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地 理 2006.11.25
命题人:邵乃江 薛晖 审核人:田宏文
【注意事项】1、请考生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写上班级、姓名。
2、答案一律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即可。
3、本场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50小题,共50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 B.区域均占有一定的空间,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C.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特征互不相同 D.区域划分必须按照自然要素的特征来划分
2.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的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镇江新区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A.整体性特征 B.相似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综合性特征
4.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6.区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A.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B.初期、成长、转型、再生四个阶段
C.初期、转型、成长、再生四个阶段 D.初期、转型、再生、成长四个阶段
7.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8.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美国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9.长江上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
A.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江淮平原 D.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10.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其划分标准是
A.降水量 B.蒸发量 C.降水量与蒸发量 D.气温
1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源利用上的差距主要是
①资源总消费量大②利用率低③人均消费量高④浪费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3.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
14.南水北调等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主要是为了解决
A.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B.水资源年际分配不均的问题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D.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15.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共同面对和关心的三大问题。据此回答17--18题。
17.有关我国人口现状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B.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C.我国每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所以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远
D.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
18.广东省从2000年6月1 日开始禁止使用红砖,主要原因是C
A.红砖的生产成本高 B.红砖的质量差 C.为了保护土地资源 D.为了保护大气环境
19.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①地质地震灾害 ②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③台风 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⑤酸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20.南水北调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哪一环节施加了影响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2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A.京杭运河 B.丹江口水库 C.三峡库区 D.金沙江
22.下列叙述会对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2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 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25.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26.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27. 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通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28.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兼跨内、外流区 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
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 D.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29.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30.有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31.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退,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原有主导工业的投资力度 B.对传统工业实行政策保护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听天由命”反映我国古代某些人的思想,据此回答32-33题。
32.这句话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33.该思想最初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34.下列做法或说法符合人类中心论的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35.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36.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A.蟒蛇皮背包 B.含磷洗衣粉 C.无氟冰箱 D.一次性木筷
37.下列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A.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 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 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 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38.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9.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节约资源 B.保护森林 C.保护耕地 D.提高人口素质
40.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A.德国慕尼黑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回答41-42题
41. 下列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无关的因素是
A.政策优势 B.区位优势 C.侨乡优势 D.矿产资源
42.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改造并淘汰那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43.“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水量大 B.流域广,水流急
C.河道很深 D.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
44.关于长江三角洲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
B.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土壤肥沃,耕作业发达
C.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45.德国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来自
A. 本地生产 B.澳大利亚 C.英国 D.法国
46.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就是指东北三省 B.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林区 D.耕地面积广大,但是人均耕地少
47.洞庭湖区域湖面变小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48.“数字地球”是
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用数字度量地球半径、质量、体积等的地球
C.用经纬网描述的地球 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49.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50.下列区域有明显界线的是
A.行政区域 B.文化区域 C.植被区域 D.气候区域
二、综合题:
51.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图中标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4)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1999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决定,停止对其围垦,主要原因是( )
A 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应积极开发矿产资源 B 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水生生物 D 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
(5)关于东北地区黑土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北黑土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西部和松嫩平原东部、北部
B.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地生产力高
C.东北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D.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地类型多样
52.阅读下段材料和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上海目前每年消耗煤炭4200多万吨,占全市能源总量的70%左右,其煤炭消耗量和消耗密度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超大量用煤不仅影响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也给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上海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杭州等浙江省主要城市高达50%。假如这些地区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为燃料,可减少9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98%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使用对上海等地区的意义在于:①__________ 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 _ _____。
(3)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哪些影响?
53.读英国和日本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列举英国与日本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_________ 、 ___________。
(2)英国气候温和湿润,_______发达,种植业中________作物居于重要位置。日本农业以______为主。
(3)日本的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_特点,英国早期主要工业和城市大多建在______________,具有明显的_________特点。
54.读黄河流域图(图3-1-3)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据记载,数百年前,图示A区域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现已面目全非。
材料二:黄河下游河段近几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常常出现断流现象,有的年份、有的河段甚至夏季也会断流。
(1)近几年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
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流、储
水现象严重
B.黄河流域旱情严重
C.中上游地区大量植树种草,大量
降水下渗成为地下水
D.黄河下游没有大的河流汇入
(2)A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自然方面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方面① ;
② __ __________。
(3)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技术措施有( )
① 平整土地 ② 深耕改土 ③ 抽引水灌溉 ④ 选育良种 ⑤ 乔木 ⑥ 科学施肥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5.读南水北调图和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中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从供水量和需水量两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__工程,是一座具有______、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4)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原因主要有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9分) :
(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 系统,B代表经济系统,C代表 系统。
(2)在复合系统中,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 的改善和 的提高,它强调实施 生产和 消费。
(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性。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50小题,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答案 |
|
|
|
|
|
|
|
|
|
|
二、综合题(每空1分,50空,共50分)
51.(9分)
(1)
(2)________ 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_ _______
(4)_________ _ (5)
52.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_ _____。
(2)①__________ __ ___ _ _____;
②______ __ _ __ ___。
(3)
53.(9分)
(1) ______ ___ 、 _______ ____。
(2) ____ ___ , ____ ____。____ __。
(3) ____________ __ , _______ __ , _______ ___ ____ , ______ ___。
54. (7分)
(1)( )
(2)__________,
自然方面① 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方面① ;
② __ __________。
(3) ( )
55.(10分)
(1)_______________ , ____ __ __ ____,
_________ ___ _, __ __
(2)从供水量角度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需水量角度看
(3) _____ _____, __ ____
(4)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9分)
(1) 、
(2) 、 , 、
(3)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50小题,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D | C | C | B | B | C | A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D | D | C | A | D | D | C | D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C | B | D | D | A | B | A | B | D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D | A | C | C | D | C | D | B | D | D |
题号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答案 | B | C | D | C | D | C | C | A | C | A |
二、综合题(每空1分,50空,共50分)
51.(9分)
(1)(3分)略
(2)土壤肥沃 (1分) 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1分)
(3)温带季风气候 (1分) 小麦 大豆 甜菜等(1分)
(4)B (1分) (5) D(1分)
52. (6分)
(1) ①排放酸性气体,形成酸雨、酸雾;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城市热岛、全球变暖;②产生废渣,占用土地,淤塞河道,污染环境;③废弃物污染水源 (任答两点给分 1点1分共两分)
(2)①缓解该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进一步发挥经济优势 (1分)
②改善能源消费构成,改善大气环境状况(1分)
(3)①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缓和中西部地区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任答两点给分 1点1分共两分)
53.(9分)
(1) 都是岛国 (1分) 地处中纬度(1分)
(2) 畜牧业 (1分) 园艺 (1分) 种植业 (1分)
(3) 太平洋沿岸 (1分) 临海型 (1分) 煤炭产区 (1分) 资源型(1分)
54. (7分)
(1) A (1分)
(2)黄土高原(1分)
自然方面① 土质疏松(1分)
② 夏季降水集中,并多暴雨(1分)
人为方面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1分)
② 破坏植被(1分)
(3) D(1分)
55.(10分)
(1) 夏秋多,冬春少 (1分) 修建水库(1分)
东南多,西北少 (1分)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分)
(2)从供水量角度看 华北地区降水量不足(1分)
从需水量角度看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1分)
(3) 三峡(1分) 防洪(1分)
(4)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
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56.(9分)
(1) 社会(1分) 生态(1分)
(2) 质量(1分) 效益(1分) 清洁(1分)适度(1分)
(3) 公平性(1分)持续性(1分)共同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