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下学期第四次调查测试

2014-5-11 0:34:55 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地理下学期第四次调查测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甲中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北极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0°,90°E)地方时是12点。读后回答1—2题。

1.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  )

  A.(45°N,90°W) B.(45°S,160°W)  C.(70°S,120°E) D.(0°,160°E)

2.图乙中,能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非湿地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4.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该地区最可能是                              (  )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6.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  )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7.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读我国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回答8—10题。

8.图中山脉②是我国下列哪一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

 A.第二、三级阶梯和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140千卡/平方厘米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

9.对图示地区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河流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C.夏季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D.河流最大径流量出现在6月份

10.图中③处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谷子     C.春小麦     D.冬小麦

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11-13题。

11.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12.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

A.①与⑤       B.①与⑥       C.③与⑤      D.③与⑥

13.与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              (  )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高  D.温度低、盐度低

材料: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稻草、芦苇、麦秸等材料,在宁夏中卫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植树造林,建造一条宽500米~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如下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直接侵袭铁路的沙漠是(   )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古尔班通沙漠

C.毛乌素沙漠      D.腾格里沙漠

15.图示地区(   )

    A.冬季盛行东北风             

B.是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C.沙丘海拔多在100米~200米    

D.图中铁路为包兰铁路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为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据此回答16—17题。

           

16.假如在该河的上游修建一座水库(如下图),则曲线形状将               (  )

            

①   流量曲线变化不大 

②   流量曲线将变得和缓   

③含沙量曲线没有变化

④含沙量曲线的最高值将降低

⑤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最高值均会提早

 A.①③     B.④⑤     C.②③    D.②④

17.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  )

    

    

人们通常以经度00,北纬380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右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回答18—20题。

18.“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 )

A.北极点     B.00,380S   C.南极点     D.1800,380S

19.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经度00向西至200W         B.200W向西至900W

C.900W向东至900E          D.200W向东至900E

20.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

A.北京夜幕深沉            B.全球恰好处于同一日期

C.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D.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省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2005年浙江民工短缺明显,形成“民工荒”现象。据此回答21-24题。

21.下列判断与表中信息吻合的是 (  )

A.大部分民工文化程度是初中、小学水平  

B.约1/2民工毛收入在400~800元  

C.约1/3民工毛收入低于800元  

D.浙江省民工文化程度比全国水平高

22.由此可以推断,民工大量集中的部门有                     (  )

A.服装、鞋类生产         B.玩具、工艺品生产  

C.高档化妆品、名牌手表生产   D.数码电子产品、高级轿车生产

23.2005年浙江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

A.浙江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浙江好  

C.民工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24.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  )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B.促进浙江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C.加快浙江地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变化曲线

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位置有    ( )

A.① B.②  C.③  D.④     

26.下列属于该类工业的部门有      ( )

A.电力工业   B.钢铁工业

C.服装工业   D.印刷工业

墨西哥城位于19°N,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有约300万辆汽车。回答27—28题。

27.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大

D.该段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28.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有                  ( )

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不同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情况是                  ( )

A.据图可预测③阶段后城市人口比重会呈下降趋势

B.②阶段因计划生育而使城市人口比重降低

C.①阶段城市人口总数上升

D.③阶段城市人口总数增长幅度可能超过人口比重增长幅度

30.我国四大城市群都位于( )

    A.季风气候区         

B.三大冲积平原上

C.我国经济开放区      

D.我国大型工业基地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满分80分)

31.(1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威夷群岛属于  洲。(4分)

(2)读图B,二战时,日军于1942年12月8日偷袭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而美国历史却记载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6分)

32.(18分)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图1)和甲国图示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单位:万平方千米)

⑴图1中甲、乙、丙等国交界处的地形为__ ____;L1河和L2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___ _______ ___;L1河最终的注入地是____ ___。图中有三个经纬线交点,其中海拔最低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    ___。(5分)

⑵甲国R城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以____ _____(3分)

A.石油开采河加工为主       B.钢铁和机械制造为主

C.棉纺织和旅游业为主       D.汽车和电子工业为主

⑶据统计分析,距平指数超过20或低于-20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雪灾或旱灾。分析图2,写出1996年~2006年期间出现雪灾的时间,并简述L2河段流域多雪灾的主要原因。

                                           

                                           

                                   。(5分)

⑷结合图示信息,说明甲国图示区域能源利用的潜力和发展农业生产应当注意的问题。

                                           

                                       。(5分)

33.(18分)读“青藏高原气象资料”和“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来自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量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9毫米,但降水增加主要在冬春季节,夏季和秋季降水都在减少,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年降水量有所减少。

⑴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是    ,请说明原因           。(4分)

 ⑵青藏高原隆起后,对我国西部地区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请说明原因       。(4分)

 ⑶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且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4分)

                        

⑷促使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天气变暖等大气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根据你了解的情况列举3种。

                              。(6分)

34.(14分)读“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图7),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所属国家为       ;临近海域为     ;河流为     。(6分)

(2)该河三角洲酷似鸟足状,其形成以 (    )(2分)

A.河流作用为主          B.波浪作用为主

C.潮流作用为主          D.冰川作用为主

(3)依据所提供的气象资料及甲、乙城市空间位置,分别说明在天气系统过境时(如图所示)甲、乙两城市的天气特点。(4分)

甲城市:                                     ;

乙城市:                                     。

(4)此日,影响甲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2分)

35.(20分)读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表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数量(万人)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

⑴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4分)

⑵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6分)

                                        

⑶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                 。(4分)

⑷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2分)

理由是                                   。(4分)

                            供稿:江苏省淮阴中学  张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