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地理同步测试(2)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共9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3分)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3题。
1.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
类型是( )
A.红壤 B.黑土
C.紫色土 D.黄壤
2.图示区域应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
是( )
A.沙尘暴、地震
B.洪涝、泥石流
C.台风、滑坡
D.寒潮、风暴潮
3.该地区最具发展前途的能源是 ( )
A.石油和天然气 B.水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6题。
4.如果造成甲地和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低,则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666米 B.1000米
C.1334米 D.1668米
5.丙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B.距冬季风源地远
C.受高原、山地的阻挡
D.受海洋暖湿气团控制
6.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最具优势的条件
是( )
A.光照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层深厚 D.水源丰富
读下图,回答7—9题。
7.图示区域大部分所属省区的省会城市是( )
A.福州 B.广州
C.杭州 D.南昌
8.形成该地区地貌特征主要的外力是( )
A.流水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作用
9.该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沙尘暴 D.暴雨、洪涝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0—12 题
10.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
A.同为盆地
B.A为山地、B为盆地
C.同为山地
D.A为盆地、B为山地
11.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12.M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有( )
A.酸性土壤的改良 B.盐碱地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沼泽地的保护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形分布。回答13—15题。
13.山峰E与①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70米 B.190米
C.270米 D.290米
14.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水热充足
C.人均耕地较多 D.自然灾害较少
15.为协调人地关系,该地广大农村宜大力推广 ( )
A.立体农业 B.专门化农业 C.鱼塘——台田农业 D.基塘农业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回答16—18题
16.上海工业区在城市的共同区位特点是 ( )
①自然组团聚,布局紊乱 ②不断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④不断向市区中心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 ( )
①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 ②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
③解决面临的城市问题的需要 ④浦东农业发展的需要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8.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 )
①增加城市后备用地 ②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
③交通更加便捷 ④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9—21题。
19.形成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 )
A.黄河 B.永定河 C.滹沱河 C.淮河
20.黄河泥沙含量大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
C.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D.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21.盐碱化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夏季淋盐,冬季返盐的特征
B.目前,鱼塘—台田模式是治理盐碱化的最佳模式
C.选择适当覆盖物,可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D.采用大水漫灌措施,可降低土壤中的盐分
读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22—25题。
22.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 )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23.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地跨热量带较多 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③东西降水差异大 ④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近年来,乙岛发展成为所在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政府的优惠政策
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25.甲岛大量生产笔记本电脑,这种工业属于 (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密集型 D.劳动密集型
读我国北方某地统计表,回答26—27题:
年 份(年) |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m2) | 年降水量(mm) | 气温年较差(℃) | 河水含沙量(%) | 水旱灾害(次) | 粮食单产(斤/亩) | 粮食总产(亿斤) |
1965 | 19 | 333 | 420 | 38 | 10 | 0 | 410 | 20.5 |
1987 | 10 | 478 | 350 | 42 | 35 | 2 | 300 | 18.0 |
26.上述资料反映出该地12年中粮食单产变化,其原因是 ( )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人口增长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耕地减少
27.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大陆性增强 D.光照条件变差
读海南岛有关资料及地图,回答28—30题。
28.琼中比东方降水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方有寒流经过 B.琼中地处迎风坡
C.东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D.琼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9.海南岛农业主要包括的类型,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种植业、渔业、热带经济作物业
B.近海养殖业、畜牧业、热带经济作物业
C.热带水果业、近海养殖业、种植业
D.热带经济作物业、热带水果业、热带园艺业
30.促使海南岛外运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水热资源丰富 B.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
C.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 D.市场需求量的增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60分)
31.(20分)读我国某
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④、⑤山脉中,同为两大水系分水岭的山脉有哪些?
(2)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分析乙地区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自然、人文原因以及意义。
(4)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丙省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又有哪些?
(5)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西电东送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在图示地区将红水河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海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毛里求斯有许多方面值得海南好好学习。
材料二:毛里求斯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明珠。岛屿四周是保护得非常完好的珊瑚礁。正是这些珊瑚礁,在印度洋海啸肆虐之时保住了这个岛国的安全。制糖业、高档次纺织业、旅游业是毛里求斯的主要经济支柱。
材料三:1999年,我国海南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策,海南岛应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热带海岛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生态文化、一流的生活环境的省份。
(1)每当印度洋海水上涨时,毛里求斯沿岸却没有多大的风浪,其主要的原因是
。为了减轻海浪、风暴潮对海南岛海岸的侵蚀,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2)从产业发展的结构看,毛里求斯的产业特色鲜明,极少有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海南岛在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 型工业和 产业。
(3)从海南建省到提出建设生态省,正是经历了国际上 思想从提出到完善,到普遍接受乃至广泛认可的全过程。海南岛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应充分突出 和岛屿以及 特色。
33.(20分)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试分析图中造成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A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B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3)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做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这一举措的生态意义是 。经济意义是 。
(4)东北区农业开发的最大资源优势是。
(5)停止开垦后,耕地面积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34.(10分)读图“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
A.天津 B.青岛
C.黄骅 D.秦皇岛
(2)产煤区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请回答 图中数字①、②所表示的运输通道分别沿哪条铁路线到达A、B两港的?试分析图中煤炭运输终点地区的能源输入与该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3)在晋、陕、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设中,面临有两大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二是运输问题,你认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在解决这两大问题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高三地理(2)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C 6、B 7、A 8、A 9、D 10、C 11、D
12、A 13、B 14、B 15、A 16、B 17、C 18、A 19、A 20、B 21、C
22、C 23、B 24、D 25、C 26、C 27、B 28、B 29、B 30、D
31.(1)③和④
(2)西北坡气温年较差较大 西北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于同海拔的东南坡。
(3)原因:该地区为低山丘陵,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比较明显,生态系统脆弱;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意义:立体农业有利于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减少耕地的压力;可以多层次布局,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4)优势: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旅游资源,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便宜等优势。 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
(5)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红水河流经我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内降水多,水能资源丰富。
32.(1)珊瑚礁环绕 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 保护并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 建设环岛防护林带 (2)生态 高技术
(3)可持续发展 热带风光 少数民族风情
33.(1)降水较多,黑土肥沃,生物产量高 降水较少,地表多流沙,土壤盐碱化,不适宜农耕和放牧
(2)风沙危害,水土流失 继续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
(3)沼泽是东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水源地,能调节气候,又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沼泽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
(4)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5)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发展的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1)D (2)①沿大秦铁路线(大秦线);②沿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线(或焦兖日线)上述通道主要到达我国的主要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如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海南经济特区。这些地区工业发达但能源短缺,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就要大量从能源产区输入能源,才能满足当地工业发展的需求。
(3)问题: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破坏;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运力不足。环境问题分两个方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解决: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发展坑口电站,进行铁路和输气管道的改造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