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模拟测试试卷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从第1页至第4页,第二卷从第5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将第一卷答题卡和第二卷答题纸一并交监考老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64分)
注意事项:
1.作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和考试科目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第一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r 52 Mn 55 Sn 119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俄罗斯杜布纳核联合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2004年2月的美国《物理评论C》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 他们新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5号和第113号元素。科学家在利用回旋加速器进行的实验中,用具有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同位素反复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元素,结果4次成功制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前者的一种核素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衰变成113号元素是化学变化
B.核素中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74
C.113号元素最高正价应为+3
D.115号与113号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115∶113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原子间平均距离越小,熔、沸点越高
B.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C.SnH4 、GeH4、SiH4、CH4四种物质的熔点依次降低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3.关于工业生产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
B.工业上合成氨没有采用更大的压强是从设备和动力要求方面考虑的
C.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4.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是
A.S(g)+O2(g)=SO2(g); △H1 S(s)+O2(g)=SO2(g); △H2
B.H2(g)+Cl2(g)=HCl(g);△H1 H2(g)+Cl2(g)=2HCl(g);△H2
C.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H2
D.C(s)+O2(g)=CO(g);△H1 C(s)+O2(g)=CO2(g);△H2
5.100℃时,将0.1mol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②N2O4 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③NO2的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④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⑤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⑥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⑦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②⑤⑦ B.①③④⑥⑧ C.只有③ D.只有⑤
6.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c>d>b B.原子的氧化性a>b>d>c
C.原子序数:a>d>b>c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7.下列实验操作中,所使用的有关仪器要求干燥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所用的锥形瓶
B.喷泉实验中收集氯化氢气体的圆底烧瓶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
D.制取CO时用于收集CO的集气瓶
8.向等体积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最
后得到的两溶液pH相等时,盐酸中用去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Vl,醋酸中用去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V2。则Vl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l==V2 B.Vl>V2 C.Vl<V2 D.Vl≤V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投入NaOH溶液:2Al+2OH-+H2O=2AlO2-+3H2↑
B.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Ba2++2OH-+2H++SO42-=BaSO4↓+2H2O
|
D.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 溶液:4Ag++2H2O === 4Ag↓+O2↑+4H+
10.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OH-的性质,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取NaOH、NaCl、HCl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B.取KOH、Ba(OH)2、Ca(OH)2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C.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盐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向滴有酚酞的盐酸中,逐滴加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1.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有可能在原溶液中较大量共存的是
A.pH为1的溶液:Cu2+、Na+、Mg2+、NO3-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SCN-
C.所含溶质为Na2S2O3的溶液:K+、SO42-、NO3-、OH-
D.水电离出来的c(H+)=1×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12.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L0.1mol/L的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约为6.02×1022
B.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约为0.4×6.02×1023
C.7.8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约为6.02×1022
D.0.1molNH2-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13.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情况是:H2A=H++HA-和HA- H++A2-,则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NaHA:c(Na+)>c(HA-)>c(OH-)>c(H+)
B.NaHA:c(Na+)=c(A2-)+c(HA-)
C.Na2A: c(Na+)>c(A2-)>c(OH-)>c(H+)
D.H2A: c(H+)=c(HA-)+c(A2-)+c(OH-)
14.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一种三角锥形分子M和一种盐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氨气和氟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3
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M
C.M是极性分子,其还原性比NH3强
D.N中只有一种化学键
15.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
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
率为0.005mol/(L·min)
B.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min至
20min钟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钟 时,分离出0.1mol的氨气
D.在25min钟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后
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
16.铁氧体(Fe3O4)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O4把废水中Cr2O72-离子还原为Cr3+离子,并通过调节废水的pH,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铁氧体(Fe3O4或FeO·Fe2O3)的复合氧化物·。若处理含1 mol Cr2O72-的废水至少需要加入10mol FeSO4·7H2O,则
A.x=1,y=4,z=6
B.x=0.5,y=1.5,z=8.5
C.x=2,y=4,z=6
D.x=2,y=6,z=4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注意事项:
1.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二卷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2.作图题可先用2B铅笔作答,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描写清楚。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请按要求填空
⑴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不使液体滴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②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水中后迅速熔成小球,不停地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③配置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NaCl固体;
④向可能含有SO42-、SO3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Ba(NO3)2溶液,可检验SO42-的存在;
⑤蒸发NaCl溶液以得到NaCl固体时,不必将溶液蒸干;
⑥向100℃时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以制备
Fe(OH)3胶体;
⑦如右图,可观察到灵敏检流计的指针偏转;
⑧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和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
液的现象相同。
⑵现有0.1mol·L-1的纯碱溶液,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其
正确的操作是 ① 。你认为该溶液pH的范围一定介于 ② 之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
的实验方案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③ 。
18.(12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MnO4-+C2O42-+H+→Mn2++CO2↑+H2O(未配平)
MnO2+C2O42-+4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
品,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
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平: MnO4-+ C2O42-+ H+― Mn2++ CO2↑+ H2O
⑵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 ①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② ;
⑶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① (选填“能”或“否”)。若回
答“能”,请给出计算结果;若回答“否”,试说明原因 ② ;
⑷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B.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将烧杯、玻棒洗涤;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
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
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 ||||||
Li:1.0 | Be:1.5 | B:2.0 | C:2.5 | N:3.0 | O:3.5 | F:4.0 |
Na:0.9 | Mg:1.2 | Al:1.5 | Si:1.8 | P:2.1 | S:2.5 | Cl:3.0 |
K:0.8 | Ca:1.0 | Ga:1.6 | Ge:1.8 | As:2.0 | Se:2.4 | Br:2.8 |
Rb:0.8 | Sr:1.0 | In:1.7 | Sn:1.8 | Sb:1.9 | Te:χ | I:2.5 |
Cs:0.7 | Ba:0.9 | Tl:1.8 | Pb:1.9 | Bi:1.9 | Po:2.0 | At:2.2 |
Fr:0.7 | Ra:0.9 |
回答下列问题:
⑴纵观各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变化,谈谈你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理解: ;⑵预测Te元素χ的值 ;
⑶你认为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的概念是确定化合物中原子哪种能力的相对大小? ;
⑷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这两种元素通常形成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lBr3的形成过程 。
20.(10分)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
种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质子的化合物,C和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B、C两种元素的单质和
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
⑴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 ,
写出转化关系图中已确认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以下四个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一步确定第四种元素,但其中一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与其余三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不同,这个条件是 ;
A.化合物甲与丙、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
B.化合物甲、乙、丙都是无色物质,其中只有甲有刺激性气味
C.通常情况下乙和丁不发生反应,若将乙、丁、单质C混合,立即发生化合反应。
D.单质C和化合物丁不能共存。
依据该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⑶按⑵中的另外三个补充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丙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五、(本提包括2小题,共18分)
21.(11分)如图23-1,将2 mol SO2和
1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
2SO2(g)+O2(g)2SO3(g);ΔH<0。
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0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
总物质的量为2.1 mol。
试回答:
|
⑵当反应进行到t1时间时(t1 >t0),给上述反应容器加热到温度为T2 (T2>T1),反应在t3 时间时(t3>t1)重新达到平衡状 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______2.1 mol(填“<”、“>”或“=”)。
⑶若起始时加入0.6 mol SO2、0.3 mol O2和x mol SO3,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状态相同,x的值为_____;
22.(10分)M为一种常见的液体试剂。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淡黄色粉末和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若固体乙是硫化铝,则:
①C化学式是 ,G的化学式是 ;
②H溶解于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⑶若白色沉淀D不能溶解于A溶液,气体C能使湿润的试纸变蓝,则固体乙的化学式可能是 。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12分)马来西亚盛产锡器(原料是锡、铜的合金,其中锡的质量分数在95%~98%之间。锡,S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第ⅣA族)。由于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马来西亚生产的锡器不但外形美观,做工精致,而且密封性能非常好,可以长时间保存茶叶、酒等而不至变质。小燕同学今年暑假去马来西亚旅游时带回一些锡制茶叶罐,为了检验这些锡器的真伪,小燕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在锡器上刮取少量锡,用分析天平称得质量为0.589g;
⑵将0.589g锡全部溶于稀盐酸;
⑶向⑵中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
⑷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⑶中生成的Fe2+。
问题I:写出第⑵、⑶步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⑵步 ;第⑶步 ;
问题II:第⑷步中K2Cr2O7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mol·L-1,用去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16.00mL。小燕所购回的锡器是真的吗?(如有需要,可参考本试卷中的有关信息)
24.(13分)如图Ⅰ,在恒压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 A和2 mol B,起始时容器体积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 A(?)+B(?)x C(g);ΔH<0。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C的物质的量为 y mol。
⑴根据题中数据计算,x =_________、y =_________;
⑵如图Ⅱ,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N中加入和M中相等的A和B发生上述反应(其它条件相同),测得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平衡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为z mol。由于反应物A、B的状态未知,则z和y的大小也不确定,请在下表中填入A、B的状态与z、y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不填满,填不下也可增加):
可能的情 形 | A、B是否为气态 | z与y的大小关系 | M(B)与M(C)的大小关系 | |
A | B | |||
① | 无法比较 | |||
② |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