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第四次调研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表相应空格内(或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图1,回答1—2题
.
1.甲、乙两图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3.如图2所示,日平均气温是
A.一天内每小时测定1次所得24个数据的平均值
B.一天内四个特定时间所测数据的平均值
C.一天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D.一天内14时和2时所测数据的平均值
2007年11月上旬,一颗名为“霍尔姆斯”的彗星突然爆发,亮度增加了近百万倍,并且连续几日不断释放气体和尘埃物质.读图3,回答4-5题.
4.彗星
A.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具有近圆性
B.外貌呈云雾状,质量超过行星
C.绕日公转的周期均为76年
D.彗尾位于背向太阳的一侧
5.太阳系中
A.八大行星是其主体
B.彗星属级别最低天体系统的成员
C.与月球同属一类的天体有多颗
D.地球因有大气的保温作用表面温度在大行星中最高
读图4,回答6-7题.
6.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7.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呈电离状态
2007年11月11日因海上风暴天气,正在航行的5艘俄罗斯籍船只失事或遇险.其中一艘油轮船体断成两截,约1300吨原油泄入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刻赤海峡.读图5,回答8-10题.
8.产生刻赤海峡风暴天气的主要气象原因
可能是
A.锋面和气旋活动
B.飓风活动
C.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加强
D.反气旋活动
9.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类似俄籍船只失事的意外事故 B.沿海地区各类生产活动和交通工具
C.沿海地区的工业生产和海运船舶 D.海上石油钻探
10.海洋石油污染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A.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使渔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C.使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 D.使滩涂养殖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流域原始生态环境脆弱.近年由于降雨和径流量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读图6,回答11~13题.
1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B.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12.青海湖流域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B.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C.冰川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D.流水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13.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C.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扩大耕地面积 ’
D.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007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了30%,有8.5亿人口饿肚子.据此回答14-16题.
14.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国有
A.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B.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
C.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乌克兰 D.中国、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15.世界上经常忍受饥饿煎熬的居民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东非热带草原国家 B.北非热带沙漠国家
C.西亚热带荒漠国家 D.中亚温带草原国家
16.导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A.生物制油、生物制药、粮食酿酒等耗费粮食增多
B.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粮食消费猛增
C.施用化肥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D.施用农药减少,病虫害严重,粮食减产
阅读材料,回答17~19题.
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们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 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17.形成“太平洋垃圾岛”的垃圾主要来自
A.航行于海上的各类船只 B.沿海陆地上的生产活动 ·
C.地上生活活动丢弃的垃圾 D.废弃船只上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
18.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岛”的主要洋流可能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19.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海洋动物吞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
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中有一部叫做《世界的尽头》.近日,一支探险队经过长期调查后确认,位于太平洋的热带岛国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 “世界的尽头”.读图7,回答20-22题.
20.构成基里巴斯的岛屿,面积较小、海拔较低.从成因看,它们属于
A.大陆岛 B.火山岛 C.冲积岛 D.珊瑚岛
21.从地球的半球划分看,基里巴斯
A.位于南半球,跨东西半球 B.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C.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D.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
22.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是因为
①领土全部位于东十二时区 ②位于地球的最东端
③首都在日界线西侧,且领土向东跨度大
④全国统一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840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库区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这里,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以每秒500万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动工,中线渠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久,一条人间天河将把“渠首”景区和京津大地连接在一起.读图8和图9,回答23-25题.
23.丹江口水库能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库区环境优美,水质好
B.水库上游的丹江、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水库蓄水量大,
C.可以大量调入长江干流中下游的水资源
D.地势较华北地区高,自此调水可以实现自流
24.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给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秦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
B.严重制约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 ·
C.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变局部气候
D.淹没大量的文物古迹
2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A.沿线附近城市酸雨危害严重
B.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
C.输水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华北,意义重大
D.要解决沿线冻土、断层等问题,施工难度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10,回答问题.(6分)
(1)三组等高线分别依据A、B、C地形绘制,将三组等高线与三种地形相对应:(3分)
①——( ) ②——( ) ③——( )(填字母)
(2)分析A地形对修建铁路线的影响. (3分)
27.读图11,回答问题. (13分)
(1)图示区域内居民点分布有何特点?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图示区域内有众多的干涸河道和古河道遗迹,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图示区域的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制约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因素有哪些? (5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边疆区行政、工业、文化、商业中心,位于穆拉维约夫一阿穆尔半岛的南端,三面临海(如图12所示).符拉迪沃斯托克滨海边疆1月份平均气温—27℃——12℃,7月份平均气温14℃—21T,年平均降水量600—900毫米.
材料二 2002年1—9月份俄罗斯远东地区外贸相关图(图13)
(1)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地时间比莫斯科时间早7小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0小时.符拉迪沃斯托克所在时区是__________;当符拉迪沃斯托克时间为1月30日11:00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分)-
(2)符拉迪沃斯托克属什么气候类型?分析其冬季气温低的原因(5分)
(3)中国是俄罗斯远东及后贝加尔地区木材的最大购买国.分析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远东及后贝加尔地区大量进口木材的主要原因. (3分)
(4)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品出口的结构特征是怎样的?分析这种结构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5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据《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 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材料三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 “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1)材料一所述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现代型的有几个?中国和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 (5分)
(2)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8分)
(3)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每题选对给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A 2.C 3.B 4.D 5.C 6.B 7.C 8.A 9.C 10.A 11.B 12.B 13.A 14.B 15.A 16.A 17.C 18.A 19.A 20.D 21.C 22.B 23.B 24.D 25.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6分)(1) ①——C ②——B ③——A (3分) (2) A地形为山区,山体陡峻,不利于交通线路的建设;土石方工程量大,投资多、建设成本高,且技术难度也大。(3分)
27.(13分)(1) 分布于河流的两岸(2分) 原因:气候干旱,河流可以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2分) (2) 图示区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流流量小;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水资源使河流径流量进一步减少。(4分) (3)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矿产资源开发)(1分) 制约因素: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4分)
28. (15分)(1) 东10区 9:00(2分) (2) 温带季风气候(1分) 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2分);距冬季风源地近(1分);受千岛寒流影响(1分)。 (3)该区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针叶林分布区,林木蓄积量大,木材产量大;地广人稀,当地木材消费量小;我国与俄罗斯接壤,交通近便。(3分) (4) 以燃料电力产品和矿产品为主(能源和矿产品为主),其次是木材、机械产品,农副产品比重小。(2分) 主要原因:该区域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3分)
29. (16分)(1)4个(1分) 主要表现: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严重;俄罗斯人口负增长,劳动力资源不足,老龄化严重。(4分) (2) 第二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人口大规模从乡村迁入城市。(2分) 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土地租金高;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环境有更高要求;南部和西部气候温暖,环境清洁,有“阳光地带”之称。(4分) 回流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和老工业区的改造,城市环境得到改善,老工业区经济重现活力,出现了人口向城市和老工业区回流的现象。(2分) (3)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的问题,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劳动力资源,增强了经济活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