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政治月考试卷

2014-5-11 0:25:47 下载本试卷

出卷老师:眭伟敏

                               审卷老师:宗超英

初三年级政治月考试卷   试卷页数:共6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全卷满分为100分。本试卷分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卷首,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将所选选项的序号

填到第Ⅱ卷的答题表内。(每题1.5分)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到新石器时代产生了畜牧业和农业,

到原始社会末期又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据此回答第1~2题:

  1.商品生产是  

  A.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

   C.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       D.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

  2.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原始社会  

  A.生产关系的变革发展       B.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发展

  C.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D.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发展

3.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段讲话中体现着这样的道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当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C.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进行。正是在共同进行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以各种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人类社会。据此回答第4~5题:

  4.人类的生产劳动  

   ①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  ②以能够制造工具为主要特征 

③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上述材料表明  

A.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C.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

D.生产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公元前,部落联盟首领禹传位给儿子启,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据此回答第6~7题:

  6.奴隶制国家在本质上是  

  A.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B.奴隶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器

  C.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从原来的氏族机构发展而来的

  7.夏朝的建立,表明当时的中国已  

①进入了阶级社会      ②发展到了奴隶社会

③开始出现奴隶制生产关系 ④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地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也日益繁荣起来。据此回答第8~9题:

  8.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A.冶铁技术的显著提高  B.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C.文字的出现       D.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9.奴隶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表明  

   ①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④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土地。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据此回答第10~12题:  

  10.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  

  ①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②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③农民没有人身自由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1.这段话揭示了  

①封建制国家的本质       ②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

③封建剥削制度的主要内容    ④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2.封建制度生产关系之所以能产生和确立起来,是因为  

  A.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瓦解

  C.它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  D.它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我国从秦朝末期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曾经发生了数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据此回答第13~14题:

 13.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农民战争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农民群众没有人身自由

    C.封建制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4.这些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主要是因为  

A、农民的斗争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B.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

C.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D.农民的斗争已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

1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语主要强调   的重要性。

A.劳动者  B.劳动技能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私有制的产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据此回答16—17题·

16.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的产生  B.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商品交换的发展

17.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发展成为私有财产。

A、生产工具    B.社会用品   C.房屋    D.土地

18.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①引起了贫富分化       ②促进了原始社会的逐步瓦解

  ③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基础。  ④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地主阶级利用封建迷信、封建道德,宣扬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宗族观念,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统治。据此回答19一20题。

19.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C.庞大的国家机器 D.深厚的文化传统

20.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统治的目的是

A.提高劳动人民的道德水平  B.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

  C.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D.维护封建剥削制度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能够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劳动,能够在劳动中进行分工协作。因此,奴隶制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据此回答21~22题。

  21.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农业、手工业和商品交换得到很大发展

  B.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和商业

 C.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D.出现了文字和脑体劳动分工

22.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说明

A.  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B.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

  C.当时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D.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15世纪中叶,我国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的丝织业、冶铁业、棉布染纺业中出现了许多手工工场。明代万历年间,在苏州丝织业中,有的手工工场已拥有20~40台织机,雇佣机工几十人,当时全城有机工数千人。据此回答26~27题。

23.我国明代中后期是处于

A.封建社会中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后期  D.资本主义初期

  24.题干材料表明,我国这些地区和城市

①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②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已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④商品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

  A.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5. 下列属于生产力方面的是

①石器的制作 ②摩擦生火 ③共同劳动 ④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⑤交换的出现 ⑥脑体分工的出现 ⑦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⑧牛耕的普遍推广 ⑨榨取地租⑩手工作坊规模扩大

A.①②③⑤⑦⑨  B.①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④⑥⑧⑩  D.①②③⑥⑧⑩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简答题(共35分)

29.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关系如何?(6分)

30.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国家是怎样产生的?(7分)

3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怎样的?在这样的所有制基础上产生了怎样的阶级矛盾?(8分)

32.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力贫弱。为了富国强兵,秦孝公先后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使秦国逐渐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1)这场改革在历史成为什么变法?(2分)

 (2)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这场变革能使秦国由若弱变强?(5分)

33.《水浒传》中有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1)“农夫”和“公子王孙”分别代表哪两个阶级?(2分)

  (2)造成不同心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5分)

三、辨析题(共5分)

34.农民起义不过是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没有任何积极意义。(5分)

四、分析说明题(共18分)

35. 材料一:古书上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赠送、转让,也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
 材料三: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紧张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四:在奴隶社会,奴隶们终日辛劳,却食不果腹;而奴隶主则过着挥霍无度、奢侈豪华的生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6分)

(2)上述四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36.解放前,农民马红宝租种地主黄国兴5亩茅草田。每年交250斤粮食作为地租。马红宝经过辛勤劳动,使茅草田变成了良田。黄国兴便把地租增加了1倍。为了活命,然而,当年不幸遇上水灾,5亩田总共才收了150斤粮食。马红宝交不出粮食,黄国兴要他把500斤粮食作为借粮,来年加息还1000斤。没过几年,500斤粮食已变成了8000斤。马红宝交不出这8000斤粮食,黄国兴就串通衙门,把他抓进监牢,被活活折磨死了。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黄国兴对马红宝的剥削主要使用了哪几种剥削方式?(4分)
 

(2)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为什么能够残酷剥削农民?(3分)

(3)马红宝一家的悲惨命运说明了什么?(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D

A

A

A

B

B

C

A

C

D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A

A

D

C

D

C

A

D

29、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2’)

30、在阶级社会,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3’)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

31、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1’),并完全占有奴隶(1’)

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1’)农民没有或只有很少土地(1’)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2’)

32、商鞅变法(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2’)变法后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3’)

33、农民阶级(1’)地主阶级(1’)

封建土地所有制(3’)封建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忍受地主的剥削。(2’)

34、错。(1’)

农民由于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不可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2’)农民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2’)

35、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这一特点。(1’)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1’) 材料三反映了这一特点。(1’)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1’)材料四反映了这一特点。(1’) 

②这四则材料共同说明奴隶制是一种最野蛮的剥削制度。(2’)

36  ①强迫马红宝缴纳地租,属于榨取地租;(2’)把500斤粮食作为借粮,并加息翻滚变成8000斤,属于放高利贷。(2’)
 (2)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农民为了进行生产,维持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遭受地主的剥削。(3’)
 (3)马红宝一家的悲惨遭遇说明了封建社会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2’)农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也说明了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压迫农民的工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