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开发海洋资源
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
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淡水缺乏如此急迫,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读下图回答:
(1)某中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请说明设计的原理。
(2)海水淡化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不仅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水的相变,也考查有关水资源的问题。第(1)题,认真读图,通过读图描述过程。第(2)题,答案比较灵活,但一定要围绕着水资源做文章。
答案:(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上升,遇到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据此完成1-6题。
1.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捕杀饵料生物
C.渔业过度捕捞 D.定期海上休渔
2.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 ( )
A.石英砂矿 B.多金属结核 C.海底热液矿床 D.天然气水合物
3.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 ( )
A.海岸 B.海洋人工岛 C.海上钻井平台 D.海洋船舶
4.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高
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
D.海洋污染和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有国界的
5.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是 ( )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它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6.人们对海岸带的开发,为了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的方式是 ( )
A.围海造陆 B.海洋捕捞 C.海洋旅游 D.海水养殖
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例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11题。
7.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关于钱塘江八月十八大潮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B.月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C.杭州湾为口大内小的三角形 D.西南季风推波助澜
9.引起潮汐的原因是 (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10.我国潮汐能最为丰富的海区在 ( )
A.辽东半岛沿海 B.山东半岛沿海 C.浙闽沿海 D.两广沿海
11.建造波浪发电站最适合的选址是 ( )
A.赤道海区 B.副热带海区 C.中纬西风带 D.两极地区
12.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电站,也是世界最大的
B 我国著名盐场均在黄河以北,其中长芦盐场是最大盐场
C 我国面对的太平洋是世界上鱼获量最高的海域
D 我国海岸线漫长,滨海砂矿丰富,被誉为“红金石”之乡
13.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 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 水体污染 D 海平面上升
14.近年来,我国海洋捕鱼量大幅下降,而且捕到的鱼大多是未成长的小鱼,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A石油污染了海洋环境,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B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影响鱼类生长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使鱼类得不到营养物质
D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退化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没有经过淡化就不能直接利用
B 海底热液矿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液体矿床”
C 因为人们不断地在人工渔礁中投放饵料所以那里的渔业资源很丰富
D海洋能开发利用成本还很高,实行综合开发有利于降低成本
读地形剖面图,完成16-18题
16.从目前发现的海底矿产来看,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
A、 M处 B、N处 C、P处 D、Q处
17.若图中某海底地形是板块的分界线,其位置可能是
A、M、P B、N、Q C、P,Q D、M、N
18.N处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A、 锰结核 B、热液矿 C、石油、煤、天然气 D、砂矿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9.关于海洋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中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B海水运动能源无污染,可再生
C海水运动能量巨大,易开采 D海水温差能主要分布在低纬海区
20.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A 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 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C 保持生物多样性 D 增加用材林
21.在“伏季休渔”期间,我国渔业可以主要发展 ( )
A.海水养殖业 B.远洋捕捞业 C.近海捕捞业 D.水产品加工业
22.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原因是 ( )
A.渤海的海水盐度高 B.沿岸的海滩平坦
C.这里的天气有利于海水蒸发 D.环渤沿海区域对海盐的需求量大
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海洋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其中
A.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中
B.大陆架埋藏有丰富的煤、硫、磷等资源
C.近岸带为石油、天然气最主要的分布区
D.金属矿产在大陆坡上最为富集
24.图中,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A.海洋牧场 B.海洋化工
C.潮汐发电 D.滨海旅游
25.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污染类型的关联中,正确的有
A.海洋捕捞——水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
C.海洋运输——石油污染
D.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26.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开放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经济基础较好
C、土地资源丰富 D、海洋运输条件较
三、综合题(60分)
27.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 处埋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
资源,该资源我们利用_____________来开采。 处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 处广泛分布着锰结核。世界四大洋中,锰结核主要集中在 ___________洋,且属于_______性矿产资源。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海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图回答
(1)丙的名称是_________,甲、乙两个半岛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海岸。(2)图中海域盛产化学资源 ________.
(3)为了解决人地矛盾,在此可以实施__________战略,来获取土地。
(4)除了填海造陆,该区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海岸前进__________
29.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盐场 ②潮汐发电 ③钻井平台 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 ⑥海上旅游 ⑦海洋运输 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 ⑩藻类 ⑾蟹类 ⑿贝类 ⒀海底居室 ⒁锰结核 ⒂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 ⒃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内:
代号 | 资源及其开发 | 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
A |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 ⑤⑩⑾⑿ |
B |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 ③⑨ |
C |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 | ① |
D | 海洋能源资源及其开发 | |
E | 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开发 | ④⑥⑦⑧ |
(2)以上图表反映了海洋资源的 _ 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 _ 开发,而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B.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C.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
D.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4)分析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
30.读下图,回答
(1)上海港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表现为: 、 。上海港所处地区的地貌对建港口有利的是
(2)从岛屿位置看,大、小洋山岛属于我国 群岛的组成部分。该群岛所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最大渔场,若要剖析其原因,需重点讨论的因素主要有 。
(3)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使 及长江三角洲 港口群有望成为东亚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也将使“黄金水道” 更好地与世界连接。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参考答案
1.D2.A3.C4.B5.C6.A7.C8.C9.D10.C11.C12.C13.D14.D15.D16.A17.C18.A19.BD20.BC21.AD22.BC23.AB24.AD25.CD26.BD
27.(1)B,海上钻井平台,A,D,太平洋,自生(2)大陆架,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28.(1)渤海,基岩(2)海盐(3)围海造陆(4)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的沉积
29..(1)由上而下依次为:16、14、15、2、13 (2)多样 综合(2分) (3)CD
盲目滥捕,占据海洋空间的事件,某些水利工程,海洋污染等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加强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尽量预防和消除海洋污染;合理捕捞等。
30.(1)有经济发达的腹地,交通便捷,有上海市为依托 地势平坦开阔(2)舟山 ①大陆架;②陆地经流入海;③冷、暖流交汇(3) 上海 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