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训练力学单项选择

2014-5-11 0:27:05 下载本试卷

您的当前位置是:为您服务教育网首页>>物理频道>>初三物理

中考训练--→力学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 97.以下单位中不属长度单位的有【】 
 A.米    B.光年
 C.纳米   D.开尔文
 98.下列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A.米/秒    B.纳米
 C.欧姆     D.千克
 99.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长度单位    D.质量单位
 100.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某原子的半径
 B.一枚硬币的厚度
 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
 D.地球的半径
 101.下列物品中,其长度接近20厘米的是【】
 A.课桌的高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厚度
 102.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米?【】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3.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
 D.一名同学的高度:16.4
 103.纳米是一种计量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物质颗粒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时,就可以被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在研制电学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是下列哪一个量的计量单位【】
 A.长度    B.体积
 C.密度    D电量
 104.有时夜晚会看到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这是因为选定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云层
 C.月亮    D.其它星球
 10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水    D.风和地面
 106.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     B.河水
 C.河岸    D.岸边的树立
 10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某同学借助于如图24甲、乙所示中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24

 ①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④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8.甲、乙、丙三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分别为v=750米/分;v=15米/秒;v=3.6千米/时,其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
 A.甲    B.乙    C.丙
 109.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米/秒,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米/秒,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米/秒    B.4.8米/秒
 C.5米/秒    D.6米/秒
 110.下列所给4种物体,其正常运行速度最接近60千米/时的是()
 A.自行车    B.汽车
 C.飞机     D.人造地卫星
 111.如图25所示表示某地去年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外环围成矩形,A、B、C、D是四个车站,各车站之间均有运营线路相连,可以认为线路是平直的,矩形的长和宽之比为sAB/sBC=4/3.甲、乙两车分别从A站和D站始发,沿图中所示的线路开向B站,乙发车的时间为14时20分,甲发车的时间为14时30分.甲、乙的运动都是匀速运动,速度分别为v、v,结果两车于15时20分同时到达B站.那么,可以断定【】

图25

 A.v>v    B.v<v
 C.v=v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
 113.如图26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图26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114.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音乐的节奏
 115.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16.托盘天平调节好之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这时应当【】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C.把游码向右移
 D.把砝码换小一些
 117.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是0.2克,标尺上的最大示数是5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好后,在天平的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克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从右盘取出5克砝码后,放入两个2克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A.将平衡螺母旋出
 B.以5克和4克的平均值4.5克作为被测物体质量
 C.将平衡螺母旋进
 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118.使用托盘天平时,以下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时,可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允许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119.以下有关密度概念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块砖敲碎后,碎砖的密度将变小
 B.铁的密度比木块大,指的是铁的质量大于木块的质量
 C.纯水的密度1.0×10千克/米,表示1米3纯水的质量为1.0×10千克
 D.空气的平均密度1.29千克/米,可推测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0千克
 120.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下列关于铁的密度的正确说法是【】
 A.铁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
 B.铁的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
 C.铁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121.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2千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个梨子
 C.一个鸡蛋     D.一只蚂蚁
 122.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123.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的半桶汽油【】
 A.密度减为原来一半
 B.密度增为原来2倍
 C.密度不变
 D.汽油对桶底的压强不变
 124.一块体积为100厘米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
 A.仍是100厘米
 B.大于100厘米
 C.小于100厘米
 D.三种情况都可能
 125.一支蜡烛燃烧了1/3后,则剩下的蜡烛【】
 A.质量变为原来的2/3,密度也变为原来的2/3
 B.质量变为原来的2/3,密度没变
 C.质量没变,密度变为原来的2/3
 D.质量没变,密度也不变
 126.将一块铁截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
 A.密度不变,质量和比热变为原来的1/2
 B.比热不变,密度和质量变为原来的1/2
 C.质量不变,密度和比热变为原来的1/2
 D.密度和比热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1/2
 127.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5千克水的塑料桶装满豆油,则桶内豆油的质量【】
 A.大于5千克    B.小于5千克
 C.一定等于5千克  D.可能等于5千克
 128.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
 A.天平    B.弹簧秤
 C.压强计   D.量筒
 129.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一定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作用时,可能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130.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秤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27所示.当物体静止是,弹簧秤的示数是5.0牛,则该物体的重【】

图27

 A.一定等于5.0牛
 B.一定大于5.0牛
 C.一定小于5.0牛
 D.一定不小于5.0牛
 131.挂在起重机钢绳上的货物质量为1吨,钢绳对它竖直向上拉力为7000牛,则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6000牛;竖直向上
 B.2800牛;竖直向下
 C.16800牛;竖直向上
 D.16800牛;竖直向下
 132.一个重10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140牛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40牛,方向竖直向上
 B.40牛,方向竖直向下
 C.240牛,方向竖直向下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3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由猜想得出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出的
 C.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D.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
 134.对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
 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
 135.假如地球失去引力,下列设想不正确的是【】
 A.物体将没有质量
 B.人跳起后,将不再落回地面
 C.即使杯口向下,杯中水也不会自动流出
 D.各种球类活动将无法进行
 136.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一定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B.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所受的合力一定等于零
 C.物体的运动速度突然减小,一定是失去了力的作用
 D.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它就不可能静止
 137.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时,若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沿竖直方向落下
 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138.如图28所示,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小型客车司机和前座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其作用是【】

图28

 A.为了美观
 B.使姿势坐正
 C.为了防止突然减速或刹车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D.为了防止突然加速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139.如图29所示,使一薄纲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F=F>F,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图29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
 140.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41.某人拉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人对小车的拉力为F,车重为G,车对地面的压力为Q,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为N,车受到的阻力为f,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Q与GB.G与F
 C.F与fD.Q与N
 142.如图30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相互平衡的力是【】

图30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143.机车拉着车厢在平直的轨道上由车站开出,速度越来越快,以下给出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机车对车厢向前的拉力和车厢对机车向后的拉力
 B.机车对车厢向前的拉力和轨道、空气对车厢的阻力
 C.车厢对轨道的压力和轨道对车厢的支持力
 D.车厢受到的重力和轨道对车厢的支持力
 144.一物体原来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145.如图31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牛,乙物重3牛,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秤的自重.则甲物受到的合力和弹簧秤的示数分别是【】

图31

 A.0,3牛    B.0,5牛
 C.2牛,5牛   D.2牛,3牛
 146.如图32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2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吊盘重不计,绳子与滑轮摩擦不计)【】

图32

 A.G     B.2G
 C.3G    D.4G
 147.推动重100牛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0.5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牛,则水平推力的大小是【】
 A.10牛    B.20牛
 C.80牛    D.120牛
 148.有一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各拉该秤的一端,使弹簧秤在桌面上静止,秤的示数为5牛,忽略秤与桌面间的摩擦,则两位同学所用的力【】
 A.均为5牛     B.均为10牛
 C.均为2.5牛    D.分别为5牛和10牛
 149.下面的事例中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A.冬季冰雪封路时,卡车车轮上要装上防滑链
 B.新的自行车、汽车的轮胎上常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要把皮带张紧些
 D.在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较新的运动鞋,而且不希望地上有沙子
 150.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和轮胎制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紧压在钢圈上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151.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这是由于【】
 A.铅球具有惯性
 B.铅球离开手后不受力的作用
 C.铅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152.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体操运动员上单杠之前,先在手上涂些镁粉
 B.运动鞋的鞋底做出凸凹不平的花纹
 C.旱冰鞋装有圆轮
 D.攀绳比赛时,手要握紧绳子
 153.如图33所示,重80牛的物体受到F=60牛的水平压力作用,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图33

 A.20牛    B.140牛
 C.80牛    D.60牛
 154.向墙上按图钉,很容易按进去,对图钉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A.图钉帽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B.图钉帽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钉尖面积很小是为了增大压力
 D.图钉尖面积很小是为了增大压强
 155.甲、乙、丙三个用同样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均为10厘米,而质量分别为2千克、3千克和5千克.现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这桌面的压强【】
 A.甲最大B.丙最大
 C.一样大D.无法判断
 156.在水平地面上放着a、b两个长方体木块,如图34甲所示,它们底面积之比为3∶4,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2∶3,现把a叠放在b上后,如图34乙所示,此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p与p′之比是【】

图34

 A.1∶2    B.2∶3
 C.3∶4    D.9∶8
 157.人坐在软沙发上比坐在硬板木上舒服,这是因为【】
 A.沙发有弹性,把人托住了
 B.人对沙发压力一定,但沙发对人的压力小
 C.沙发使人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人陷在沙发中,和沙发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较小
 158.如图35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图35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
 159.底面积0.1米、重300牛的铝块,放在面积为3×10-2的水平凳面上,铝块对登面产生的压强是【】
 A.30帕     B.3000帕
 C.10000帕    D.90000帕
 160.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重为100牛,把它放在边长为50厘米的水平正方形台面上,则台面受到的压强为【】
 A.1帕    B.4×10
 C.104帕   D.4×10
 161.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分步进行,如图36所示表示实验中的某一步.若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从实验中的这一步可得出的结论是【】

图36

 A.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D.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无关
 162.如图37所示的容器,其下部横截面积S为上部横截面积S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柱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图37

 A.(3/2)G     B.G
  C.(3/4)G     D.(1/2)G
 163.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发生如图38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8

 A.小气泡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B.小气泡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
 C.小气泡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D.小气泡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
 164.水球运动员在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0.5米深水下的过程中,水球运动员对水球的压力【】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165.如图39所示,不同容器中盛有相同高度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39

 A.a>b>c>d
 B.a<b<c<d
 C.c>d>b>a
 D.a=b=c=d
 166.如图40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图40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67.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B.位于海面下50米深处的潜水艇继续下潜时,海水对它的舱壳的压强越来越大
 C.一块长方体砖平放或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
 D.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宽履带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168.如图4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甲与乙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且液面相平.甲、乙两试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p和两试管内液体的密度ρ、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p    ρ=ρ
 B.p>p    ρ>ρ
 C.p<p    ρ<ρ
 D.p=p    ρ>ρ

图41

图42

 169.如图42所示,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中,盛水的杯子口盖着的纸片不会掉下来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甲、乙、丙
 170.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关系为【】
 A.压力和压强都不相等
 B.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C.压力相等,压强不等
 D.压强相等,压力不等
 171.如图43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B、C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p、p,则下列有关p、p、p的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p>p>p
 B.p<p<p
 C.p=p>p
 D.p=p<p

图43

图44

 172.将相同的两个球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当两球静止时,球所处的位置和液面的高度如图44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p>p
 B.p>p
 C.p>p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73.如图45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立方体重为G,底面积为S;把立方体放入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后,漂浮在水面.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A.G/S       B.G/S
 C.G/(S-S)  D.(G/S)-(G/S

图45

图46

 17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6厘米,若将玻璃管倾斜在ab位置上,如图46所示,则管内水银柱【】
 A.高度小于76厘米
 B.高度等于76厘米
 C.长度小于76厘米
 D.长度等于76厘米
 175.有三位学生在山上同时做托里折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他们测得水银柱长度分别为76厘米、75厘米和73厘米,已知他们三人中,一位由于操作不慎管内进入少量空气,一位测量时玻璃管没有放竖直,只有一位操作无误.且山下大气压强等于标准大气压,水银柱长度测量准确.则当时山上大气压强应是相当于【】
 A.76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75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73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无法确定
 176.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97℃,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
 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加热的火力太弱
 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177.傍晚,渔民满载着收获的鱼虾,从近海返航.渔船从入海口进入内河,在此过程中渔船【】
 A.受的浮力变小,船体下沉一些
 B.受的浮力变大,船体上浮一些
 C.受的浮力不变,船体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D.受的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
 178.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A.脚越来越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脚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
 D.脚不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179.有两个密度分别为ρ和ρ的实心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相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ρ大于ρ时,它们在空气中受的重力可能相同
 B.当ρ小于ρ时,它们在空气中受的重力可能相同
 C.当ρ大于ρ时,甲在空气中受的重力大于乙在空气中受的重力
 D.当ρ小于ρ时,甲在空气中受的重力大于乙在空气中受的重力
 180.如图47所示,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

图47

 A.先减小,后不变
 B.先不变,后减小
 C.先不变,后减小,再保持不变
 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
 181.一个重10牛的小球浸没在液体中,小球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4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B.小球可能悬浮于液体中
 C.小球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10牛
 D.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10牛
 182.如图48所示,A、B、C是密度分别为ρ、ρ、ρ的三个小球,A、B的质量相等,B、C的体积相等,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至容器底部.设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m、m,所受浮力分别为F、F、F,则【】

图48

 A.m/ρ<m/ρ=m/ρ
 B.ρ<ρ<ρ<ρ
 C.F=F=F
 D.m=m>m
 183.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头,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A.因为木块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B.因为石块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小
 C.因为木块体积较小,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D.因为石块体积较大,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184.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克的物体,从容器中溢出15克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g=10牛/千克)
 A.下沉、压强不变
  B.上浮、压强不变
 C.漂浮、压强减小
  D.悬浮、压强减小
 185.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克(酒精密度为0.8×10千克/米),若把这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A.15克    B.12.5克
 C.10克    D.8克
 186.有一个实心物体,先后投入水中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12牛和10牛.(酒精的密度为0.8×10千克/米)则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的是【】
 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B.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C.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D.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悬浮
 187.如图49所示的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图49

 A.行李车    B.晾衣竹竿
 C.天平     D.踏脚板
 188.如图50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G,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F、F、F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图50

 A.F=F=F
 B.F<F<F
 C.F>F>F
 D.F>F>F
 189.如图51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图51

 190.如图52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
 A.OF    B.OD
 C.OC    D.OA

图52

图53

 191.如图53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
 A.F增大,l增大,M增大
 B.F增大,l减小,M减小
 C.F增大,l减小,M增大
 D.F减小,l增大,M增大
 192.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牛,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500牛    B.1000牛
 C.1500牛    D.250牛
 193.用如图54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A.a方向的拉力最小
 B.b方向的拉力最小
 C.c方向的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

图54

图55

 194.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牛.分别用图55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牛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米,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做的功大于F做的功
 B.F和F做的功相等
 C.F做功的功率小于F做功的功率
 D.F和F做功的功率相等
 195.用10牛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牛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60焦的功,则在推力做功的过程中【】
 A.物体一定运动了1米
 B.物体一定运动了6米
 C.物体一定受了10牛的摩擦力
 D.物体一定受了60牛的摩擦力
 196.一个同学用120牛的力,将一个重4牛的足球踢到25米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300焦耳
 B.做功100焦耳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197.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A.0.2焦    B.2焦
 C.200焦     D.2000焦
 198.张鲁同学用100牛的力,将重力6牛的足球一脚踢出去20米远,他对足球做的功是【】
 A.2000焦    B.120焦
 C.2120焦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99.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200.一位体重为500牛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分钟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厘米,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A.60瓦     B.3.6×10
 C.6×10瓦    D.3.6×10
 201.甲用50牛水平力推动一个重100牛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前进1米,所用时间为1秒;乙匀速举高这个箱子1米,所用时间为2.4秒.比较甲推箱子、乙举箱子所做的功W、W和做功的功率P、P,有【】
 A.W>W,P>P
 B.W<W,P<P
 C.W>W,P<P
 D.W<W,P>P
 202.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为80%,当它完成1000焦耳的总功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A.1000焦耳    B.800焦耳
 C.400焦耳     D.200焦耳
 203.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如图56所示,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图56

 204.某人用如图57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180牛的物体,所用拉力为80牛,物体被提高1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80焦
 B.拉力做的总功是180焦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D.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成势能

图57

图58

 205.如图58所示物体重G=180牛,若将物体匀速提高h=2米,需要用F=80牛的拉力.则拉力F做的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A.360焦耳,75%
 B.480焦耳,75%
 C.320焦耳,88.9%
 D.480焦耳,133%
 206.跳伞运动员从高空的飞机上跳下后,在降落伞尚未打开之前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207.在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的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苹果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苹果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D.苹果的势能不变,动能减小
 208.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A.雪撬从山坡上滑下
 B.玩具弹簧枪将“子弹”水平射出
 C.雨滴从屋檐落向地面
 D.斜向上射出的炮弹在上升过程
 209.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动能、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机械能保持不变
 210.如图59所示,下列对能源利用的事例中,属于利用生物能的是【】

图59

  211.如图60所示,电动小车沿斜面从点A匀速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小车的【】

图60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总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总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总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总机械能增加
 212.“神舟二号”无人飞船环绕地球108圈,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于今年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准确返回,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若飞船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为匀速降落过程,则在此过程中飞船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213.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在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用潮汐发电
 B.用电灯照明
 C.用干电池作电源
 D.用电动机带动水泵将水抽到高处
 214.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上述三种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物理过程是【】
 A.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B.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
 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15.学习了“能源和能量守恒”一章后,某班学生就某市利用和开发能源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和设想,其中永远做不到的是【】
 A.目前该市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应着力研究如何使煤充分燃烧以及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B.正在该市建设的田湾核电站,将解决我市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紧张问题,但在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若能用超导体送电,将大大提高输电效率
 C.该市位于黄海之滨,应尽早研究开发海洋能
 D.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最终应致力于研究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答案:

97.D 98.B 99.C 100.A 101.B 102.A 103.A 104.B 105.B 106.A
107.C 108.C 109.B 110.B 111.B 112.B 113.C 114.B 115.A 116.D
117.D 118.A 119.C 200.D 121.B 122.B 123.C 124.C 125.B 126.D 127.B 128.B 129.A 130.C 131.B 132.A 133.D 134.B 135.A 136.B 137.B 138.C 139.B 140.B 141.C 142.C 143.D 144.C 145.A 146.C 147.B 148.A 149.C 150.C 151.D 152.C 153.C 154.D 155.C 156.B 157.D 158.D 159.B 160.C 161.B 162.A 163.B 164.D 165.D 166.A 167.B 168.B 169.D 170.A 171.B 172.A 173.A 174.B 175.B 176.D 177.D 178.A 179.D 180.C 181.C 182.C 183.D 184.A 185.C 186.A 187.A 188.D 189.D 190.C 191.C 192.C 193.D 194.C 195.B 196.D 197.B 198.D 199.C 120.A 201.D 202.B 203.B 204.C 205.B 206.A 207.B 208.D 209.C 210.D 211.D 212.B 213.C 214.D 2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