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地上的人已老,地下的仍是儿童。但在这一刻,他们又在一起了。历史,现实,在雨中róng( )合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 )的画面。
②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 )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xíng( )。
2.古诗文填空。(选做其中的4句,共8分)
⑴.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________.
⑶.《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⑸. 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造下面的句子,续写两句,使它组成排比句。(2分)
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
;
, 。
4.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5.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苏联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 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2分)
6.将下面的一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告诉不知道这则消息的人们。(限用单句,全句不超过30字)(2分)
2006年9月28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诞辰2557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与曲阜等各地举行的祭孔活动相呼应,有“南孔圣地,东南阙里”之称的我省衢州,也将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典礼。由此,也拉开了2006衢州孔子国际文化节的序幕。
答: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我们是一家人(10分)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 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改)
7.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8.“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两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2分)
10.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1.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2分)(不得少于20字。)
(二)奥斯威辛的风(11分)
高洪波
2004年10月,我独走欧洲,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抵达华沙的当天夜里,我就向东道主提出一个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能否到奥斯威辛一看?说这话时,我不知道奥斯威辛距华沙有多远。更不晓得东道主的具体安排。波兰协主席马列克沉吟着,翻译胡佩芳大姐也没接话茬儿。
几天时间匆匆过去,华沙的秋天留给我极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员的庄园里举行的诗人聚会让我领悟到老欧洲物独特魅力,而“华沙之秋”诗歌节在肖邦公园举行,诗意便愈加浓了几分。可我仍惦记着300公里以外的奥斯威辛。
10月18日中午12时30分,我终于踏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那一天早晨秋雨绵绵,出门还带了伞,及至抵达奥斯威辛,却陡然狂风大作。胡佩芳姐说,奥斯威辛是个奇怪的地方,参观者常碰到阴雨连绵。她并没有陪我到奥斯威辛,她说她受不了心灵的折磨!
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参观,毒气室、焚尸炉、铁丝网、岗楼、纹刑架,还有一个小院子里压成方块状的7000多公斤的头发……在27楼展览馆,我见到里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犹太妇女和儿童在德军枪口下高举双手,一个小男孩的目光中满是天真和无奈。这一幕极其令人震骇!在焚尸炉前,我和一群中学生共同走过,孩子们默默无语,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的心底却陡然出现几句诗:
此刻,我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
迅速汲满了历史的汁液,
我的指尖也开始流泪,
为人类在那一个年代的无助与悲伤。
天上有巨大的云朵掠过,秋风卷起落叶,风中有一种嚎叫和呻吟。在奥斯威辛,这人类为了消灭人类而手造地狱里,我感到寒意袭人,是噩梦又是现实。真的可能是因为奥斯威辛长眠着100多万遇难者的冤魂,才形成了死一般的压抑、魔一般的恐怖,以及变幻无常的气候。
风仍在高天咆哮,吹动我的头发,吹动我的衣衫,我不知道这愤怒的风起于何处又生于何时,只感到脚下的土地也在风中战粟,铁丝网和绞刑架在风中摇晃,集中营的游人们,想必心底的风暴更远胜于自然界的狂风罢!
事后,我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这样一行文字:“欧洲,一个美丽的深秋的中午,在大群中学生的簇拥下,我走在奥斯威辛的土地上,快步疾走,有一种逃亡的感觉。”
当天我见到一位叫何敢的中国女留学生,她说曾经陪同一个代表团参观过奥斯威辛,然后连续难受了两个多月,以后再也不愿意去。由何敢联想到在波兰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胡佩芳大姐,她们对奥斯威辛的拒绝,是出于本能的对自己的保护。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地狱的别称,正像美国总统切尼在2004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的论坛上说的:“在欧洲的死亡集中营里,有人犯下了人类所不能想像的最严重的罪行。我们必须向下一代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这里感谢那些将我们从暴政下解救出来的解放者,同时我必须有勇气阻止那些邪恶卷土重来。”
奥斯威辛是个小镇,建镇在800的前,二战前被称为波兰的“犹太人城”,因为当时的1.23万人口中有7000名犹太人。现在小镇有些不堪历史重负,因为人们无法想像小镇如何在一个巨大的公墓旁生存。
这当然仅只是游客的见解,事实上正是由于奥斯威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
12.文章开头二节写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的有关情况,有什么作用?(2分)
13.文中 “我的心底”陡然出现的几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4.为什么胡大姐她们会“拒绝”奥斯威辛,而“我”参观时也“有一种逃亡的感觉”?(2分)
15. 作者说“正是由于奥斯威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16.读了上文,你想说些什么?结合文章的主题,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2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一)桃花源记(11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7.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缘溪行( ) (2) 渔人甚异之( )
(3)便要还家( ) (4)不足为外人道也( )
18.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D.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19.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
20.写出渔人和桃花源中的人在酒桌上的对话,要求写出双方说话的神情态度。(3分)
(二)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8分)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 (4)此天以授陛下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23.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作文(40分)
24.要求:a..不少于600字 b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c.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三校联考期中试卷答题卷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1.(4分) róng( )合 荒谬( ) 器皿( ) 造xíng( )
2.(选做其中的4句 8分)
(1)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2分)
4.(2分) 删改后的下联:
5.(2分)《 》
6.(2分)
二. 现代文阅读(21分)
(一)
7. (2分)
------------------------------------------------------------------------------------------------------------------
8. (2分)
-----------------------------------------------------------------------------------------------------------------
9. (2分)
------------------------------------------------------------------------------------------------------------------
10. (2分)
-----------------------------------------------------------------------------------------------------------------
11. (2分)
----------------------------------------------------------------------------------------------------------------
(二)
12.(2分)
----------------------------------------------------------------------------
13.(2分)
----------------------------------------------------------------------------
14.(2分)
----------------------------------------------------------------------------
15.(3分)
----------------------------------------------------------------------------
16.(2分)
-----------------------------------------------------------------------------------------------------------------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一)
17.(4 分)
(1) (2) 3) (4)
18.(2分)( )
19.(2分)
-----------------------------------------------------------------------------------------------------------------
20.(3分)
-----------------------------------------------------------------------------------------------------------------
-----------------------------------------------------------------------------------------------------------------
-----------------------------------------------------------------------------------------------------------------
(二)
21.(4分)
(1) (2) 3) (4)
22.(2分)
----------------------------------------------------------------------------------------------------------------
23.(2分)( )
-----------------------------------------------------------------------------------------------------------------
三.写作(40分)
24.(要求:a.不少于600字b.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c.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三校联考期中试卷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1、①融,miù②mǐn 型 2、(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芳草萋萋鹦鹉洲。烟波江上使人愁。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例: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教科书,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即可)4、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6、衢州祭孔 孔子国际文化节将于2006年9月28日上午9时同时揭幕(“衢州祭孔 孔子国际文化节”两者都要概括进去,意思差不多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一)7.选文记录了“我”在母亲的帮助下,改变了“叛逆倾向”,最后回到了温暖的家的经历。 8.(1)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2)向往毛姓女生的单身生活。(或向往自己做主的豪气)(3)受母亲责怪后,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9.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0.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1.评分标准:“有帮助作用,语言通顺、流畅。”即可(二)12.自然地引出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内容;以美丽的城市、“欧洲的独特魅力”、美好的诗意反衬在这块土地上纳粹曾经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马列克沉吟、胡大姐不说话为下文“拒绝”埋下伏笔。(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13.表现“我”目睹悲惨历史的巨大震撼和为人类的无助与悲伤而无比痛心。(围绕“震撼”与“痛心”回答意思差不多即可得2分。)14.因为承受不了心灵的折磨和历史的重负,也是出于本能的对自己的保护。(两个要点,前一要点1分,后一要点1分);15.奥斯威辛的存在使人们正视历史上人类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刺痛世人的良知;并使人们警惕那些邪恶卷土重来。(三个要点,答对一个要点1分)16.示例: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②让和平永驻人间。③让战争远离人类。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⑤让世界充满爱。(紧扣文章主题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一)17.(1)沿着 (2) 对此感到诧异 (3) 邀请 (4) 值得(4分,每小题1分)18. D .19. 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界扰乱他们宁静的生活20. 提示:要结合语境去写。注意渔人惊讶和羡慕,桃花源中人叹惋的神态、语气。(二)21.(1)喜欢 (2)听到 (3)拍(击) (4)授给(给、给予)(4分,每小题1分)22.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家中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2分,意思符合即可)23.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2分,答出“热爱读书”或“喜欢饮酒”给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
四.作文
24.作 文 评 分 标 准
一类卷(40—36分):立意深刻,内容充实,切合题意,感情真挚,感受独特。语言流畅,用词准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二类卷(35—3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切合题意,感情真挚。语言通顺,用词准确。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三类卷(31—24):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基本合乎题意,感情不够真实。语言较通顺,用词较准确。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楚。
四类卷(23—19):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部分偏离题意,感情不够真实。语言不够通顺,用词不够准确。结构不够完整,层次不够清楚。
五类卷(18—0):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偏离题意,感情不真实。语言不通顺,用词不准确。结构混乱,层次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