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中学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设有正题100分,附加题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卷面不整洁,书写难以辨认可扣1—5分。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荻(dí)港 舆(yú)论 坚韧(rèn) 咨(zī)文 项为之强(jiāng)
B.要塞(sài) 赫(hè)然 军隅(yú) 掳(lǔ)去 重峦叠嶂(zhàng)
C.歼(qiā)灭 大厦(shà) 淳(chún)朴 修葺(qì) 张袂(mèi)成阴
D.罹(lí)难 成绩(jì) 豁(huò)亮 竹蔑(miè) 属(zhǔ)引凄异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蹂躏 抖擞 问心无愧 横度长江
B.揩油 摩挲 有条不紊 震耳欲聋
C.诘问 陡峭 震震有词 坚持不懈
D.颓唐 讫今 驿路梨花 奋不顾生
3.对下面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业已:已经。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
B.豁亮:宽敞明亮。 锐不可当:不可抵挡。
C.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D.恣情:控制感情。 猝然长逝:突然死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B.这次演出,众多丰富多采的文娱节目令人目不暇接。
C.窗外虽是白雪皑皑的严冬,教室里,每个人的心中却是春意盎然温暖无比。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______和______,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_____和______,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_______和_______,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A.刚强 高尚 坚韧 谦逊 淳朴 宽广 美丽 纯洁
B.美丽 宽广 淳朴 刚强 高尚 坚韧 谦逊 纯洁
C.坚韧 刚强 美丽 宽广 纯洁 高尚 淳朴 谦逊
D.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美丽 宽广
6.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其中顺叙是基本的顺序,其它顺序也离不开它。
B.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也可以结合说明、描写、议论和抒情。
C.消息、通讯是新闻体裁,它们不同于记叙文,不能够运用描写、议论或抒情。
D.新闻体裁的文章最基本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并且还要求有一定的时效性。
7.在下面横线上写上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文字构成排比句。(2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显示出巍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你家的门口被自行车堵得难以通行,请你写一句委婉得体的告示,以达到最佳的劝诫效果。(2分)
告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修饰语,使语意更生动具体。(2分)
________小青年拉着__________三轮车在_______大街上________跑着。
10.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⑴《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______,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
⑵__________享有“诗圣”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
11.按原文填空:(10分)(选做5个,多做多给分,最多给3分)
⑴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3分)
(一)(10分)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驾车的人)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其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之:____________________⑵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故:____________________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的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妻请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子荐以为大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领悟到什么样的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①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个不平常的人。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②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16.抓住选文所具有的记叙要素填写在下列横线上,归纳选文内容:(2分)
一个________(人物)在书店里同鲁迅因_____________(事件)相遇。
17.第①处加浪线的人物外貌描写,作者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瘦;长、直立;打眼、浓的特点,描绘出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貌特点。(2分)
18.“竹枝似的手指”的比喻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第②处人物描写比第一处人物描写多了衣着描写,鲁迅身着长衫表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熏黑的烟嘴又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结合两段人物外貌描写和选段记叙的对话、事件,你觉得鲁迅给阿累的“一面”印象是:外貌_______________;待人态度:____________;为人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结合选段意思品味阿累的内心感受,用你的理解解读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师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分)
摆渡老人
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位摆渡老人。
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时,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到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那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不起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充满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人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再后来,两河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己忆中。
真想见见摆渡老人。
22.老人为什么要摆渡吃苦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曲线在第3段中画出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什么“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这里的“哄笑”反映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5分)
26.应用文(5分)
根据下面一则材料,以“光明中学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则通知。
今年10月30日,光明中学学生会主席在各班文娱委员座谈会上总结说:“大家的意见都很好。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确实太单调了。大家提出成立文学社、合唱团、足球队、书法组,这个建议很好,可以先搞这四样。相信这些文体活动组织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发展同学们的特长。当然,申请参加要有一定的条件,我觉得一是要有某方面的特长和爱好,二是要能按时参加活动。另外,也要有一个书面申请的手续,直接交学生会。这事还不急于发通知,还要请示学校领导批准,聘请指导老师,我们学生会干部也要分一下工。”
10月31日得到批准,一切准备就绪,次日发出通知。3日内报名,各组织于11月6日正式成立。
要求:⑴符合通知格式。⑵通知正文(含标点)不得超过120字。
27.作文(30分)
以“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提示:可记述与钱有关的人和事,可讲述与钱有关的故事,可介绍与钱有关的知识,可谈论与钱有关的问题,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寓言、故事,等等。
附 加 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答题。
忆 读 书
冰 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水、山、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倒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
⑴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决定咬了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响石中学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
语 文 试 题
答 题 卷
一、积累运用(32分)
1._____2._____3._____4.____5._____6._____
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分)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10.(4分)⑴______ 《__________》
⑵__________ “___________”
11.(10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3分)
(一)(10分)
12.(4分)⑴之:_________________⑵其: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故:____________________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16.(2分)________ ____________
1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8.(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1.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分)
2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5分)
26.应用文(5分)
27.作文(30分)
附 加 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答题。
1.(2分)
2.(2分)
3.(4分)⑴
⑵
4.(2分)
5.(6分)
6.(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