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语文

2014-5-11 0:11:02 下载本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2005.5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取   纳  负游学  岌可危  

B. 角   旎  轻畸重  角之势

C. 日   云  断尾蜥  疆防守  

D. 盘   城  流水潺  名淑女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莫衷一是   计日成功  纷繁芜杂  钉是钉,卯是卯

  B. 仗义执言   闲情逸致  火中取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 正经危坐   卷佚浩繁  文恬武嬉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 流连忘返   顶礼莫拜  披抄拣金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3. 依次填入空格中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候选人的条件上次已向大家征求过意见。这次开会,主持人_______向大家宣读了人选名单。

  ②产品销售额一落千丈,形势的________迫使他当机立断,停止生产。

  ③近日,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公安局民警马忠年勇斗歹徒、血染警服的感人事迹在后稷故里广为______________。

  A. 径自   巨变    传颂        B. 径直   剧变    传诵

  C. 径直   剧变  传颂          D. 径自   巨变    传诵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嘻嘻哈哈的,但为人很讲原则,只要是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哪怕只一点点,他也会老羞成怒,打抱不平。

  B. 2004年秋冬,一些省市陆续宣布:从2005年开始免征农业税。农民世世代代纳粮交税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C. 一些不法人员,惟利是图,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坑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时候了。

  D. 全市该有多少事要处理,那么多的事必然有个主次轻重,岂可一视同仁,混为一谈!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古老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基地,悠长的岁月,教会了勤劳的松江人怎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B. 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C.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 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主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苏轼《论范增》)

  世谓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夷考平生,盖出战国从横之余,见利而不知义者也。始劝项氏立怀王,及羽夺王之地,迁王于郴,已而弑之,增不能引君臣大谊,争之以死。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沛公既先定关中,则当如约,增乃劝羽杀之,又徙之蜀汉。羽之伐赵,杀上将宋义,增为末将,坐而视之。坑秦降卒,杀案降王,烧秦宫室,增皆亲见之,未尝闻一言也。至于荥阳之役,身遭反间,然后发怒而去。呜呼,疏矣哉!东坡公论此事伟甚;犹未尽也。

(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②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杀之。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夺其权     稍:逐渐          B. 人臣之也    分:职责

  C. 羽既杀卿子冠军   矫:假托        D. 独其不早耳     恨:痛恨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增)疽发背死             B. (项梁)中道而弑之

  C. (义帝)而擢以为上将           D. (范增)盖出战国从横之余

 9.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增亦人杰”的一组是

  ①增之去善矣  ②劝羽杀沛公  ③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④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

  ⑤增,高帝之所畏也     ⑥而欲依羽以成功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⑥      D. ③④⑤

 1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认为范增离开项羽是明智之举,只是时机过晚,应在项羽杀上将宋义之时就离他而去。

  B. 苏轼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于前,陈平施计在后,反间计之所以成功,不在陈平之智,而在项羽之疑。

  C. 在义帝被杀这个问题上,苏轼与洪迈的见解不同,苏轼认为责任不在他,洪迈则认为范增难辞其咎。

  D. 洪迈认为范增不是人杰,而是一个重利轻义的浅薄之人,他从根本上否定了苏轼在《范增论》中的观点。

第II卷(共120分)

三、(18分)

 11.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1>令以为贤,举为孝廉。<2>

《后汉书·袁安传》

译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读下面的唐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芜城,即扬州,为著名的游乐之地。

②日角,额骨中央隆起,形状如日,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这里指唐太祖李渊。

A. 首联以长安帝宫烟锁云封,隋炀帝恨不得以芜城为帝都的景象,暗示他不理国事,荒废朝政。

B. 颔联讲若非皇权落于李渊之手,龙舟恐怕要游遍天涯海角,讽刺隋炀帝荒淫享乐的无尽欲求。

C. 颈联写隋炀帝当年游乐的山上满目腐草,再无萤火,隋堤垂柳,只有暮鸦,点染眼前的衰败。

D. 尾联假设隋炀帝在黄泉遇见陈后主,也要一同观赏《王树后庭花》的歌舞,讥讽他至死不悟。

 13. 李商隐的《隋宫》句句用典,涉及众多史实,是咏史诗的名作。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写得简洁明了。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简要谈谈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

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3)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让人产生了它们好像很聪明的感觉,它们似乎能思考,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合理计划。难道植物真的有思想?植物是自主思考,还是受机械指令控制,这是科学家一直争论的问题。也有科学家认为,植物的复杂行为只不过是机械式的指令,更多的是来自遗传。

  科学家发现,芥草是一种只能存活六周的普通植物,如果其根尖上的平衡石,一种用来与其它植物进行沟通的淀粉状“大脑”被切断后,它就无法存活。而且这种颜色淡淡的寄生小植物似乎能感知周围朋友、敌人或食物的存在,并且迅速做出相应决定。一种生活在美国西北部沙漠地区的植物盾叶鬼臼能根据对天气特征的估计,计划未来两年的生长状况。由于这些很有价值的发现,即使那些对“植物智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下至最简单的木兰、蕨类,整个植物群都对大森林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能够审慎地考虑生存环境,预测未来,征服领地和敌人;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有未卜先知的神力。从园丁到哲学家,很多人都从植物那里得到极具价值的启示。

  植物“大脑”的主题在植物学已经成为争论焦点,有关植物如何“研究它们所处的环境并做出反应的一些非同寻常的新发现,为这个争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植物智能学者特莱瓦斯说:“人们对待智力的态度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人们对智力的概念正从狭隘观点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植物当然不会谈恋爱、烤面包或吟诵优美的诗句,那么仅仅通过对环境做出的简单反应,就能断定植物具有活跃的、有意识的推理能力吗?

  但达尔文就曾写过有关根尖“大脑”的文章,诺贝尔奖得主麦克托克也称植物细胞具有思想性。植物不仅能彼此间交流,通过编制气体蒸发密码与昆虫交流,还能通过“细胞计算方法”完成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计算,植物似乎还能像易怒的老板一样,把芝麻大的一点小事牢记在心。

  科学家致力于探讨如何证明植物也有智力,而不只是养在花盆里的简单生物。对生物学家而言。知道植物可以对其它物种提出挑战并施加影响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证明植物具有基本智力。如果智力指的是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植物绝对具有智力。对于“植物智力”,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从同一个母体植物上切下来的两个切片或从同一个母体植物上克隆的两株小植物,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培育,它们也会表现各异。

 15. 下列对“植物智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植物很聪明,能思考问题并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合理的计划

  B. 植物能感知周围情况的差异或食物的存在,并迅速做出相应决定

  C. 植物能审慎地思考和预测,有时让人觉得有未卜先知的神奇力量

  D. 整个植物群,包括最简单的植物,都对大森林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16. 对“人们对智力的概念正从狭隘观点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对待智力的认识,发生了实质性转变,突破了狭隘观点

  B. 人们认识到不只人类才拥有智力,其它生命体同样拥有智力

  C. 人们认识到植物可能也有智力,从而使智力的概念得到解放

  D. 人们对植物智力的研究和认知,是解放智力束缚取得的成果

 17. 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芥草能存活,全靠根尖上的平衡石,一旦平衡石被切断,它就无法存活

  B. 盾叶鬼臼能估计天气,计划未来的生长状况,是在沙漠存活的重要原因

  C. 达尔文和麦克托克都认为植物具有思想性,可见“植物智力”可能存在

  D. 如果对“智力”概念做出某种合理的限定,那么可以肯定植物具有智力

 18. 文中介绍的科学家对“植物智力”的认识有哪几类?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荷塘风起

  二十年前,还在建国中学背书包的时候,一日至少一次,总得在植物园里吹吐着少年的意气。而后,便是长期的阔别。一直到年前,还是事务把我带回去。一切都变了,似乎只有荷塘未变。

  在一个下午,工作之后,我执意往荷塘走去。二十年渐增的体重已使步伐沉重了,少年的意兴也不多存了,然则激奋的心情依旧。我走向荷塘间的长堤。面对这一塘荷叶荷花,扑面的芬芳,什么生命能不振奋!什么意兴能不飞扬!我在长堤中间停步,尽量把脚尖逼近水塘,弯屈膝盖,压低视线,向荷叶间望去。但见一层一层的荷叶,像叠居的都市人生,只是这里一切宁静,一切翠绿,一切婉顺着自然。

  凝神之际,突然一阵强风从对面吹来,千百张荷叶的一侧,被卷起,竖起,形成直角,阳光便射在翻起的叶底,使得那竖起的一半,顿时转成昏亮的紫黄,低压的一半在阴暗中,则转为深黛。千百张荷叶,霎时皆成深黛托着紫黄。紫黄耀眼,碧黛深沉。风,太阳与视觉如此的偶合,闪耀出荷叶多彩而豪迈的一面。观荷人的意识几乎跃出了胸腔,跃入那一片紫黄碧黛。瞬间风过,荷叶恢复了举天而立的姿态;紫黄碧黛同时消失。我站在堤边,穿着皮鞋的脚未敢涉入塘水,公事包依旧沉重拉着我的肩膀。然而,我感谢那刹那的一刻,当阳光,荷叶,清风与人,有那瞬间的多彩的神会。

  走过长堤,到塘边的尖顶亭去看荷塘吧。我注意到靠着塘边的水面是暴露的,覆盖的荷叶不见了,只留下根根尖端结疤的荷秆。是什么人还是兽,伸出了手或爪,摘采了一片片的清香圆绿,偷偷带回厨房,鸮笑地铺入蒸笼,油腻地端上餐桌?是人还是兽,忍心摧残了这片片清香圆绿!人,总是离他远一些好。于是,从手臂甚至长钩及不着的地方开始,荷叶的活力像浪潮般向湖心推展开去,宽大慷慨的荷叶,亲密并肩的荷叶,把塘水覆盖得失却踪影,叠起了自己碧绿城池。

  二十年前,塘的对岸是一栋日式的木头建筑,颜色古黑,并不耀眼,因此荷塘的风光,未曾遭受掩盖。如今却不同了。木质的建筑物已为钢筋水泥的“历史博物馆”所取代,庄严有余,雄伟有余,却把荷塘给镇压住了。最可怜的是,靠近博物馆一边的水面,竟有十来尺的宽度不长一片荷叶,定是工程中,大量水泥滑入塘中,把莲藕给封杀了。

  我走到荷塘的西侧去,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那千万片荷叶的气息,满溢过来,飘入我的鼻孔。我把公事包留置身侧,把六时半的应酬暂时忘掉,呆呆坐在塘边,看着荷叶荷花。让生活的齿轮暂且在这里停刹。

  然而,植物园四周的车声,越来越像雷鸣。由远而近。五时半下班的车辆奔驰而过,噪音碾压着花叶。偶然的喇叭,像刺刀穿过树林,插入了宁谧的心地。我抬头望过树杪与树隙,但见高耸的建筑,四下里围攻着植物园。有的公寓甚至厨房的排气孔对着绿树的顶尖。巍

峨的林务局的的建筑,在花草树木与钢筋水泥之间作了不忠于自我的抉择。

  我但愿植物园能挣扎下去,但愿那荷塘能挣扎下去。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后依然长青。因为,那临风旋摇的荷花荷叶,是生长在荷塘里,也生长在爱荷人的心田上。

 19.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二十年后再次面对一塘荷叶荷花,扑面的芬芳,作者重新找到了年少时的豪情壮志。

  B.作者描绘风过荷塘,将有形有色的荷叶与无形无色的风融于一体,有清丽跃动之美。

  C. 作者笔下的荷叶,紫黄碧黛,绚丽奇异,既有浓艳的色彩,也隐含着对光线的描写。

  D. 塘边的荷叶被人和兽折损摧残,只留下根根尖端结疤的荷秆,作者十分痛惜和愤慨。

  E. 高耸的建筑四下里围攻植物园,使荷塘面积不断减小,作者满怀忧虑的为荷塘祈祷。

答:(  )(  )

 20. 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感谢那刹那的一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作者在文章中两次提到“公事包”,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有人说,作者笔下的荷塘,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的“第二自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12分)

 23. 以下边给出的文字为开头,续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都不少于60字。(4分)

光   心中    拥有

(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这样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补全句子,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话。(4分)

有人曾用这样形象的语言论述光阴易逝: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伫立观望的时候,日子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是一次不能返回的长旅。留住时光,是生命无奈的愿望,当生命停止成长,有限的生命就消逝了。

 25.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

人类的历史已不再是乱七八糟的一些统统应当被这时已经成熟了的哲学理性的法庭所唾弃并最好尽快被人遗忘的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 作文。(60分)

一次著名企业家报告会上,有一位年轻人向做讲演的企业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您过去走过什么弯路没有?能不能给我们年轻人指示一条成功捷径,让我们少走弯路呢?”没想到这位企业家干脆利落的答道:“我不承认自己走过什么弯路,我只知道自己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成功从来就没有说要拥有它走一条直线就可以了,成功就像山顶一样,哪里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呢?”

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C(统读yì  A汲、笈、岌jí,吸xī B犄、畸jī 旖yǐ  掎jǐ

   D桓 huán 垣、湲yuán    媛yuàn)

 2.  B(A计日程功   铆是铆  C正襟危坐   卷帙浩繁 D顶礼膜拜   一张一弛)

 3. C(径直,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巨变,巨大的变化,褒义:剧变,剧烈的变化,多指反方向的变化 传颂,传布颂扬,多用于事迹;传诵,传布称道,多用于名声)

 4. B(A老羞成怒,贬义词。C迫不及待用于人的行为,此处应为“刻不容缓”。D应为“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用以说对待人或动物)

 5. D (A. 从……到……,表示一个跨度,一个过程,前后应是同类事物,如“从南到北”(空间)“从早到晚”(时间)“从播种到收割”(动作行为)。本句却是从“生产方式”到“产品基地”,前后关联不到一起。B. 缺少宾语,应在“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后加上“的情况”。c. “贻笑大方”是让内行人笑话之意,重复。)

二、(15分,每小题3分)

 6. D遗憾

 7. D之:均取独(以:介,“在”;介,“因为”。于:“在”;“从”。而:表修饰关系;表因果关系“因而”)

 8. B应是项羽

 9. B

 10. D洪迈并未从根本上否定苏轼在《范增论》中的观点,而是认为苏轼对范增离开项羽这件事的论述虽然很深刻,但是还不够充分。

  参考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的君主呢?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虽然如此,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苏轼《范增论》)

  世人认为范增是人中豪杰,我认为这不对。考察他的生平(注:夷,助调。《孟子·尽心下》:“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即此),大概可说是战国时纵横家的余脉,只见利益而不知维护正义。当初劝项氏拥立怀王,及至项羽夺取怀王的领地,把怀王迁至郴地,不久又杀死他,范增不能凭君臣大义,以死相争。楚怀王与众将约定;先进入关中的以此地为王。既然沛公先平定关中;就应当按照约定办事;范增却劝项羽杀死他,分封时又把他迁徙到蜀、汉之地。项羽伐赵,杀死上将军宋义,范增身为末将,却坐视不管。项羽坑杀秦的降卒,杀死已投降的秦王子婴,烧毁秦的宫室,范增都亲眼看见了。不曾听说他有一句反对的话。终至荥阳大战之时,自己遭到反间之计,这以后才发怒离去。唉,错误啊!东坡公评论此事很是正确;只是还没有说尽啊。            (洪迈《容斋随笔·范增非人杰》)

  当时下大雪,地上积压有一丈多厚。洛阳县令亲自出去察看,见每家每户都扫雪出门,有的去讨要食物。到袁安家门,却没有走出来的路,认为袁安已经死了,就让别人扫雪。进门,见袁安直挺挺地躺着。就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袁安回答说:“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

(《后汉书·袁安传》)

三、(18分)

 11. (5分)

  ①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3分。关键字:“雪”,名词用如动词:“比”,挨着,都;“干”,求。各1分。语句不通畅酌减)

  ②洛阳分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2分。前分句应为“令以之为贤”,后分句“举之为孝廉”,都省略了“之”。译对一处1分。语句不通酌减)

  提示:要弄清的几个词“雪”字,名词用作动词,下雪;“;以为”:古今异义,此处的意义是“以之为”。“举:”推荐。

 12. D(与诗的主旨不合。3分)

 13. 这首怀古诗对比“隋宫”之地今昔的巨大反差,抒发了骄奢淫逸终遭覆亡的历史感喟。李商隐的《隋宫》虽句句用典,却并未一一铺排;诗人立意深刻,也没有刻意论说。诗歌的典故和理念,都依托景物景象描写来表达。读者可以在寻思求索中获得丰富深远的审美享受。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描绘现时景象,但经过巧妙的暗示,引发读者的联想。诗中实象与诗外虚象形成鲜明对照。读者可以在拓展联想中获得丰富深远的审美享受。(5分)

 14. (1)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每对两句1分,共2分)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轻胜马”与“一蓑烟雨任平生”各1分,共2分)

(3)揭竿为旗,赢粮而景从(两句全对给1分)

四、(12分,每题3分)

 15. C(符合第三段对应文句“植物能够审慎地考虑生存环境,预测未来,征服领地和敌人,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有未卜先知的神力”的意思。A. 不符合文意,第一段相应文句说的是“好像很聪明的感觉”“似乎能思考”。B. 不符合文意,第二段对应文句只是就“芥草”而言,而且说的是“似乎能感知”。D. 不符合文意,第二段对应文句的“了如指掌”带引号,是比喻的说法。)

 16. B(这里谈的“人们对智力的概念”,是就植物是否有“大脑”而言的,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智力”概念本身,而是“智力”具有者的范围。A、C都理解为“智力”概念本身,D. 理解为“对植物智力的研究和认知”,也不正确)

 17. D(文中说“如果智力指的是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植物绝对具有智力”,可推断出“如果对“智力”概念做出某种合理的限定,那么可以肯定植物具有智力”。A. 不符合文意,文章说“如果其根尖上的平衡石,被切断后,它就无法存活”并不意味着“芥草能存活,全靠根尖上的平衡石”。B不符合文意,文章说“沙漠地区的植物盾叶鬼臼能根据对天气特征的估计,计划未来两年的生长状况。并不意味着“盾叶鬼臼能估计天气,计划未来的生长状况,是在沙漠存活的重要原因” C. 不符合文意,文中说达尔文写过有关根尖“大脑”的文章,麦克托克也只是说植物“细胞”具有思想性,说“达尔文和麦克托克都认为植物具有思想性”没根据)

 18. 科学家对“植物智力”的认识有两类。一种认为植物有“智力”,能自主思考:(1分)另一种认为所谓“植物智力”,只不过是机械式的指令,(1分)更多的是来自遗传。(1分)

五、(18分)

 19. B、C(4分,每对一个给2分,多选不得分)

 20. 因为作者在风吹过荷塘的那一刻,与阳光、荷叶、清风融为一体,[①风吹过荷塘,②与阳光、荷叶、清风融为一体,③得到了美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3分。每一点1分)

 21. “公事包”是现实生活的象征,文中两次提到“公事包”,意在表明现实生活的沉重令作者难以摆脱、十分厌倦,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现实的污浊沉重,向往高洁、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①现实生活的象征,②现实生活的沉重令作者难以摆脱、十分厌倦,③渴望摆脱现实的污浊沉重,向往高洁、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5分。①1分,②③各2分。以死对即可给分,语句不通畅酌减)

 22. 发散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总体说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篇散文寓情于景,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熔为一炉,创造出一种人化的艺术境界。例如:第(4)段中“荷叶的活力像浪潮般向湖心推展开去,宽大慷慨的荷叶,亲密并肩的荷叶,把塘水覆盖得失却踪影,叠起了自己碧绿城地。”作者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本来没有感情的荷叶刻画成自由自在、充满生机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的追求。(6分。作出判断并言之成理,则判断——无论同意与否——2分;举例恰当2分;恰当分析2分。语句不通畅酌减)

六、(1分)

 23. 即使你处在寒冷的冬天,只要你心中拥有光,你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即使你被逆境所困,只要你心中拥有有光,头顶的乌云总会被它所穿透;即使你被挫折和失败一次次打翻,只要你心中拥有光,你同样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把苦涩的微笑留给昨日,用不屈的毅力和信念赢得未来。(用了所给的三个词语,围绕“希望”话题展开,给1分;字数在60以上,语言通顺给1分。共2分)

  因为只有你心中拥有光;任何外来的不利因素都扑不灭你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熄灭了心中那片有如火山般沉寂的光。心中拥有光,那是信念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用了所给的三个词语,围绕“信念”展开,给1分;字数在60以上,语言通顺给1分。共2分)

 24.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伸手遮挽的时候,日子又从抬起的手边过去。(每句1分,要符合仿写要求)

 25. 人类的历史已不再是乱七八糟的一些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统统应当被这时已经成熟了的哲学理性的法庭所唾弃。这些暴力行为最好尽快被人遗忘。(每个句子1分,语意通顺、连贯1分,共4分)

 26.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