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1至5页)和第II卷(非选择题6至8页)两部分。
第Ⅰ卷(共51分)
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 1— 3题。
1.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 1 小时 B.调慢 1 小时 C.调快 24 小时
D.调慢 24 小时
2.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 1 所示),这时广州时间应为
A. 5 时 B. 8 时 C. 16 时 D. 21 时
3.从广州往返美国(航线不变),旅客发现去程时间短,返程时间较长,这是因为
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缘故 B.受东北信风影响的缘故
C.受西风影响缘故 D.受时差影响的缘故
4.悉尼附近的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6.此刻,在赤道上朝向太阳一面的经度范围是
A.180°—0° B.170°W—10°E C.140°W—40°E
D.170°E—10°W
|
| | ||||||||||||
| |||||||||||||
|
|
7.“神舟”六号升空时,地球位于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 D
8.“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进入了10月12日的地方约占全球的
A. 11/24 B. 1/2 C. 1/4 D. 13/24
9.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C.中国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10.飞船返回时,图3中各线能够正确表示全球
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
C.③ D.④
11.“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轨道距离地 面300多千米,该大气层气温高达1 000℃以上,但在期中运行的“神舟”六号飞船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A.“神舟”六号飞船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神舟”六号飞船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能很好地散热
C.高层大气稀薄,“神舟”六号飞船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都很有限
D.高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神舟”六号散热
图4为位于海洋考察船上的人们于12月22日观测到的一天中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回答12—15题。
12. 该船这天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A.66°34′S B.23°26′N C.23°26′S D.66°34′N
13.该考察船上的科学家这天还记录到,这一天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是北京时间
18时,由此判断出该船的经度是
|
A.120°E B.120°W
C.30°E D.30°W
14.此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北京时间
A. 12∶00 B. 14∶00
C. 16∶00 D. 20∶00
15.根据该船的地理坐标,
可知该船在北京的
|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图5为“某地年平均降水PH值等值线分布图”,据图回答16~18题:
16.关于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都处在酸雨区
B.a地较b地酸雨严重
C.c地较d地酸雨严重
D.a、b为重酸雨区
17.该地PH值等值线的弯曲受主导风的影响,
该地主导风向应该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8.下列城市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A.北京 B.兰州 C.重庆 D.厦门
图6为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字母代表岩浆及各类岩石,数字序号
代表各种地质作用。回答19—20题。
19.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 A B. B C. C D. D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某技术员日记片段:“7月12日随运送雨衣的船只到达印度某城,随后参观了这里的古建筑。”据此回答21——23题
21.技术员到达印度时,这里盛行的风向和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东南风、晴朗 天气 B西南风,降雨天气
C西北风、沙尘暴天气 D东北风、晴朗干燥天气
22.到印度销售雨衣的可能原因是
A.当地终年盛行西风,高温多雨
B.当地受赤道低压控制,终年湿润多雨
C.当地盛行西南季风,温和多雨
D.当地夏季吹西南季风,潮湿多雨
23.在这里看到的古建筑可能是
A.大金塔 B. 吴哥窟古迹 C. 泰姬陵 D. 金字塔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好象是地球的外衣,保护着地球的“体温”,据此回答24—26题。
24.图中正确表示了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
变化的情况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如果近地面温度为20℃,下列对流层中距地面3000 米高度处的温度高于_______时,空气垂直运动受阻
A. -5℃ B. -2℃ C. 0℃ D.3℃
|
A. 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的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遗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愠(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与霜矣。”
27.“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必定气温很低
②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少
④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8.“放火作愠,少得烟气,则免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主要成分为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愠”是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愠是将大气直接熏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9.2006年4月7日开始,北京连续五天出现沙尘天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这次沙尘过境期间当地气温(实线表示)、气压变化的是(虚线表示)
图9中箭头表示等量的太阳辐射,回答30——31题。
水平面 向阳面 背阳面
图9
30.上图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
A. 向阳面 B. 背阳面 C. 水平面 D. 无法判定
31. 据图分析比较三处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正确的是
A.都一样 B. 水平面上最大 C. 向阳面上最大 D. 无法比较
读图10为我国某地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32——34题。
|
|
|
|
| ||||
|
| ||||
图10
32. 依据气温变化规律,判断甲乙两地的地形
A. 甲地为山地,乙地为平原 B. 甲地为山地,乙地为盆地
C. 甲地为盆地,乙地为山地 D. 甲地为盆地,乙地为平原
33.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1000——1667米 B. 1333——2000米 C.1333——1667米
D. 1667——2000米
34. 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A. 20C B. 40C C. <20C D. <00C
海二中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
|
|
|
|
|
|
|
|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
|
|
|
|
|
|
|
|
|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
|
|
|
|
|
|
|
|
|
|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35.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图11
(1)图中⑤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_。① 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处。
(2)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 )
A.天气晴朗 B.大风 C.气温下降 D.气温升高
(3)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点。
(4)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_处。
36.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20℃等温线西半段向 弯曲,形成的原因是
。(3分)
(2)如果要修建一条铁路连接乙、丙两城市,则该铁路线的长度约为:( )
A. 100千米 B. 1000千米 C. 2000千米 D. 3000千米 (2分)
图12
(3)试比较乙、丙两地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37.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4分)
(1)该图表示的是 (节气)日的情况,
|
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
中的 线上,
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
(3)按图中所示情况,
北京时间是 月 日 点钟,
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图13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38. 分析下列气候统计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月 份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气温(0 C) | 28.8 | 21.5 | 17.56 | 24.1 | 21.6 |
降水(mm) | 291 | 101 | 11 | 42 | 1501 |
(1)该地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位于五带中的 带。
(2)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3)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4)该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D | B | C | B | B | D | A | D | C | D | C | A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C | D | D | B | C | C | B | D | B | D | C | C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
|
D | A | D | A | B | B | C | C | B | D |
|
|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35.(12分,每空2分)
(1)西北风 ⑤
(2)冷锋 BC
(3)②③
(4)④
36.(1)低纬(或北)(1分),受寒流和山地的影响,气温较低(2分)。
(2)B(2分)
(3)乙地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4分)。
丙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4分)。
37.(1)夏至日 (180°,23°26′N)
(2)晨 4
(3)6 22 8 24
(4)B
38.(1)南 热
(2)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湿季降水多,干季降水少
(3)热带草原气候
(4)10°SN——20°SN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