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毕业班联考

2014-5-11 0:34:56 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地理毕业班联考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题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

    2006年夏天,重庆、四川连晴高温,最高气温达44.5℃,旱灾、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给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困难,3000万重庆人民经历了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

1.重庆素有“火炉”之称,下列选项不是“火炉”形成原因的是             (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盛行反气旋下沉气流

    C.重庆位于河谷地带,热量不易扩散   D.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白昼在变长

2.下列不是川渝地区大旱原因的是                                    (  )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脊线位置偏北偏西

    B.全球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

    C.台风阻断了从南方过来的水汽通道

    D.重庆特大旱灾是三峡工程蓄水所致

 
    下图为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4.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考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的是                        (  )

文本框:     A.E点          B.B点          C.C点          D.D点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6月8日—7月13日,“重走长征路—1039红色之旅”活动历时36天,沿长征路线采访报道,从福建到陕西,先后经过11个省区,总行程12000km,下图为此次活动经过的某一区城。结合图回答5—8题。

5.图示范围内主要的地形区是            (  )

    A.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D.东南丘陵和横断山区

6.图示区域内,具有全国意义的优势资源是                             (  )

    A.森林、草原    B.铁矿、煤炭     C.铝土、天然气   D.铝土、石油

7.甲河流域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治理    ②土地荒漠化防治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有关图中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含沙量大,有凌汛现象           B.汛期长,流量大,水位变化大

    C.封冻期较长,航运价值不高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读图和材料回答9—10题。

9.形成甲、乙、丙、丁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差异                      B.降水量和干湿状况差异

    C.海陆位置差异                  D.地形差异

    目前,丙地区正在兴起一股“湿地热”,城市发展理念也在更新,从追崇高楼林立向争恢复湿地、建设湿地公园转变。

10.丙地区形成湿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①气候湿润       ②地热低平       ③河湖众多       ④海岸线长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读我国西南某区域两种灾害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灾害可能是                                                (  )

    A.台风、地震    B.滑坡、干旱     C.地震、泥石流   D.洪涝、干旱

12.上述灾害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  )

    A.地处板块交界处及植被破坏        B.季风不稳定及梯田建设

    C.植被破坏及气候干旱             D.工程修路及海陆位置

    近年来,山东寿光已经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回答13—15题。

13.山东寿光与海南两个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较海南在供应北方蔬菜市场上的优势是(  )

    A.水热条件      B.光照条件      C.地理位置      D.生产技术

14.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15.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在寿光取得成功,在贵阳市附近却失败了,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贵阳冬季温和光照充足

    B.贵阳冬季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C.贵阳交通不便,生产的蔬菜不能远销

    D.贵阳市场竞争激烈,大棚蔬菜价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义乌已经成为我国知名小商品生产、批发基地。回答16—17题。

16.义乌小商品生产、批发基地形成的原因是                            (  )

    ①交通便利                       ②原料丰富       

    ③政府积极的商业政策              ④稳定的商品来源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义乌的一批小商品要运到天津,最近便的铁路线是                     (  )

    A.沪杭—京广线   B.京九—京沪线   C.淅赣—京广线   D.沪杭—京沪线

    2005年4月初,中国首座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楼在京建成并试运行成功。该楼是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重点示范工程,结合下图回答18—19题。

 


18.北京开发太阳能产品的优势是                                     (  )

    A.科技力量雄厚                  B.市场前景广阔

    C.太阳能资源丰富                 D.国家政策扶持

19.为迎接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北京城市建设着眼点主要在于              (  )

    A.增加城市的职能                 B.改善城市的区位因素

    C.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             D.改善城市的人工环境

 
    读我国某区域河流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20—22题。

20.图中A地农产品质地优良,其主要原因是                            (  )

    A.河流灌溉      B.纬度低        C.降水多        D.光照强

21.该地区城市分布                                                (  )

    A.依托绿洲沿交通线分布           B.沿河流自上游到下游分布

    C.在山谷平坦开阔地分布           D.在盆地的中心水源充足处

 
22.长江流域棉区、黄淮海棉区、南疆棉区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随着近几年棉价上涨,粮棉争地是目前我国农作物布局中的突出矛盾之一,为缓解争地矛盾,今后我国棉花生产的重点区域应放在              (  )

    A.江汉棉区      B.南疆棉区      C.冀鲁豫棉区    D.江淮棉区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23—24题。

 


       甲       乙       丙        丁

23.由图中四地气候判断正确的是                                     (  )

    A.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乙

    C.河流径流量稳定的是丁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丙

24.影响乙、丙两图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因素   B.大气环流因素   C.下垫面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1、2、3三曲线代表年降水量等值线(1<2<3),关于它们的正确叙述是  (  )

    A.曲线1相当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曲线2相当于我国湿润区与半滚滚区的分界线

    C.曲线3相当于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曲线1、2、3年降水量的渐变规律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26.b处河段与a处河段相比                                         (  )

    A.径流量大      B.泥沙含量大     C.落差相同      D.常有断流

    读图回答27—29题。

 


27.图中属于商品粮基地的是                                         (  )

    A.甲、丙        B.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

28.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                            (  )

    A.光热资源优势   B.交通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优势

29.乙地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表述全面的是                              (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③河流众多,河网稠密              ④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30—32题。

 
30.甲、乙两副照片为我国某地城市某住户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其中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是       ;该城市所在地的地形单元可能是       。                   (  )

    A.乙、青藏高原   B.甲、四川盆地   C.甲、东北平原   D.乙、江汉平原

    材料一:如图丙所示:24小时的全日时钟,指针为时针。

    材料二:北半球夏至日各纬度昼长;

    20°N昼长为13h13m;40°N昼长为14h51m;60°N昼长为18h29m。

31.如果此钟所示为我国夏至日某地日出时刻(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该地可能为                          (  )

    A.上海          B.北京          C.昆明          D.海口

32.夏至日这一天20°S昼长为                                       (  )

    A.10h47m       B.9h09m        C.8h51m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的横线上。共52分)

 
33.下图是某年8月东南沿海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资料回答问题(8分)

  (1)与资料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气象灾害分别是            (2分)

  (2)该气象灾害的特点是                       。(2分)

  (3)当台风中心位于台北市,此时上海市盛行风向为            。(2分)

  (4)评述该天气系统的有利影响:

                                         

                                     (2分)

 
34.读左图我国某区域图和右图该河流山西段某区域图,回答问题。(共17分)

  (1)左图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左图中河流初冬和早春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               (1分)

    并简述其发生过程:                          

                                 (2分 )

  (3)分析左图中鄂尔多斯内流区的形成原因(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回答):

                                     (2分)

  (4)左图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1分)

    指出左图中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两种环境问题,并就其中一种环境问题分析原因。

    问题:                               (2分)

    原因:                                    

                                        

                                       (4分)

    资料:右图流域中,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叫碛口。在繁华时期,每日有几百只船、筏往来停泊在碛口的码头。数以千计的骆驼、骡马驻足碛口镇,大批西北出产的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货物沿黄河而下,源源不断运至碛口,仅麻油一项,每天就卸几万斤。然后,再用骡马、骆驼运到太原、晋中、北京、天津、汉口等地。其时,省内外流传着两句谣谚:“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形容碛口往来货物的吞吐量之大,又说“碛口待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骡马、骆驼回程时,再驮上棉花、绸缎、茶叶、火柴等日用品,经碛口转销到黄河上游的大西北和内蒙古。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了南北。

  (5)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碛,水渚有石者”。

    下列对碛口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河流拐弯处    B.河流交汇处     C.激流浅滩处    D.河口位置

  (6)简述碛口镇的形成。

    (利用地转偏向原理说明石滩、浅滩的成因及其对航运的影响。)

                                          

                                      (2分 )

 
35.读我国某地6月22日气温、太阳辐射变化图和其所在沿边省区区域图回答问题。(共12分)

  (1)从右图可看出,该地坐标为                      (2分)

  (2)图中通往日光城A的铁路线是                  铁路(2分 )

已于2006年7月通车,该铁路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1分)

  (3)图中甲河流的名称是     该地区农业类型的特色是       (2分)

    该地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2分 )

  (4)A所在区域可供开发的主要能源有              。(3分)

    天津是我国历史名城,它的沧桑变迁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当今,继深圳、浦东开发之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它的发展必将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读图回答36题。(共15分)

 


36.(1)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至少答出6点(6分)

                                          

                                          

                                          

                                          

                                          

                                            

  (2)该区域的高产田分布在图中A、B、C三地中的     地,试分析其形成高产田的自然原因。(3分)

                                          

                                          

                                           

  (3)近些年来,随市场需求的变化,河北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基地。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对京津唐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

                                          

  (4)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00万,城镇人口规模为290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千米。滨海新区的作用是:(  )(2分)

    A.缓解天津市用地紧张的情况        B.成为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C.分散天津市区人口               D.区域城市化

  (5)简要回答图中所示地区的河流水文特点?(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C 5.A 6.C 7.C 8.B 9.A 10.D 11.C 12.A 13.C

14.C 15.B 16.B 17.D 18.A 19.D 20.D 21.A 22.B 23.A 24.B 25.D

26.B 27.D 28.C 29.D 30.B 31.B 32.A

二、综合题(4小题,共52分)

33.(共8分)(1)低压、台风(2分)

  (2)狂风、暴雨、风暴潮(2分)答出两个即可得分)

  (3)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北风都可)(2分)

  (4)有利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34.(17分)(1)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或冬季风的背风坡也可)(2分)

  (2)凌汛(1分)

    较高纬高河段秋冬季封冻较早,冬春季节解冻较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河道的来水,导致河流泛滥、堤坝决口(2分)

  (3)降水少,蒸发旺盛;(1分)地形封闭(1分)

  (4)灌溉水源(1分)

    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问题(答对两个即可得2分)

    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风力大;地表物质松散(2分)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2分))

    或土地次生盐碱化的自然原因:气候干旱等(2分)

              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等(2分)

    或水土流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

                      黄土土质疏松;

                      坡度;

                      植被覆盖率低。(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2分)

    (原因各2分,共4分)

  (5)C(1分)

  (6)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一侧堆积形成浅滩,另一侧侵蚀形成激流,船运在此终止,在碛口镇形成转运点或货物的集散地。(2分)(也可从曲流和平直河道两方面论述)

35.(12分)(1)(30°N,90°E)(2分)

  (2)青藏铁路(2分) 三江源(1分)

  (3)雅鲁藏布江(1分) 河谷农业(1分)

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河谷地形,热量较充足(2分)

  (4)地热能、太阳能、水能(3分)

36.(共15分)(1)①地理位置优越(邻我国经济发达的京、津、冀以及东北、华北地区);

   ②海、陆、空交通运输发达(是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③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科研力量强,人才资源丰富);

    ⑤资源丰富(油气资源丰富);

    ⑥国家政策扶持;

    ⑦可开发土地资源多,地价低;

    ⑧市场广阔。(6分,任答6点给满分)

  (2)A(1分)

    原因是:①A地为缓斜平原,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②沉积物(冲积土层)颗粒较粗,有利于水分(灌溉水)下渗;

    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3)作用:提供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提供粮食和副食品。(2分)

  (4)B(1分)

  (5)①河流水量不大,汛期较短 ②河流含量沙量很大③冬季河流结冰期短④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