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2.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 )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3.如图所示,小明用实验室的温度计来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4.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升华液化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液化汽化
5.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6.装在汽车前面的后视镜属于 (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7.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8.在防盗门上装一只“猫眼”,屋内的人通过“猫眼”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这里“猫眼”相当于 ( )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凸透镜
9.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0.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 ( )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11.甲、乙两个同学沿同一路径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速度分别为3.5km/h和lm/s,则最先登上山顶的是 ( )
A.甲 B.乙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12.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4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3.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
A.小于12cm B.等于12cm C.大于12cm D.无法判断
14.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 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15.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位置
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1分,计25分)
16.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的__________不同。
17.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_____图(选填“甲”或“乙”)为体温计,其示数为______℃.
18.如图所示是沙漠中仙人掌的照片,我们发现仙人掌的叶子是针状的,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仙人掌的生长。
19.红外线具有_______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 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0.植物的光合作用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湍急的河水能使小船顺流而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_能。
21.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____, 它的物镜的焦距很________,目镜的焦距较_______。(选填“长”或“短”)
22.寒冷的冬天,在公交车上用手直接抓塑料扶手与直接抓金属管相比,就热学方面来说,前者感到_______,后者感到________(选填“凉”或“不凉”).请你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属于_____镜;B属于______镜;C属于______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时间为0.02s,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你可以利用手边的测量工具测得相应距离为_____cm,则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m/s。
三、作图题(共3题,每题2分,计6分)
2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6.完成图中的光路:
27.如图所示,一个不透光的容器底部的正中央 P点有一只青蛙,起初,容器中没有水,青蛙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然后在容器中灌满水,仍在P点的青蛙视野范围是否变化?请在图(b)中图示说明。
四、实验与设计题(28题、29题每题4分、30题5分,31、32题每题2分、33题10分,计27分)
28.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 通过棉线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9.在做某物质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某同学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线。由此图线可得出该物质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实验开始时,该物质呈____态,初温为_______℃;其中熔化过程加热了__________min。
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 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AO向ON 靠近,则OB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射角θ1 | 折射角θ2 |
10° | 6.7° |
20° | 13.3° |
30° | 19.6° |
40° | 25.2° |
50° | 30.7° |
3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右 表列出的是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一组 数据,比较这些数据可看出,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一次课外实践汇报课上,我市南湖二中的一位同学为了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他自制了一个简单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只墨水瓶,装满带红色的 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空圆珠笔芯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 将该装置放入热水中,发现红色水柱很快溢出管口,为了使实验现象缓慢且便于观察,请你为他设计改进方案。(至少答出两种)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小刚在学完透镜之后,他想知道凸透镜的焦距跟材料是否有关,于是,他找来r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其材料分别由玻璃、水晶、透明塑料制成。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 的全过程,完成如下工作:
(1)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探究需要的器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5)结论:若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4分,计8分)
34.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烟花三月,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玄武湖公园。
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谰的风景
跃然眼前,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一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
花缭乱,咦!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
请你从这段优美的文字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物理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
物理知识:平面镜成像
语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你的两个判断都有道理吗?请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分别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
六、计算题(解题时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要写明单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不能得分。本题4分)
36.某同学测得散步时脉搏每分钟跳动80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2m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 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40次,求:
(1)这段路程多长?
(2)他散步的平均速度多大?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A | B | D | B | D | C | A | B | C | B | B | B | D | A |
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1分,计25分)
16.蚊子 水牛 音色 17.甲 36.9 18.减少水份的蒸发 19.热 使荧光物质发光 验钞机 20.光 化学能 动 21.凸透镜 长 短 22.不凉 凉 金属比塑料的导热性能好 23.凹面镜 凸透镜 平面镜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24.甲 (此答案与测量实际测量结果有关)
三、作图题(共3题,每题2分,计6分)
四、实验与设计题(28题、29题每题4分、30题5分,31、32题每题2分、33题10分,计27分)
28.(1)固体能传播声音 (2)金属传声性能比棉线好 (3)手阻碍了声波的传播 (4)不能
29.晶体 固 —4 3
30.(1)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靠近 (2)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1.(1)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2)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32.用直径大一些的笔芯;用更长一些的笔芯(或用温度较低的温水)
33.(1)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材料有关
(2)三个形状相同,材料不同的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
(3)把玻璃透镜正对太阳光,并前后移动,使在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f1,即为玻璃透镜的焦距;同样的方法测出水晶和塑料透镜的焦距f2和f3;比较f1、f2和f3的大小关系.
(4) 如表
(5)若f1≠f2≠f3,则猜想成立,凸透镜的焦距与材料有关.
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4分,计8分)
34.照相机把景色一一拍下——凸透镜成像;鸟儿在欢快的歌唱——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湖面上波光粼粼——光的反射;门楼的影子变长——光的直线传播等
35.都有道理.第一次觉得车开动是以乙车为参照物的;第二次是以站台为参照物的.
六、计算题(解题时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要写明单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不能得分。本题4分)
36.(1)30m (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