,列举出党犯的左的错误都有哪些?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什么?从对这些左的错误的思考、反思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1A 2D  3A 4A 5D  6B 7D 8B  9A 10A 11C  12C 13A 14C  15A 16C 17C  18A 19B 20A  21A 22D 23D  24B 25A 

26、(1)左图为前苏联国旗;右图为俄罗斯国旗。苏联解体,1991年。(2)柏林墙被打开,也就标志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执政党下台,社会制度发生改变。如: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等。(3)要依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创新等。

27、(1)不真实。“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资源的浪费、农业产量的下降以及生态资源破坏等一系列严重后果。(2)主要是农业发展了,产量提高了,人民收入增加了。主要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航天技术和生物技术两个领域。(4)因素:国家的农业政策、科技的发展等。

28、(1)实施新经济政策。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实行罗斯福新政。特点:政府干预经济。(3)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4)创新精神。启迪:自由发挥,主要围绕创新的意义来说即可。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我们青少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为民族复兴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9、党在1958年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又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而后者是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教训: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