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8大气热力作用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缔造者

2014-5-11 0:34:44 下载本试卷

专题复习8 大气热力作用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缔造者

大气的热力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自然界中许多现象都与大气的热力作用有关,近几年广东、上海及全国文综试卷中都有所体现,题目很容易与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相结合,进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难点磁场

1.★★★★(1999年广东卷)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2.★★★★★(2000年上海)下列地区中,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  )

A.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              B.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C.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          D.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岛屿

3.★★★★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4.★★★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  )

①霜冻多出现在晚秋多云的夜晚      ②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

③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④“高处不胜寒”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有关霜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高岗地上的冻害较轻,低洼地冻害较重  ②阴雨天霜冻多

③只有寒潮入侵时,才发生霜冻      ④冬半年晴朗夜晚易出现霜冻

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6.★★★★图8—1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温度变化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     曲线(日变化或年变化)

(2)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日变化的是       ,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A、B两条曲线的夜晚,可能产生霜冻的是      曲线,原因是       

●案例探究

文本框: 图8—1[案例1](2000年广东)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

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气热力作用的理解,进而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自然现象的能力。

知识依托:气温日变化的概念;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等。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出现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方式理解不透;也可能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理解不清;也可能对题干要求没有分析清楚。

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可用因果推理的方法加以解答,由于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因此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减弱,白天气温较高;晚上由于空中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减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气温的日变化较大。由于白天天气晴朗,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从而呈现蔚蓝色,故答案应选AD。

答案:AD

[案例2]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

图8—2

(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力作用过程的理解,以及运用热力作用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依托: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及特点,区域自然地理等基础知识。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有可能对热力作用过程顺序理解不清而出现错误;也可能对热力作用的特点理解不好,不能很好地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也可能对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区域自然地理不熟悉而出现错误。

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第(1)题关键抓住热力作用的发生顺序应为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第(2)题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体相同,但地势不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层上,水汽、杂质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日较差大;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上,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日较差较小,通过审题应该是青藏高原具有的只有④⑤⑥符合,故选B。

答案:(1)C (2)B

●锦囊妙计

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用之来解释我们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地理现象,从而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复习中应给予重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解热力作用的过程。

2.严格区别热力作用的特点;反射、散射、吸收、大气逆辐射。

3.熟练掌握常见的事例。

●难点训练

1.★★★★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的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B.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3.★★★★如图8—3所示的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可能是(  )

图8—3

4.★★★★多云的夜晚气温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地面辐射强                               B.地面反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图8—4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5~7题。

图8—4

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6.★★★★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受高原地形影响

7.★★★★气温线b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小                        B.寒流影响

C.云雨较多                                 D.海陆位置影响

8.★★★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图8—5),分析回答:

(1)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是通过平流层的       和对流层的

          来进行的。

图8—5

(2)同一季节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

(3)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       

(4)自然界中温室气体返回大气中的途径有

A.动物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某些细菌的光能合成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能力。

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知识及原因,所谓“高处不胜寒”,即是越高处越冷,主要因为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很少,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因此,同一经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得到的地面长波辐射越少,故选D。

答案:D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区位、大气环流对地区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等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必须云量少,太阳高度较大。选项A、B、D中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和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岛屿,常年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故高温多雨,虽然太阳高度角大,但云量多,反射率强,光照资源并不丰富,而C选项为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区,这里地处中纬度,太阳高度角较赤道地区略小,但远离海洋,水汽少,云量少,光照资源十分丰富。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气的保温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近地面大气云量越大,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越强,保温作用越强,深秋时节,我国北方夜晚温度降温幅度大,很容易导致冻害,用浓烟可以增加云量,即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起保温作用,故应选D。

答案:D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热力作用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白天多云,大气削弱作用强,故比晴朗的白天温度低;夜晚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故温度比晴朗夜晚温度高。故选D。

答案:D

5.解析:本题关键是对霜冻形成条件的理解,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霜冻形成的条件是温度降至零度以下并对农作物产生冻害,通过分析,只有①、④正确,故选B。

答案:B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图横坐标可知表示一天内的气温变化,A曲线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大于B曲线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原因是晴天的白天温度比阴天的白天高,而晴天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温度要低,而且夜晚的温度越低越容易产生霜冻。

答案:(1)日变化

(2)B 阴天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温度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高,故阴天的昼夜温差小。

(3)A A为晴天的日变化,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容易导致冻害。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A项为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B项为反射作用,C项为散射,D项为散射作用,故无关的为A项。

答案:A

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理解,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产生大气逆辐射,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故该项只有B正确。

答案:B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大气热力作用的理解能力,昼夜温差最大要求白天温度最高,白天应为晴天;夜晚温度最低,夜晚也应为晴天。分析四幅图,B、C分别为气旋和低压槽,多为阴雨天气,D为温带海洋气候区,只有A为反气旋,为晴朗天气,故选A。

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气逆辐射的理解,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故应选C。

答案:C

5~7.解析:此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判断以及对大气热力作用的理解。由图知气温曲线和降水情况,最冷月在7月,温度在20℃以上应为南半球热带,由于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降水少,也推知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南半球而言,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时间长,故气温最高;而冬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故气温低,故本题第5题为D,第6题为A,第7题为A。

答案:5.D 6.A  7.A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理解,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反射作用与云量有关,云量越多,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气体是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的途径有动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答案:(1)臭氧 CO2 水 (2)晴天  阴天(多云) (3)二氧化碳 (4)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