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B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宁波西店中学 柳韵
一、口语交际(8分)
模拟一家人(爷爷或奶奶、爸爸、妈妈、自己)在饭桌上就如何过中秋节这一话题展开的谈话。(可用方言)
1、 爷爷或奶奶
2、 爸爸
3、 妈妈
4、 自己
二、积累运用(28分)
5、抄写下列诗句(要求规范、工整、美观)(4分)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6、写出3个传统节日以及具体日期(3分)
7、写出关于节日的诗词两联(4分)
(1)
(2)
8、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有用的的能量,并推出了著名的公式:E=mc2
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请用现代汉语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3分)
9、改写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4分)
(1) 原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般。
改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 。
(2) 原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线;江河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
改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线; , 。
10、仿写下列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言连贯。(4分)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
, ;
, 。
11、欣赏陶渊明的《饮酒》并答题(6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2) 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三、阅读(44分)
(一)(15分)
乡韵自多情
① 河南,是一块戏曲 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 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庆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 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 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 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
表述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
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 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
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 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12、给第①段横线处填入一词(滋润、滋养、浸润)(2分)
13、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戏,列举出3种剧种。(3分)
14、根据第③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
15、第⑤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6、 第⑥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2分)
17、 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3分)
(二)(15分)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以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位着爷爷两只精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8、第①段中说到“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以可挑剔的?”在原文中找出精巧生动具体所指的内容。(3分)
19、第①段中说到“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从下文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冯老汉在干什么?(3分)
20、第①段冯老汉“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搓着两手”,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情?(3分)
21、第④段中画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3分)
22、你认为冯老汉是个怎么样的人?(3分)
(三)(14分)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23、解释加点词语(5分)
交礼竟( )会允有客至( )既见妇( )
卿有其几( )士有百行( )
24、补出省略的内容(2分)
(1)家人深以( )为忧。
(2)桓必劝( )入。
25、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例( )(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妇令婢视之。
C、卿宜查之。
D、便捉裾停之。
2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2) 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四、作文(20分)
以“沟通”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B卷)
一、口语交际:略。
二、积累运用:5、略。6、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7、略。8、如:能量等于光速的平方与质量之积。9、水塘碧波闪闪,如锦如缎;江河帆影片片,如诗如画。10、略。11、(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心远
三、阅读。(一)12、浸润。13、如昆剧;黄梅戏等。14、摆谱;摆架子。15、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16、戏曲能够唤起浓浓乡情。17、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18、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19、寻找不满意的地方。20、对自已作品的满意;完成作品后的轻松感。21、夸张,侧面写出了冯老汉的手艺之精湛。22、手艺精湛;有着高尚的人品。(三)23、完毕;恰逢;……以后;其中;操行。24、之;其。25、A。26、(1)这妇人料想许允这次出去就不会再进来了。就拉住了许允的衣服。(2)百种操行中品德是最重要的,您重色轻德,怎么说都俱备了呢?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