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OQ为经线,据此回答1—3题。
|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一年最冷的季节
2.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
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图1
C.P、O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 D.P、Q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3.若图中虚线为等温线,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O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B.O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平地
C.O地可能为夏季的内陆,P、L位于沿海 D.O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
研究列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车厢内的情况,工程设计人员获得相关数据,是列车达到安全舒适要求的先决条件。目前,设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气候风洞是世界最大的铁路气候风洞。它可以模拟从零下50℃至零上60℃,风速高达每小时300公里的气候条件。据此并结合图2、图3完成4-6题:
|
|
4.在维也纳气候风洞模拟印度孟买的气温变化,应参照图3中的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5.图3中各曲线序号视为所代表的气候分布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 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读图2,若在一月期间由维也纳到P地旅游
A.可能遇到飓风天气 B.在Q地看到喀斯特地貌
C.正值P地盛行东北风 D.可在Q地见到冰蚀湖泊群
图4为陕西宝鸡(340N,1070E)到四川巴中(320N,1070E)一线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7~9题。
图4
7.判断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宝鸡到巴中实际剖面图最接近的一幅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8.若下图为上题谷地中某一天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域内植被覆盖良好的一条流量曲线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9.该谷地中的典型植被为
A.热带季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变“油”技术.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此完成10~12题。
10.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
11.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国的“煤”变“油”项目应布局于:
A.山西、内蒙古、陕西 B.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C.湖南、四川、贵州 D.新疆、青海、西藏
读图5,依图中呈现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13.分布在甲、乙两地区的矿产分别是
A.石油、天然气
B.铜矿、锰矿石
C. 石油、锰结核
D.煤炭、铁矿石
14.图中城市相对集中的地区是
A.乌拉尔工业区
B.五大湖工业区
C.鲁尔工业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5.北海海域
A.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大 B.海水受污染的程度很小
C.渔业产量大 D.地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图6中图甲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图”,图乙是“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图”,读图完成16~18题:
图6
甲 乙
16.图甲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从1980年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数量
A.增加了约13亿 B.增加了约3亿
C.减少了约13亿 D.减少了约3亿
18.下列各类人口,当前机械增长率最高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B.发达国家乡村人口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D.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据此完成19~21题。
19.目前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超过50%,主要是因为
A.铁矿资源储量少 B.铁矿贫矿多,富矿少
C.铁矿产量不断减少 D.铁矿开采难度增大
20.世界市场铁矿石价格高居不下,引发我国钢材价格上涨。下列受冲击最大的部门是:
A.石油化学工业、运输业 B.汽车制造业、采矿业
C.建筑业、电子工业 D.机械制造业、造船业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北京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改善首都生态环境
B.表明未来北京的城市职能应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
C.主要是为了实现北京举办 “绿色奥运”的宗旨
D.符合世界钢铁工业区位向沿海港口转移的趋势
据报载,江苏省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治理县、乡骨干河道淤积,积极建设“人水和谐”的新农村。据此回答22——23题。
22.江苏省县、乡河道淤积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A.降水集中,雨水冲刷强烈 B.河岸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耕地广大,植被覆盖率低 D.河水流速快,河岸侵蚀强
23、河道淤积使江苏省县、乡地区
A.洪涝灾害趋频 B.海滩养殖业萎缩
C.河水自净力下降 D.地下水质下降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据图7回答24——26题。
24、①②③④四地地质成因相同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经过四地附近的铁路线组合正确是
A.①——焦柳线 B.②——南昆线 C.③——京九线 D.④——浙赣线
图7
26、关于四地旅游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A.①地较②地市场距离近 B.③地较④地环境承载量大
C.①②两地多云雾、瀑布景观 D.③④两地多溶洞、地下暗河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技术。回答27——28题。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
B.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是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转变成数值
C.GIS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现有地图数据和遥感数据
D.GIS只有与RS、GPS相结合,才能在现代经济信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28、关于GIS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能有效地动态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B.可分析各种灾害的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
C.通过人口、交通及其他商场的分布有助于大型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
D.可为城市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的应急处理提供详细的基本事实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的是
A.倡导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B.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环境
C.加大资源进口量,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D.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厂向郊区转移
30.我国提出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资源种类多、类型全、总量大 B.单位GDP资源消耗量大
C.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D.经济发展速度快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
注意事项: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二卷、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80分)
31、图8为沿60°N所作的 “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6分)
图 8
(1)、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____ _ ___。(2分)
(2)、a点的气温______(高、低)于两侧的同纬度地区,原因是____ _。(8分)
(3)、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盛行风向是_____ ____风。(4分)
(4)、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分)
32、读图9,回答:(19分)
|
(2)甲省南部有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影响,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野象出没,孔雀鸣啼,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中。你认为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该地区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4分)
图9
(3)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目前①河上正在规划建设十三级水电站,但不少人对此持反对意见。
Ⅰ.分析①河水能丰富但长期未得到开发的原因。(3分)
Ⅱ.试对①河水能开发的两种意见分别说明理由。(6分)
33、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10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10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 ,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 。(4分)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2分)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
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34、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11”,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图11
(1)西气东输的西部气源主要是塔里木盆地、________和________、四川盆地四大气田。(2分)
(2)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能源利用和环保角度考虑,主要是______。(2分)
(3)从安全供气、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分析③段弯曲的原因 。(6分)
(4)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________(填字母)的问题。(2分)
A.能源短缺 B.交通紧张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相协调 D.生态环保
(5)E港口的港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5、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16分)
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人WTO后,某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
| 东北大豆 | 美国大豆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1.6 | 0.8 |
运输(元/千克) | 0.045 | 0.04 |
出油率(%) | 17 | 20 |
加工成本(元/吨) | 10+X | X |
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1)某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东北大豆的出路”为题进行研究,应主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试简述理由。(4分)
(4)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