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中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2005-12-4
出卷人: 审核人: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2分)
九寨沟是一个佳景荟cuì① 、神奇莫测的kuàng② 世胜地;是一个不见xiān③ 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只是由于人的到来,它变得喧huá④ 和杂乱了。
① ② ③ ④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2分)
英雄辈出 扬长而去 面面具到 空前绝后 变本加利
书写潦草 默守成规 义不容辞 咄咄逼人 直接了当
3、默写。(6分)
(1) ?齐鲁青未了。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3)最爱湖东行不足,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
(5)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 __,_____,______。
(6)坐潭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两句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文。(多写一句加一分)(2分)
5.下面句子中宜用的标点符号是( ) (1分)
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A., B.! C.; D.。
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李华因违纪受到老师批评,在班里他成了过街老鼠。
B.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C.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D.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凄凄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想起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B.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C.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D.二十一世纪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8.1984年著名画家陈逸飞在周庄画了一幅《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的画廊中展出,这幅画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这幅画被哈默用重金买下,并送给邓小平同志。这样才使周庄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地区。
请你选择你学校里的一个有特色的景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也对你的学校充满向往,对你充满羡慕。(150字左右)(5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文后的问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亻台 然不动,亻叔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已,曰奉壹。
1.解释下列粗体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以其境过清 (4)不可久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段文字写了什么?作者既是写石潭,为什么要写水声、水色?2分
4、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2分)
5.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3分)
(二)(18分)
鼻头岩岸好风光
游 客
人人都说野柳海蚀茸岩动人,而我觉得,比起鼻头的绛岩雪浪,野柳犹逊几分。
鼻头,位于台北县的东北角,属瑞芳镇,是一个滨海的小渔村。有一条突兀的长岬和一个个美丽的小渔港。在台北县三貂角至淡水的八十公里海岸中,有一种独特的风韵。
我第一次去鼻头,是一个酷热的仲夏。
首先我们搭宜兰线的慢车到贡寮,然后抢上一辆铁牛,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约莫颠簸了几个小时,经过澳底即到和美。
由和美下车之后,我们以两个半小时,沿海扑向鼻头国校,这所国校非常“迷你”,只有三、四间教室,但建立在茵绿的短草山坡上,衬以苍海碧空,冉冉白云,习习海风,这一路上奔波的汗水和疲劳,在瞬息间就消蚀一空。
纵目远眺,海上渔船飘浮,晴空海鸥翱翔,此时此地,你会感觉到,“我是个快乐逍遥的人”。
事实上,鼻头角的景色绝不止这一点。另一个使人难忘的,是洁白的鼻头灯塔和土黄色缀着浅草的鼻头岩峰。在晴空如洗、万里无云的苍穹之下,它们显得那么雄伟、壮观,仿佛是两位擎天巨人。
如果你不怕山坡的起落,能由国校、灯塔,降到东北角上的鼻头海岬尖端,深入到海的“心脏”,便可以看到那一片盘绕赤褐色虬纹的岩岸。如果再吹起三级风,浪花朵朵,便恰似东坡居士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写照了。
我游罢这些地方,转到鼻头渔港,已近黄昏时分。暮色中,天空的颜色在变,海水的颜色在变,连我的人也都变成了五光十色综艺电影里的角色了。
那一天风平浪静,渔船载着我们,沿着海岸驶向濂洞,在万道晚霞中,卧看这一段岩岸,反而挑起我无限惆怅;鼻头虽好,惜我不能久驻。
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释义。(4分)
(1)野柳犹逊几分 ( )__________________
(2)突兀的长岬 ( )__________________
(3)苍穹之下 ( )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久驻 ( )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这一路上奔波的汗水和疲劳”在瞬间就会“消蚀一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鼻头岩岸的“独特风韵”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深入到海的‘心脏’”句中的“心脏”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画线句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既然是写鼻头岩岸的风光,那为什么在开头时要提“野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都 江 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风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种老资格等待人们去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10个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加粗的“当然”一词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长城也非常伟大”,“伟大”在什么地方?(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对长城和都江堰进行比较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第五段的内容对长城和都江堰的文明特点分别进行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余秋雨的文章往往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本文在哪些语句上有所体现?用波浪线画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读过李白、杜甫、陆游的哪些“川行华章”,请列举两到三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大千世界,变幻莫测,在我们经意和不经意之间,有许多新鲜的事物不断出现,也有不少的东西逐渐消失,比如明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山川,茂密的森林,沼泽湿地,以至古老的文化,宝贵的遗产……当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失去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惋惜、痛心、追悔莫及……请以“失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其他要求: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萃 旷 纤 哗
2.俱 厉 墨 截
3、略
4.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5、c 6、A 7、D
二、(一)1.(1)大约 (2)像北斗星那样 (3)因为 (4)停留
2.(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晃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与游人逗乐。
3、第一段文字是交代了小石潭的方位和发现它的缘由,描绘了潭的概貌。作者写水声清脆,水色清洌,是从侧面来烘托,突出这是个“石”潭,不是个“泥”潭或其他的。
4、因为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 ,为岩”,所以水与各种形状的石头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5、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
(二)1.(1)xùn 不及,差
(2)wù 高耸特出
(3)qióng 高起成拱形的,隆起
(4)zhù 停留
2.被迷人的景色所陶醉,所感染,所以忘记了辛苦和疲劳,当然是“消蚀一空”了。
3.表现在:①沿途风光②鼻头灯塔③鼻头岩峰④鼻头的绛岩雪浪
4.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鼻头绛岩雪浪的雄伟的气势,产生了更大的感染力。
5.比喻句“在晴空如洗……两位擎天巨人”,突出了鼻头灯塔和鼻头岩峰的雄伟、壮观、高大。
6.大海的中央,(大海的深处)特指作用。
7.说明了暮色中鼻头渔港的多姿多彩,五光十色,从侧面写出渔港的变幻莫测的美。
8.提“野柳”是为了突出鼻头绛岩雪浪的美不胜收,这里用了类比的方法。
(三)1.点明主旨,总领下文。
2.“当然”是合于情理,没有疑问的意思。它肯定了长城的伟大,以此衬托都江堰的“了不起”。
3.“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4.修建时间、社会功用、文明特点
5.长城:突兀在外,讲究排场,缺乏活力。都江堰:浸润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
6.“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风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7.李白《蜀道难》《渡荆门送别》《早发白帝城》;杜甫《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