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函数及其图象相关定理

2014-5-11 0:18:02 下载本试卷

初三数学总复习教案(五)

函数及其图象相关定理

1.   一一对应:

①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②  坐标平面上的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2.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

①  横坐标上的点纵坐标为零。

②  纵坐标上的点横坐标为零。

③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

④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等。

⑤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设A点的坐标为(x,y)有x=y].

⑥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设A点的坐标为(x,y)有x= - y].

2.   每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设A(x,y)有

①  第一象限内的点x>0,y>0.

②  第二象限内的点x<0,y>0.

③  第三象限内的点x<0, y<0.

④  第四象限内的点x>0, y<0.

3.   设平面上点A(x,y),点B(x,y):

①  AB在x轴上或平行于x轴AB=|x- x|。

②  AB在y轴上或平行于y轴AB=|y- y|。

③  点A到原点的距离OA=

④  平面上任意两点AB的距离AB=

4.   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①  点P(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P(a,-b)。即:点P、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②  点P(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P(-a,b)。即:点P、P关于x轴对称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③  点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P(-a,-b)。即:点P、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5.   函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 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相对应,则y叫做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6.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

7.   一次函数一条直线y=kx+b(k,b是常数,k≠0)。

8.   正比例函数直线过原点y=kx(k是常数,k≠0)。

9.   反比例函数双曲线y=(k是常数,k≠0) y=kx(k是常数,k≠0) xy=k(k是常数,k≠0)

10. 二次函数抛物线y=ax+bx+c(a、b、c是常数,且a≠0)。

11. 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性质:

①  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0,b),与x轴的交点为(-,0)。

②  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从左到右在上坡。

③  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减小而增大。从左到右在下坡。

④  b>0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上方。

⑤  b<0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下方。

⑥  b=0时直线经过原点。

⑦  直线m∥nk=k

⑧  直线m、n交于x轴上同一点,0)

12. 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像:

①   y                                  ②     y


               x                                       x

 k>0, b>0图像过一、二、三象限。     k>0, b=0图像过一、三象限。

③   y                                  ④      y


                                                           x

            x                                            

 k>0, b<0图像过一、三、四象限。     k<0, b>0图像过一、二、四象限。

⑤    y                ⑥             y

                 x                                           x

 k<0, b=0图像过二、四象限。            k<0, b<0图像过二、三、四象限。

13.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①  自变量所在的式子为整式时,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②  自变量所在的式子含有分式时,则要求分母不为零。

③  自变量所在的式子含有二根式(偶次方根)时,则要求二次根式(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④  自变量所在的式子含有奇次方根时,则奇次方根的被开方数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14.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①  k>0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②  k<0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③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15. 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且a≠0)的性质,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A(x,0)、B(x,0);与y轴的交点C(0,c)有:

①  a>0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

②  a<0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

③  |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④  c>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上方。

⑤  c<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下方。

⑥  c=0抛物线过原点。

⑦  a、b共同确定对称轴的位置的情况:(1)a、b同号,对称轴在y轴的左边;(2)a、b异号,对称轴在y轴的右边。简记:同号左,异号右。

⑧  △>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⑨  △=0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

⑩  △<0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⑪  二次函数y=ax+bx+c=a(x++的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x=

⑫  a>0有:x>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y随x的增大而减小。y≥有最小值。

⑬  a<0有:x>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y随x的增大而增大。Y≤有最大值。

⑭  AB=|x-x|=

⑮  对称轴过最低点或最高点的直线过顶点的直线(平行于y轴)。

⑯  顶点横坐标对称轴所在的直线最值顶点纵坐标。

16.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①  y=ax+bx+c(a、b、c是常数,且a≠0)。

②  y=a(x-h)+k(a、h、k是常数,且a≠0)。

③  y=a(x — x)(x -x)(a是常数,且a≠0)。

17. 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且a≠0)的图象,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A(x,0)、B(x,0),并设x<x有:

① y                ② y                    ③ y

     A       B    x

                            A(B)    x                        x

   ④ y                 ⑤                     ⑥ y

                         y   A(B)                           

   A      B    x                   x                       x


△>0,a>0,b<0,c<0。y=ax+bx+c>0x<x或x>x; y=ax+bx+c<0 x<x<x.

△>0,a<0,b>0,c>0。y=ax+bx+c>0x<x<x; y=ax+bx+c<0 x<x或x>x.

△=0, a>0,b<0,c>0。y=ax+bx+c>0x≠的实数;y=ax+bx+c<0无实数解。

△=0, a<0,b>0,c<0。y=ax+bx+c>0无实数解;y=ax+bx+c<0x≠的实数。

△<0,a>0,b<0,c>0。y=ax+bx+c>0全体实数; y=ax+bx+c<0无实数解。

△<0,a<0,b>0,c<0。y=ax+bx+c>0无实数解;y=ax+bx+c<0全体实数。

18. 设f(x)= ax+bx+c,一元二次方程ax+bx+c=0.的根的分布(a>0):

①  一根为零过原点c=0。

②  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f(0)<0。

③  有一根大于a,一根小于af(a)<0。

④  有两个正根△≥0,>0, f(0)>0。

⑤  有两个负根△≥0,<0, f(0)>0。

⑥  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并且正根的绝对值大于负根的绝对值△≥0,>0, f(0)<0。

⑦  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并且正根的绝对值小于负根的绝对值△≥0,<0, f(0)<0。

⑧  两根都大于m△≥0,>m, f(m)>0。

⑨  两根都小于m△≥0,<m, f(m)>0。

⑩  一根在a、b之间,另一根在c、d之间(a<b<c<d)f (a) >0,f (b) <0,f (c) <0,f (d) >0.

⑪  两根互为相反数对称轴为x=0b=0。

19.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①|x|>a(a>0)x<-a或x > a,若a<0则x取全体实数。

②|x|< a(a>0)-a<x<a,若a<0则x无解。

20.练习:

①  抛物线通过(1,1),(-1,3),(2,)三点,求解析式。

②  抛物线的顶点是(1,3),且抛物线通过点(2,1),求解析式。

③  抛物线通过(-2,0)与(3,0)两点,并且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解析式。

④  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1,2),此一次函数的图象还经过点B(3,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⑤  已知y+5与x+3成正比例,且当x=1时,y=3。(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作出此函数的图象。

⑥  已知抛物线y=ax+bx+c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x,0),B(x,0)(x<x,顶点M的纵坐标为-4,若x,x是方程x-2(m-1)x+m-7的两根,且x+x=10.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三角形PAB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CMB的面积的2倍?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⑦  已知抛物线y=-x+2x+3与x轴的交点为A,B,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为P。

(1)  求经过P,C的直线与x轴交点Q的坐标;

(2)  求tan∠PQB的值。

⑧  已知抛物线y= x+5x+k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等于3,与y轴交点为点C。直线y=kx+10与抛物线交A,B两点。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⑨  已知二次函数y=(m+2)x-(2m-1)x+m-3.

(1)  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都有两个交点。

(2)  当m取何值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2。

(3)  当m取何值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分布在y轴两侧。

⑩  已知抛物线y= x-(m+8)x+2 m+12,

(1)  这个抛物线与x轴有几个交点?如果没有交点,请说明理由;如果有交点,能否判断交点的位置。

(2)  由(1)中若能得出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A,B且与y轴交于点C,如果△ABC的面积=80,能否求出m的值?

(3)    抛物线顶点为点P,是否存在实数m使△AP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