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模拟测试题

2014-5-11 0:34:53 下载本试卷

高三地理复习模拟测试题(一)

地理试题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须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制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回答下列1~2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  B.1600mm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    B.差异性      C.过渡性     D.整体性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 cm。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4. 在该地球仪上演示太阳照射地球时的情况,则晨昏线到太阳直射点的球面距离为

A.20cm      B.40cm       C.60 cm      D.80 cm

5.下图表示的是

A.季风区地理分布           B.某一板块范围

C.2004年印度洋海啸影响范围      D.某种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8题。

6.该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7.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A.春分前后      B.夏至前后

C.冬至前后      D.立秋前后

8.游客在该地(112°E)观赏“双龙戏珠”时,下列四地最可能烈日当空的是

A.英国伦敦   B.南非好望角     C.夏威夷檀香山     D.巴西利亚

读云南某城市的区位图(甲图)和该城市某局部地区8:30时噪声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乙图),回答9~10题。

9.据图分析甲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最有可能是

A.水运障碍     B.地形  

C.气候       D.水源

10.乙图中n地的噪声污染值和污染来源最可能是

A.小于100分贝,奶牛场 

B.大于120分贝,车站和码头

C.小于80分贝,超市  

D.大于60分贝,学校及其体育场

下图是从Ggoole Eearth上截取的世界某地区的卫星图片,图片中每个圆圈面积约200英亩。回答11~14题。

11.图片中的圆圈属于哪种土地利用?

A.储油罐     B.耕地     C.鱼塘     D.工厂

12.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与下列哪种环境因素关系最密切?
A.地形      B.土壤    C.气候    D.地质
13.最能反映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
A.圆顶的清真寺  B.海边的吊脚楼   C.严谨的四合院  D.封闭的碉楼
14.本区的主要水源最可能来自?
A.雨水     B.河水     C.地下水     D.淡化海水

15.下图网格资料Ⅰ中的甲、乙、丙、丁是四块土地的代码,网格资料Ⅱ中的 M 为新建地铁站位置,网格数据Ⅲ为目前地价,如果地价随着离地铁站的距离而变化,计算式为:新地价=原地价×(1+1/距离) 假设相邻方格距离为 1,斜角方格距离为 1.4,则地铁站完工后,何处地价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图表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发展对我国贸易的有利条件。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贸易伙伴依次是

A.欧盟、日本、东盟       B.日本、东盟、欧盟

C.东盟、日本、欧盟       D.欧盟、东盟、日本

17.下图为某地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    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右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读图回答18~20题。

18.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

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

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

19.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合适

A.乙    B.丙   C.丁    D.戊

20.该企业经过技术革新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M2的重量下降到原来的1/3。该企业在考虑建立新的工厂时,对其厂址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原料M1    B.原料M2    C.市场      D.技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近年来,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有

A.地形平坦开阔,公路四通八达        B.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C.公路运输量大、耗能少、运费低     D.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多

22.水运在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

A.河网密布,通航里程较长         B.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

C.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         D.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

23.美国东岸北卡罗来纳州的哈特勒斯角灯塔在1870年完工时距海岸线约884m,但因海岸线往内陆后退,至 1990年时海浪已威胁灯塔的安全,管理机构于是在 1999年将灯塔往内陆搬迁。假设这段海岸线后退的原因单纯为海水面上升,且原灯塔设立位置往外海方向的坡降维持1:2500,从1870年到1990年间,海岸线每年平均后退的速率和海水面每一百年平均上升速率大约分别是

A . 7〜8m     B. 17〜18 m     C . 20cm     D. 30cm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4~26题。

24.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有  

A.受纬度影响,大致与纬线走向一致

B.受季风影响,大致与经线走向一致

C.受地形影响,大致与等高线走向一致

D.受海洋影响,大致与海岸线走向一致

25.该区域城市主要分布在 

A.山麓地带   B.河流沿岸

C.沿海地区   D.矿产地

26.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

2,4,6

 
途径有         

A.开发小水电    B.开发风电

C.建设核电站    D.开采煤矿

  

  下图为世界某种主要农产品统计图(1995,世界粮农组织)。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序号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南美洲   B.东南亚   C.东亚   D.南亚

28.③地区种植此农作物的区位优势是

A.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市场广大

  读下面的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以下旅游景观都可在图中找到相应的分布区域,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云南路南石林  ②贵州安顺龙宫   ③广东肇庆七星岩  ④广西桂林漓江

A. ①-Ⅰ   B. ②-Ⅱ   C. ③-Ⅲ   D. ④-Ⅳ

30.与图中河谷平原成因相似的的是

A. 雅鲁藏布江谷地   B.汾河谷地   C. 江汉平原    D.渭河平原

  

第二部分综合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80分,其中36、37题为选做题,可任选其中一道做答。)

31.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的原因。美国地理学家W·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城市间人口迁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现代化不同阶段人口迁移模式图

  材料二:我国有学者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省市间城乡人口迁移的规律,得出下列经验公式:,式中代表省外移民的响应率,代表迁入城镇登记就业率,代表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  

⑴(4分)材料一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和

    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    人口迁移。

⑵(4分)根据材料二中的公式,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与省外移民的响应率成    关系,外来民工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些产业部门找到工作?

A. 餐饮业 B.公共服务业 C.社会服务业 D.建筑业 E. IT业 F.外贸业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⑴(4分)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⑵(4分)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①             

                      

⑶(4分)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         ;②        

⑷(6分)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33.(17分)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且有逐年加剧之势。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各区域干旱状况的动态变化统计图(1949~1990年)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⑴(4分)由资料一可知,1949~1990年间干旱影响面积和成灾面积增加明显的是    

  地区;基本持平,且影响面积和成灾面积较小的是     地区。

⑵(9分)资料二中A、B、C三地是我国干旱严重地区,但成灾季节及原因不同。A地干旱多发生在  季,成灾原因是                         

B地多发生在  季,原因是                          

C地多发生在  季,原因是                          

 

⑶(4分)资料二中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49年5月,劳尔·普雷维什在其《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 “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外围。”

材料二:对于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外围”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现实,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外部条件。“外围”国家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国内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外围”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次外围”,乃至“中心”。

材料三:世界体系的核心、次外围、外围的动态变化图[(a)1795年; (b) 1895年;(c)1995年]

⑴(2分)1795年,属于世界体系核心的国家和地区有:(多选)

A.美国  B.英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E.法国  F.德国

⑵(2分)到1895~1995年间,抓住机遇成为新的世界体系核心的亚太国家和地区有:(多选)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日本  E.中国  F.澳大利亚

⑶(6分)结合材料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摆脱在国际格局中的不利地位,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35.根据图中地理信息,回答问题。(17分)

⑴(7分)请比较A图所示区域东部与西部气温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区域

气温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部

西部

⑵(2分)A图所示区域类似这种气温分布规律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事象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6分)在方框中填写B国①、②两区域植被类型的名称,以及沿20°S纬线植被类型变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⑷(2分)写出A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在B国的主要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读“海洋酸化示意图”(ΔPH代表PH值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来源: Scientific American, March 2006

⑴(4分)目前海洋表层海水的PH值已经下降了   个单位,到2100年将下降   个单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⑵(6分)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产生什么影响?

37.旅游评价是旅游规划的基础,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的的前提。(10分)

⑴(6分)阅读上图并将图中景区代号及其选择的开发措施填于下表中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模式

模式

旅游资源

区位条件

经济水平

开发措施

+++

+++

+++

+++

++

B

+++

+++

+++

可供选择的开发措施:A.保护性开发 B.国家扶持,适当超前开发 C.全方位开发 D.恢复与人造新资源开发

⑵(4分)到景区④游览可选择Ⅰ和Ⅱ两条线路,下列景观Ⅰ线可见的是:(多选)

  

      A             B            C 

  

D            E            F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A

A

C

A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C

C

A

A

D

B

C

二、双项选择题(3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D

BC

AD

CD

BC

AB

BC

BC

BD

BD

三、综合题(80分)

31.(8分)

⑴城市间、城乡间、开拓式,城乡间。(4分)
⑵正相关,A、C、D。(4分)

32.(18分)

⑴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分)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2分)

⑵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2分) 环境污染加剧(2分)

⑶第二产业比重较低(2分)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2分)

⑷优: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省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分)劣: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能持续发展。(2分)调整方向: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2分)

33. (17分)

⑴东北(2分);华南。(2分)

⑵春,原因:该地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3分)  夏,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3分)冬,原因: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3分)

⑶①地石灰岩广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2分)②地地形中央高四周低,河流短小流急,很快注入海洋,使当地地表水缺乏。(2分)

34. (10分)

⑴B  E(共2分,答对1个给1分,多答、答错不给分)

⑵C  D(共2分,答对1个给1分,多答、答错不给分)

⑶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借助外来资源和力量,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建设知识型、创新型国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35.(17分)

⑴(7分)

区域

气温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部

西部气温

比东部高

(1分)

地势高(山地为主);北极寒冷气流受山地阻挡而集聚;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等。(3分)

西部

地处西风带,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的大陆性较东部弱);地势低平(平原地形、地形向大西洋敞开)等。(3分)

⑵气温年较差;河流的结冰期;1月海平面气压等。(任答两个即可,2分)

⑶如图。(6分)

⑷东南部;西南部。(2分)

36.(10分)

⑴0.2,0.5(2分),人们向空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有相当部分会被海洋吸收,因此海洋酸性变大。(2分)

⑵海洋酸化首先会直接影响到某些贝类生物、甲壳类生物外壳的形成能力,导致这些生物减少甚至灭绝;(2分)不断酸化的海水,会不断吞噬海洋中的碳酸钙,破坏珊瑚礁,使许多浮游生物因丧失栖息地而减少;(2分)生物链底部的浮游生物等的减少将导致生物链上端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没有了食物供应。(2分)

37.(10分)

⑴(6分)

模式

旅游资源

区位条件

经济水平

开发措施

+++

+++

+++

C

+++

++

+++

A

+++

+++

D

⑵A、B、C、E(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