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2014-5-11 0:34:28 下载本试卷

惠东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科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起交上。

2.每一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改选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与地月系处于同一级别的是(  )

A.河外星系  B.北斗七星  C.水星与比邻星  D.木星及其卫星

2、据报道称:2050年1月1日,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有与地球一样的存在生命的行星A。下列关于这颗“A”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小的是:(  )

A、该行星表面应存在大气层 B、该行星的温度应能使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C、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D、该行星应有象月球一样的卫星

3、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所形成的现象是   (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气温异常升高

C.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山体发生滑坡

4、如下图,能够正确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状况的是:(  )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6、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无大气环流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7、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

A、9月17日0时30分      B、9月17日18时30分

C、9月18日18时30分      D、9月16日18时30分

8、下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下图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外依次为

60°、30°、0°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丁四地比较(  )

  A.丙地的自转线速度比甲地大

  B.这一天乙地比甲地晚见到日出

  C.这一天四地同时位于晨线上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是丁地

10.6月22日,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丙>甲    B.甲>乙>丙  

C.甲>丙>丁    D.乙>甲>丙

11、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1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B.空气的上升与下沉

C.地球自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14.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  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

15、右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16、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上下颠簸

17、在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正确排序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18、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是(  )

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  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

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

19.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B.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C.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D.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20. 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

A.图中4点气压:A>B>C>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

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

D.A、B、C、D之间没有可能形成热

力环流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必须选两项,每选对一项得1分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

21、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质量是不断耗损的

B.太阳通过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

C.太阳辐射能量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利用来发电

22、下列关于地球上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相反是“东”

B.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是“南”

C.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

D.如果沿经线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

23、正确表示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是(  )

A、春分到夏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动

B、春分到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动

C、夏至到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北向南移动

D、冬至到夏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动

24、下列关于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界线就是180度经线       

B、日界线是一条曲折的线

C、东、西十二区的分界线是日界线 

D、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新的一天从日界线的西侧开式

25、在一般情况下,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

A、自转角速度相同   B、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时刻相同

26、关于晨昏圈所在平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永远和太阳光线垂直      B、永远和经线圈垂直

C、永远和经线圈重合       D、地心永远位于晨昏线平面上

27、北京白昼达最长后十日,地球公转处于公转轨道的(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公转速度最大处  D、公转速度最小处

28、影响近地面风速大小的力是下列中的(  )

A 地转偏向力         B 摩擦力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大气分子之间的引力

29、北半球气压带中,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0.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各项要素中成正比的是(  )

A.太阳高度        B.地理纬度

C.大气厚度        D.大气透明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计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31.(20分)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此图为北半球    (节气)日太阳光照图。

(3)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经度       、纬度      

(4)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此时离天黑时间较近的是   

(5)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北京时间为       点钟。

(6)此时地球公转到    (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变   (快慢)

32.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并完成以下要求:(12分)

(1)地球公转运动时,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是        

(2)当地球公转至①位置时,太阳光直射     ,时间是      日前后,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地或      地,这两地的时间分别为       日或      日。

(3)地球公转产生了  (  )

A.昼夜交替现象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的更替            D.地轴的倾斜          

33.读“大气的保温效应模式图”回答:(15分)

(1)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

A        D       

E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   

(3)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通过     (字母)实现的,其最强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

(4)大量吸收地面辐射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   ____ 

(5)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   __                __                       

34.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_____  _界面,B是_____________界面,B界

面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______    _______

(2)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_____________      ①+②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C______   _______  D_______   ______E______   _______

D层物质状态是_____________态,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          

 

___                          ___

35、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计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其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六。测量日期:2005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º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当地的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

(2)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该地春分日日出时的地方时应为_____________。

(3)该地今后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____ 

36.绘图并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下列所列条件及有关要求,在下面圆图中绘出地球12月22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

条件:A、B点全年昼夜平分,C点正午太阳高度90º。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晨昏线、阴影表示的夜半球。

(2)图示时间,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          

(3)若黄赤交角变小,全球温带范围_______              

惠东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科试卷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文本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试室号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__-------------------------------------------------------

(二)双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计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31. (1)

(2)       

 

(3)        ,       

 

(4)             

                

(5)                

(6)            

32. (1)            

(2)                               

 

                                  

 

(3)        

33.(1)        ,              

 

(2)        

(3)        ,              

(4)        

 

(5)                             

34.(1)       ,                        

 

(2)①___________      ①+②___________    ____  ______

C______   _______  D_______   ______E______   _______

        ,                             

35. (1)        ,       

(2)        ,       

(3)                 


36. (1)

(2)                      

(3)      

惠东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科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C

D

C

B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B

A

D

A

B

A

C

(二)双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C

CD

AC

BD

AD

AD

BD

BC

BC

AD

二、综合题

31.(18分)(1)(逆时针)(2分)  (2)夏至(2分) (3)45ºW(2分) 23º26ˊN (2分) (4)A(1分) A (1分) B (1分) B (1分)(5)12(2分)23(2分) (6) 远(1分)  慢(1分)

32.(12分)( 1)23°26ˊ(1分)  66°34ˊ(1分)  

(2)北回归线(1分)  6(1分)月22(1分)日  ②(1分)④(1分)   3(1分)月21(1分)日    9(1分)月23(1分)日 

(3)BC(1分)

33. (15分) (1)太阳辐射(1分),地面辐射(1分),大气逆辐射(1分),

(2)可见光(1分)

(3)E(2分),多云(2分),晴朗(2分)

(4)二氧化碳(2分)

(5)蓝光波长短,容易被散射(3分)

34.(共13分)(1)莫霍(1分) 古登堡(1分)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1分)

(2)地壳(1分) 岩石圈(1分) 软流层(1分) 地幔(1分) 外核 (1分) 内核(1分)  液 (1分)在这里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有显著减弱(2分)

35、共10 分,每空2分。

(1)105°30′E 29°30′N  (2)东南 6时 (3)增大

36. (12分)(1)图略(每一项1分共8分)

(2)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3)增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