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书写(6分)
全卷书写3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1、将下面这句泰戈尔的诗抄写在格子内,要求正确、端正、整洁。(3分)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
二、积累运用(28分)
2、下列每个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依次加以改正。(4分)
长虚短叹 油光可签 粗制烂造 暝思遐想( )
3、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4)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泉水击石, ;好鸟相鸣, 。(吴均《与朱元思书》)
(6)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7)漫步古诗苑:“海内存知己,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悟出“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理,文天祥《过零丁洋》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民族气节。
4、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 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 ; 。
5、元曲赏析。(4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玑珠。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6、同学们,在这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当中,你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哪一次?请用简洁的话谈谈这次活动的收获。(4分)
①这次活动的名称:(1分)
②这次活动的收获:(30字以内,3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14分)
从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到十七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立做出一道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时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以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那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如故”的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北京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那张上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他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与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阅读一、二段,说说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育子之道”是什么?(3分)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次“放飞”的内容。(3分)
(1)
(2)
(3)
9、从文中找出作者受到母亲人生启示的两句话。(2分)
(1)
(2)
10、阅读本文之后,你认为“母亲”是位怎样的人?(3分)
11、读着这篇文章,恐怕你已经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3分)
(二)柳 思(13分)
①凭窗望去,窗前的几株柳树变黄变绿了,细软的枝条在暖融融的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②说实话,我对柳的喜爱正是从窗前的这几株柳开始的。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伟岸,没有杨柳的修直,更没有迎春、连翘那鲜艳的颜色。在许多人眼里,它不过是一种极普通的树,但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四季的变化中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君子风范。春天,嫩绿的柳芽有序地挂在一根根柔韧的柳条上,给人以勃勃生机;夏季,柳以宽阔的胸襟宽恕了蝉的聒噪,给世界以清凉;秋天,许多树都在炫耀自己的果实,唯独柳树默默地低头不语;冬季,万物凋零,是它最早传递春的信息,把漫长的冬天变得短暂。所以,柳在平俗中露出的高雅远比粉饰平俗而自以为高雅要真实可爱得多,不愧为树中之君子。
③柳作为君子,有谦逊的美德,它总是长条低垂,以平和的心境待人待世,也从不邀功请赏;相反,随和地任人评说,全不计较其得失 ,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融会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追求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本身就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呀!
④说柳是君子,还在于它大度宽容,与世无争,即便生存条件再差,哪怕是戈壁荒滩,也处之泰然,随欲而安,从容豁达,不讲怨言,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以坦然的心境走自己的路,并总能驾起希望之舟。现今仍然健在的位于河西走廊的“左公柳”大概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柳活得最动人最惬意,没有君子的气量是很难做到的。
⑤柳是无私的。它将生命的种子藏于轻絮之中,随风飘撒,却从不选择明天的归宿,仅凭一节枝条,几捧沙土,便能重抖生命的旗帜,让春天得以延续。“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话里,我们足以看清柳的普通与平常,而柳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它那勃勃生机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更直白、更充分的评价。柳也在无私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⑥柳的普通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12、第②自然段把柳树与其他树作比较,请联系全段思考,这是动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
13、第③④⑤自然段列举了柳树哪三方面的高贵品质?请用原文词语加以概括(每方面不超过4个字)(2分)
14、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补写出第⑥段柳的普通所揭示的道理。(2分)
15、给“无心插柳柳成荫”加一上联 。(2分)
16、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请指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17、在文中,柳树是君子的象征。现在请从反面角度思考,指出柳树存在着的某一方面的缺点或不足,并对其作一些描述。(3分)
示例:柳树的弱不禁风,平庸的柳树,在狂风暴雨中,它手足无措,无精打采,在寒冬腊月里,它败枝残叶,给人总是一种弱不经风的感觉。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一)送东阳马生序 (11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录毕,走送之( ) (2)腰白玉之环( )
19、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标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2分)
20、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 ”作对比,体现作者
的精神追求。(2分)
21、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2分)
(二)仲永父子(8分)
一日,仲永读《乐羊子妻》,以告父曰:“古有乐羊子者,远寻师学,以怀思,中道而归。其妻方织,乃引刀趋机以断其织。学亦如机杼之织,不可中道而止也。今父日扳儿环谒于邑人,今有年矣。儿欲寻师而学,抑或有成也。”父笑曰:“汝常言《卖油翁》。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卖油翁自钱孔沥油入葫芦而钱不湿,皆以手熟耳。今儿日指物作诗,不亦熟乎,何以学为?况人宾客吾父子,或贻吾以钱币,利莫大焉,安可止之?”卒不使学。
2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 方( ) ②引( ) ③或( ) ④卒(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4、仲永之父所引卖油翁的例子能够证明不学成才的道理吗?为什么?(2分)
四、写作(40分)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味过多少人生的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心香……带给我们许多感动。要求:请以“ 的味道“为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