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2014-5-11 0:35:13 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二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I卷

(共25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右图表示某地由于热力作用形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图,根据资料判断1—3题

  1.下列关于P、Q、M、N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Q代表地面  

B.        由于M气压低于P ,所以M代表高空

C.        P点近地面冷却,M点近地面受热

D.如果此地为北半球,PM之间应为西北风

1答案C

2.对M点热力环流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为海陆风热力环流的影响,M点应为陆地

B.如果为夏季风热力环流的影响,M点应为陆地

C.如果为城市热岛热力环流的影响,M点应为郊区

D.如果为高低纬热力环流的影响,M点应为极地

2答案B

3.下图A、B、C、D、E为中国5种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回答

A.如果AD资源组合,则利于煤铁复合体型钢铁工业发展

B.如果CE资源组合,则利于有色冶金工业发展

C.C资源主要利用管道运输的运输方式

D.此五类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BC

3答案B

 

右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4—5题:

  4.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A.纬度较高  B.地势高C.距海洋较远  D.地面辐射弱

4答案B

  5.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5答案C

  在迎风坡山地,由山麓向上,降水量起初随高度增高而增加,达到一定的高度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降水量最大的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其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下图为青藏高原最大降水量高度的分布图。据此回答6—7题。

 6.关于最大降水量高度,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越高,最大降水量高度一定越高 

  B.气候越干燥,最大降水量高度一定越高

  C.喜马拉雅山西段最大降水量高度最高

D。大气越稳定,最大降水量高度越低

6答案.B 

  7.形成图中年夜雨量最多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地形雨

  B.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地形复杂,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D.处于谷地,夜间冷空气沿坡面下沉,抬高了暖空气,加速对流作用

7答案.D

读下图,回答8—9题。

8.观测点a的地方时21:00时,a点旗杆的影子指向什么

方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8答案.C

9.从观测点a所处的季节分析,下列发生在中国的地理现象

与之吻合的是

A. 松花江流域出现春汛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季节  C.黑龙江漠河镇出现白夜现象  D.湘、鄂、皖、赣商品粮基地晚稻收割季节

9答案.C  

分析右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我国第二长河河段年平均水温曲线是

A.X1 B.Y1

C.X2  D.Y2

10答案C

11.X河年平均水温曲线随距河源距离加大而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X河年平均水温随距河源距离加大而升高是因为地势逐渐降低。

 B.X河年平均水温随距河源距离加大而升高是因为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C.X河年平均水温随距河源距离加大而降低是因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D.X河年平均水温随距河源距离加大而降低是因为降水逐渐增多。

11答案A

12.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与乙河段纬度相当,甲河段冬季水温明显高于乙河段,其气候差别在于

A.        甲河段地势低于乙河段,所以水温高

B.        甲河段流经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所以水温高

C.        甲河段流经盆地,盆地地形闭塞,所以水温高

D.        甲河段流经横断山区,处在季风的迎风坡。

12答案B

下图是40°N在某日某时刻的昼弧范围。据此完成13、14题。

 

13.此时北京时间是

A.14时  B.22时  C.10时  D.2时

13答案A

14.此刻,在40°N纬线上,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40°N纬线上,有我国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②在40°N纬线和100°E经线交点处,属于我国暖温带和半干旱区

③40°N纬线上,穿过塔里木河、辽河、海河、黄河

④40°N纬线上,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答案D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图甲)及该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及径流补给图(图乙),回答15题。

 

 15.甲处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①冬春降水少  ②冬季气温低  ③红壤分布 ④夏季汛期短,暴雨集中,易产生洪涝 ⑤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5答案D

某区域中A、B两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28°34′和27°34′,且A地当日物体影子最短12:00时,格林尼治时间为3时54分。回答16—17题。

16.图示地区范围内的著名工业区是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16答案A

17.某区域中A、B两地的南北图上距离为2.5厘米,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 1:4000万    B.0:

C.1:    D.1:

17答案 D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回答18-20题

18.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8答案D

19.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19答案D

20 此地区可能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某省区

A.a省区-东部地带  B.b省区-中部地带

C.c省区-中部地带  D.d省区-西部地带

20答案D

今年第十三号强台风“韦帕”于2007年九月十九日二时三十分登陆浙江苍南县霞关镇,登陆时中心附近风力达十四级,目前强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二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据此回答21-23题

21. 如果移动方向不变,哪些省区应该做好防御台风的准备

A.福建、台湾  B.江西、安徽

C.江苏、山东  D.京津、辽宁

21答案B

22. A、B、C三个平面代表台风结构不同高度,分别为0m、2000 m、4000 m,分析不同面的气流情况正确的是

A.a、a2、a3均为偏北风,b、b2、b3均为偏南风,

B.此时a地风力小于b地

C.A、B、C三个平面的气流为逆时针方向

D.台风中心均为上升气流

22答案B

23. 与台风相关联的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赤道地区终年炎热,空气受热上升,形成台风发源地

B.台风雨会缓解东南沿海的伏旱的旱情,利于早稻的种植

C.台风雨的暴雨会加剧南方丘陵的水土流失

D.台风的大风使得东南沿海风力资源丰富

23答案C

分析秦淮线以南亚热带某地区回答24-25题

24. 此地区可能是

A.南方丘陵

B.云贵高原

C.鄱阳湖平原

D.青藏高原

24答案B

25. M、N、P、Q、R各点中降水最多的可能是

A.R点 B.N点

C.Q点 D.P点

25答案D

II卷  综合题

26.根据红军长征路线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1) 列举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至少四个)(4分)

(2)红军长征经过川西北的大片草地(沼泽),那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矮山与宽谷相间,一年只有春、秋、冬三季,且溪流众多。试分析该沼泽地的形成原因。(3分)

 (3) 夹金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124米。红军翻过夹金山要克服的主要恶劣气象条件是什么?(3分)

26答案.(共10分)

(1)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每个地形区1分,共4分,可以酌情给分)(2)地势高使气温低、蒸发弱;宽谷低洼,水流和缓,排水不畅(3分)(3)大雪、冰雹和严寒等恶劣天气;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强烈的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3分);

27.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及其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要求。(共14分)

(1)图中甲、乙两地代表的地形区分别为:甲_______;乙_______,在气候类型上乙属于_______。

(2) 丙为“五岳”之一的_______,丙山所位于的山脉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从气温、降水、农业找出四条分界线,并且分析原因

分界线

地理事物

形成原因

气温

降水

活动积温

农田

 (3)在A、B、C、D四处中,位于光照较弱的山坡的是_______,位于迎风坡而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

27答案及解析: (共14分)

(1)        黄土高原、渭河平原(2分) 温带季风气候(1分)

 (2)华山

分界线

地理事物

形成原因

气温

冬季0度等温线

秦岭阻挡并减弱冬季风

降水

800毫米等降水线

秦岭阻挡夏季东南风,秦岭以南大于800毫米、以北小于800毫米

活动积温

4500

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

农田

水田与旱田

秦岭以南为湿润区、以北为半湿润区

(9分)

(3)A、D(2分)

28.读下图,回答问题。(共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米。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山峰甲的垂直自然带更____(复杂、简单)。

(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呕,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5)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28答案及解析: (共15分)

(1)1288(1288.43)(1分) 复杂(1分)

(2)M地5500—6000°C(1分) N地4000-4500°C (1分) 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2分)

(3)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2分)  H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1分)

 (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1分)  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1分)

(5)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力;城乡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三峡水库的建设等(2分)  农村流向城市;流向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库区居民就近后靠和外迁等

29. 下图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回答,若b图为北半球,与b图气候类型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的大气环流因子分析如下(2分)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图为北半球亚欧大陆,与b图气候类型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夏季环流因子比常年平均值强盛,会造成此地区南北方的降水有何变化?(2分)

(3)a图所代表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_壤,土壤特征及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3分)

(4)从大气环流、下垫面因子分析c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为什么在亚洲没有分布?(2分)

大气环流因子__________下垫面因子_______________

(5)与c图气候类型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中以下四个地区哪个在20008年1月1日首先看到日出,并且简述你的判断依据(2分)

地点

经度

纬度

海拔

A

130ºE

48ºN

43m

B

125ºE

38ºN

243m

C

115ºE

30ºN

3000m

D

90ºE

28ºN

5300m

29答案

(1)冬季亚洲高压吹向此地的西北风;夏季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吹向此地的东南风(2分)

(2)北方洪涝,南方干旱(2分)

(3)红壤;贫瘠、粘重;高温多雨(3分)

(4)西风带主要影响大陆西岸,此地位于大陆东岸(2分)

(5)B,冬半年、较低纬度、海拔较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