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上学期]

2014-5-11 0:09:56 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01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  )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g(  )清  (  )息

肥shuò(  )   清liè(  )   yùn niàng(  )(  )   山岛竦zhì(   ) 

2、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张开了眼。(    )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A、炫耀       B、展示        C、表现      D、显示

⑶、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

A、声音很大    B、非常晴朗      C、亮光很强    D、宏大明亮

⑷、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A、透明清亮     B、灵活而不可捉摸  C、十分灵巧    D、空旷灵巧

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写跟前面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反的词语。(4分)

许多事不必在乎。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    贪求时变得   软弱时变得    骄纵时变得   颓丧时变得    愁苦时变得   ,对任何事也便拿得起    ,甩得开。人达到了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    ,是多么令人神往!

4、填空题。(7分,除特别指出外,每空0.5分)

⑴、现代诗人、评论家    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诗中以拟人化的写法,写到:“秋天     在农家里”、“秋天

      在渔船上”、“秋天      在牧羊女的眼里”。

⑵、《观沧海》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⑶、《钱塘湖春行》一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找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  

                     

⑷、古诗词中为了押韵或对仗等原因,经常运用了“互文”的修辞。请从《西江月》找出这样的诗句:                            。(1分)

5、一般说来,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4分)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⑵、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

⑶、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       )

⑷、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       )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11题。(17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觉得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6、这是两段写景的文字,甲段选自    写的《  》;乙段节选自鲁迅的《雪》。(1分)

7、甲段写春花争艳斗芳、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写花味的句子是“                    ”。

乙段中直接描写雪野之景的句子是“                       

                      ”,包含作者想像的句子是“      

                                    ”。(4分)

8、甲段写花的顺序是由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乙段写雪野之景的顺序是由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除特别提示外,以上每空1分)

9、甲段主要写春花的        ,乙段主要描绘雪野之景的        。(2分)

10、两段文字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11、品读所选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每小题2分)

(1)甲、乙段都用了一个“闹”字,它们的含义相同吗?

答:                                      

(2)乙段是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答:                                      

(3)从乙段的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秋思

梁衡

  ⑴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甲]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乙]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丙]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⑵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地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平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⑶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么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⑷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我站在这秋的山,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创造人生。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红(  )  立(  )  吸(  )  憧憬(  )(  )  山(  )

13、下列词语中,填在第⑴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最恰当的,分别是哪个词?(3分)

A、拼   B、组   C、穿   D、披   E、盖   F、铺

答:甲:       乙:       丙:       

14、第⑵段的首句“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

答:                                 

15、第⑶段中“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一句里“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

答:                                     

*16、第⑷段中“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一句出现了两个人物,其中,“林小姐”是《       》一书中的主要人物     (填人名),而“欧阳修”是   (朝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第一个空格1分,其余0.5分,共2分)

17、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三种修辞手法并举出例句。(3分)

答:①                                     

                                     

                                      

18、本文对“大自然的秋色”展开了生动的描绘,读完本文,你能否联想起一些与秋有关的古诗词,请把它们默写下来(不少于3句,要求写出作者、朝代)。(3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4题。(10分)

  ⑴中村家4口人:父亲、母亲,还有念高中的贵之君和念初中的和佳子。父亲已经44岁,是一家小公司的科长。

  ⑵父亲近来心事重重。儿子贵之君变得奇怪,他常常以文具费为借口死皮lài(  )脸地要钱。因为住房贷款,家庭经济拮据,父亲就从自己些微的私房钱中拿出一点给他,贵之君的讲话却一天天更粗野起来。

  ⑶这时,父亲常年使用的饭盒坏了,母亲就买了两个饭盒,一个给父亲,一个给贵之君,也让他带饭吃。

  ⑷父亲带的菜每天都是大马哈鱼,鱼块直接铺在饭上。父亲吃饭时,把盖翻过来横在边上,接着把饭上的鱼块移到盖上,于是压着鱼块的那部分饭呈浅黄色。那里是父亲最爱吃的,他特地先吃饭盒四周的,最后吃那一部分。不过,时间一长,他也有点吃nì(  )了。

  ⑸那时已时5月,天气和煦,春意阑珊。

  ⑹父亲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像平时一样从包里取出饭盒,打开盖一看,父亲倒吸了一口气。装菜的夹层里放着酱汁牛肉。父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米板上紧紧地铺着一层黑黑的海苔。

  ⑺父亲想起很早以前已经去世的母亲用薄薄的红棕色海苔替他做的海苔便饭,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父亲不由感动得热泪盈眶。

  ⑻这天,父亲一整天都感到心里暖乎乎的,甚至有些神思huǎng hū(  )(  )。在回家的路上,他用私房钱买了4只很贵的甜瓜当礼物,而且他归心似箭,真想一步跨回到家里。

  ⑼走到大门边时,传来贵之君在发脾气的声音。父亲的心情晴转阴了。走上前时,能清楚地听见贵之君的声音。

  ⑽“那样的饭能吃吗?”

  ⑾好像是借口带的饭菜不行在责怪母亲。父亲不由得心头火起。“今天要和贵之君好好谈谈!”他这样想完后,推开大门。这时,传来母亲的声音。

  ⑿“你和你爸爸的饭搞错了呀!”

  ⒀父亲听见了。原来是这样。父亲顿感兴味索然。

⒁“我回来了。”他有气无力地说道,打量着两人的脸。母亲一张总是局促不安的脸,一张总是受贵之君责怪的脸。可是,贵之君不同,他的表情显得柔和。……

⒂煦煦的阳光,如今也洒满在中村先生的家里。

19、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写上正确的字。(2分)

20、小说的第⑷段为什么要较为细致地写父亲吃饭的情形?(1分)

答:                                     

21、父亲“兴味索然”、“有气无力”是照应上文的哪些描写?(1分)

答:                                       

                                       

22、请根据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像,把第⒁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全。(2分)

答:                                     

                                        

                                       

23、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煦煦的阳光,如今也洒满在中村先生的家里”这句话?(2分)

答:                                     

                                        

24、本文的题目为《悟》,读完全文,你悟到了些什么?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答:                                     

                                        

                                       

三、作文(30分)

本单元中,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先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写一句话,(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并进一步把这句话扩展成一篇500字以上描写性的文章。

1.hé  嘹 贮 澄 qī 硕 洌 酝酿 峙 2.⑴B ⑵A ⑶C ⑷A 3.清醒 淡泊 坚强 谦逊 积极(或:振奋) 欢快 放得下 云舒 4. ⑴何其芳 栖息 游戏 梦寐 ⑵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 ⑴触觉 ⑵视觉 ⑶嗅觉 ⑷听觉 6. 朱自清 《春》 7.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花里带着甜味儿。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8.上 下 树上的花 地上的野花 上 下 雪野中的花 雪下的杂草 9.艳丽、繁多 滋润、美艳 10.比喻 拟人 11. ⑴相同。都写出了蜜蜂的多与采蜜的忙,侧面烘托了花的怒放,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活力。⑵先抑后扬,以暖国雨的单调,反衬江南雪的滋润美艳。⑶雪野中有色彩艳丽的花草,还可能有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的蜜蜂。 12.yān chù shǔn chōng jǐng  diān  13.披  铺 拼 1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5.“这”指代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的红枣。 16.《红楼梦》 林黛玉 北宋 17.拟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 比喻:秋浓如酒,色艳醉人。 排比: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 引用:……不觉想起保尔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8. 如:张继(唐)《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马致远(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杜牧(唐)《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9.赖 腻 恍惚 20.体现了家庭经济的拮据,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1.“父亲不由感动得热泪盈眶。”“父亲一整天都感到心里暖乎乎的”“归心似箭,真想一步跨回到家里” 22.想像只要合理即可。如:从此,中村家发生了变化,贵之君几乎不向家里要钱了,讲话虽然还粗野,但话音里饱含着柔情。父亲和从前一样还是带大马哈鱼,但也有贵之君带剩下的菜。 23.结尾意味深长,“煦煦的阳光”既是当时时令的表现,更由此映衬了贵之君的变化,表现了中村先生家庭气氛的和睦、融洽。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