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学质量第三次检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2006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出席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后,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了考察。胡锦涛在考察中强调,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要紧紧抓住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努力推动西部大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那么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大高原,其形成原因是:
A.南极洲板块向北漂移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隆起所致
B.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隆起所致
C. 非洲板块向东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隆起所致
D. 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隆起所致
2.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和畜种是:
A.青稞、牦牛 B.青稞、大尾羊 C.冬小麦、牦牛 D.冬小麦、大尾羊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3—5题。
3.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
4.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沙漠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读下面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6—7题。
6.①②两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7.②③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坡向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8—9题。
8.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9.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在国土整治中,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即“3S”技术。据此回答10—12题。
10.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九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限制条件少 B.测量范围小、距离远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11.全球定位系统功能在于
A.为各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影像
C.供用户随时查询有关地理信息 D.可以综合分析比较各种地图数据
1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3.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自古以来黄土高原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
A.使土壤的肥力得以恢复 B.增加了耕地面积 C.增加了粮食产量 D.加重了水土流失
西北地区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16—17题。
16.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17.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读中哈石油管道分布示意图(图11),回答18--20题。
18.该运输方式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优势是
A.投资小 B.运量小 C.连续性强 D.灵活性好
19.我国建设该管线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石油开发利用的能力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20.我国建设节能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是
A.加大投入,加速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 B.调整产业结构。关停高能耗企业
C.广泛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D.加强管理,大力开发新能源
21.垂直地带性显著的地区通常
A.绝对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 B.相对高度大而绝对高度小
C.纬度低,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均大 D.纬度高,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均大
22.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春旱多风沙 ②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集中在夏季 ④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⑤伏旱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3.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集中的地区是( )
A.整个平原 B.斜缓平原 C.山麓冲积扇 D.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
24.下列属于盐碱地治理与开发措施的是( )
A.增施熟石灰 B.采取鱼塘——台田开发模式
C.进行土壤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整修梯田
25.影响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低平 B.地理位置 C.气候变化 D.生产活动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
|
|
|
|
|
|
|
|
|
|
|
|
二、综合题
26.读“我国3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将下列备选答案前的数字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括号内:
①太湖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霍林河煤矿 ④秦山核电站 ⑤河南省 ⑥二滩水电站
A经济地带有( )。
B经济地带有( )。
C经济地带有( )。
(2)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适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填序号)
(3)A经济地带发展具以下有哪几方面的优势?
① 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热量带构成上看,甲图所示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
(2)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在东部地区的分水岭是:______________。
(3).从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乙图的生产模式与甲图中吻合的地方是A处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_______C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图中安排阔叶林、农田、毛竹、果园,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应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中A、C在自然条件上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C三地农产品商品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
28.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普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通过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阿斯旺工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三峡工程中得到避免。(12分)
| 三峡工程 | 阿斯旺工程 | ||
坝址水文条件 |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 4510 | 820 | |
平均含沙量(千克每立方米) | 1.2 | 1.6 | ||
年输沙量(亿吨) | 503 | 1.34 | ||
库区水量损失 | 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20亿立方米 | 所蒸发损失约100亿立方米,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立方米 | ||
入海水量 (亿立方米) | 建成前 | 近10000 | 330 | |
建成后 | 近10000 | 60—18 | ||
出库泥沙 | 建库初十年,每年约有1/3在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加,90年后约90%泥沙出库。 |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泥沙量仅200—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积在水库里 | ||
(1)在图中用“//”标出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该工程位于长江________游
(2)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
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系条件:
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成因。
(4)三峡工程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斯旺工程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_;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____
29.读“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回答(1)—(3)题(9分)
(1) 如果中国的a地为东经125°,则重叠部分的美国所对应的地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__.
(2) b、c两地纬度相当,中国是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而美国却是乳畜带,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3)与美国相比,我国有美国不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带名称),我国在该温度带的d处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物,而美国则必须进口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4种)农产品。
30读台湾附近海域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图中a、b、c、d所示的岛屿中,表示澎湖列岛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钓鱼岛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途中台北到甲地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__千米
(3)岛上铁路呈环形分布,没有直接穿过东西的铁路,试分析其中原因。
①从自然条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经济条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B | A | B | B | D | A | B | A | D | D | A | B | B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C | D | B | D | C | D | C | C | D | D | C | C |
|
26.(14分)
(1)①④ ②③⑤ ⑥ (6分)
(2)B A (2分)
(3)①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 ②最主要的工业区 ③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 ④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区 ⑤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 ⑥城市化程度高,消费市场广阔(具体可以见课本13面内容,灵活掌握标准)(6分)
27.(10分)
(1)亚热带 (1分)
(2)南岭 (1分)
(3)E F D (3分)
(4)阔叶林 、毛竹、果园、农田(2分)
(5)地势低 C地区比A地区热量充足,地势低平,年降水量大,雨季长,集中于5—9月 (2分)
(6)C (1分)
28. (12分)
(1)画在三斗坪的西侧;上 (2分)
(2)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雨水补给少;(2分)②支流多,水系庞大,汇集的水量多;支流少,汇入干流的径流少 (2分)
(3) 泥沙在库区沉积,输入三角洲地区的泥沙减少,该地区由泥沙沉积为主,转变为海浪侵蚀为主(2)分
(4)蓄清排浑(2分) (5)灌溉;防洪(2分)
29. (9分)
(1)75°W(2分)
(2)中国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热,雨热同期,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2分)
(3)热带 天然橡胶 椰子 咖啡 可可 甘蔗 天然橡胶 (热带经济作物即可划线部分2分)(5分)
30. (5分)
(1)a b (2分) (2) 220±10 (1分)
(3) ①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地形起伏大,阻隔东西交通。(1分)
②东西走向的铁路需穿越高山,工程造价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