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5

2014-5-11 0:31:15 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命题:汪淑芳、席萌   组卷和校对:赵如岺

说明:1.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卷共四大题2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位置,直接做在试题卷上无效,答题卷密封线内写上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座位号。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考试时不能使用计算器

3.本卷可能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D.升高温度活化能降低

2.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KNO3和氯化钠,常用结晶与重结晶  B.提纯含有碘的食盐,常用升华法

C.去除乙醇中的水分离常用蒸馏法      D.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分液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一定都是自发的    B.电解池的反应属于自发过程

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a 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 2HI(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有1mol H-H键断裂,同时有1 mol I-I键形成

B.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反应掉n mol I2 同时生成2n mol HI

D.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

6.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都为2 mol的A和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6 mol,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

A.30%        B.40%        C.50%         D.80%

7.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25℃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B.25℃时,0.1 mol/L的醋酸的pH约为3

C.25℃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

D.25℃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8.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A.AlCl3·6H2O      B.AlCl3    C.Al(OH)3    D.Al2O3

9.在平衡体系Ca(OH)2(s) Ca2++2OH -中,能使c(Ca2+)减小,而使c(OH -)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MgCl2固体     B.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C.加入少量KCl固体      D.加入少量Ca(OH)2固体

10.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①将A 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A.A>B>C     B.B>C>A     C.C>A>B      D.B>A>C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标明聚集状态;②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③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④吸热反应在加热后才能发生;⑤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⑥一般来说,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⑦依据盖斯定律,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的途径有关,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基本相同。

A.②③⑥⑦   B.③④⑤⑦   C.④⑤⑦    D.③④⑦

1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H的绝对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       C(s)+1/2O2(g)=CO(g);△H2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
③H2(g)+1/2O2(g)=H2O(g);△H5     2H2(g)+O2(g)=2H2O(l);△H6

A.①       B.②       C.② ③       D.①②③

13.用锌和1mol/L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欲提高制取氢气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使用更小颗粒的锌粒      B.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热

14.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移液管取10.00 mL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用水洗涤移液管,并将洗涤液也倒入锥形瓶中

D.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

15.在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H4+、SO42、Cl  B.Na+、K+、CO32、SO42

C.K+、 Fe2+、Cl 、NO3   D.Na+、Ba2+、Cl 、NO3

16.镍镉充电电池,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是KOH,电极反应分别是:

Cd+2OH--2e-=Cd(OH)2 ;2NiO(OH)+2H2O+2e-=2Ni(OH)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镉元素被还原

B.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电池放电时,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D.电池的总反应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

17.将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溶于水中,测得c(CH3COO) >c(Na+),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H+)<c(OH)           B.c(H+)>c(OH)

C.c(OH) > c(CH3COO)       D.c(CH3COO) <c(CH3COOH)

18.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d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Z的体积分数减小   D.X的转化率下降

19.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B.a点是正极,b点是负极

C.铂片端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20.常温时,将VlmLC1mol·L-1的氨水滴加到V2mLC2mol·L-1的盐酸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C2V2

B.若Vl=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

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定有C1<C2

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21.(4分)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05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已知1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则1mol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时的ΔH为_____________。

22.(10分)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

互转化:2NO2(g)  N2O4(g);

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

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

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

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___________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

(2)25 min~30 min内用NO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____mol/(L·min);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23.(8分)现有浓度为0.1 mol·L-1的五种电解质溶液 ① Na2CO3、② NaHCO3③ NaAlO2

   ④ CH3COONa、⑤NaOH。已知:CO2+3H2O+2AlO2-===2Al(OH)3↓+CO32-,试回答:

(1)这五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填编号);

(2)将五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3)在上述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能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4)将上述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有一对溶液相互间能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4.(8分)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是能量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右图两个实验装置是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

(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④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①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4)写出装置甲的反应总化学方程式___  ____  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6分)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有机色素A 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知A的极性比B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溶解过滤法,B不溶A溶于水

B. 用重结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

C.用蒸馏法,因为A的熔沸点高

D.用纸层析法,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

(2)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

__ ______ ___

(3)纸层析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

A.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26.(12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 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 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 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恰好变色,且30分钟不变化,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 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

    (5)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____mL;

   (6)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4.00

24.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 mol/L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7.(6分)向50mL 0.018 mol/L的Ag NO3溶液中逐滴加入50 mL 0.020mol/L的盐酸(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若AgCl的Ksp=c(Ag+)·c(Cl)=1.0×1010(mol/L)2,试求: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___________;

(2)沉淀生成后溶液的pH值___________。

28.(6分)25℃时,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去中和H+浓度为10-3mol/L的某一元弱酸溶液20mL,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2.5mL,试求:

(1)一元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2)一元弱酸的电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