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考历史信息题

2014-5-11 0:33:04 下载本试卷

08年高考历史信息题

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田昌五、安作樟主编《秦汉史》

  材料三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

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董仲舒的观点。

(2)材料二、三分别提出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标准,你比较同意上述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答案(1)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这样法令才能统一;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2)材料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需要进一步从思想和意识形态强化大一统,董仲舒的思想顺应了这一要求,为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提供了思想基础,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或:材料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抑制了思想的发展与进步;他所倡导的学说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唯心主义的局限,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以同样得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守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回答:

①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中央机构。当时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②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政治制度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 ③材料三所述之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④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① 三省六部制。包括了皇帝和三公大臣的综合意见。② 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关键是皇帝的个人品质。③ 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④ 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们和法律的制约。现实意义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3、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晋商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之一。从明初到清末,他们在商界活跃了五个多世纪,但在近代衰落了。

材料一 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的优势……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明人章懋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饷不克,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采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材料二 明初山西民风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试”。

材料三  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材料四 “中国晋商多于各省设立汇兑庄,……每一字号岁盈不下数十万。”19世纪中期以后,洋商在通商口岸开设了很多银行,“晋商之利,稍为所夺……”。

                ——摘编自《晋商兴衰史》

回答:

①说明晋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说明山西的民风发生的变化。

③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明晋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④参照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⑤结合材料说明晋商的兴盛和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答案①利用临近边境的优势,晋商输边饷而获得厚利;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民风的变化是:由重农而崇商,由崇尚简朴而奢靡。③原因:晋商将资金用于置地买房影响了事业的进一步扩大;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不利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则是阻碍晋商发展的根本原因。④列强利用通商口岸对我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将我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⑤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津机器制造局              材料二  北京保国会旧址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

(1)三则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2)三则材料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探索自强之路的哪些特征?

(3)分析形成以上特征的社会原因。

答案:(1)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材料分别体现的特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通过改良手段,实行君主立宪制;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8~1963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示意图

材料二:1955~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

材料三: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8~1960年、1960~1963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1956~1960年、1960~1961年、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原因。

  (3)从材料一、二、三所显示的我国工农业国民收入的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1)1958~1960年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自然灾害严重。1960~1963年呈上升趋势。原因:党中央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七千人大会总结了经验教训。 (2)1956~1960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一五”计划完成,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大跃进”运动导致工业迅速增长。1960~1961年呈下降趋势。原因: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976~1987年呈迅速增长趋势。原因:十一后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问答题

1、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中说:“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中说:“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两人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①杜维明肯定儒家思想。说明:儒家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②马尚斌反对儒家思想。说明: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思想的代表,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

2、元朝统一全国以后,民族关系呈现出什么趋势?主要表现有哪些?结合宋元有关史实,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清朝前期,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出现了哪些威胁多民族国家统一局面的问题?当时统治着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⑴趋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⑵表现:①汉族人民大量迁居的边疆,带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加强了民族融合。②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和汉族融合,在元朝已经被视为“汉人”。③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定居,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④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域,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⑶形成原因:①少数民族自身封建化加剧。

②宋辽夏金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元朝统一对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

④中外交流的频繁。

⑷问题:  ①西北准噶尔贵族叛乱,回部叛乱。

②东北沙俄侵略。

 解决:   ①平定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设置伊犁将军。

②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3、有人说:宋朝为以后中国封建王朝长期维持统一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也有人说: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你同意上述哪种观点?请以史实加以说明。

同意第一种观点。宋初统治者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设置禁军等措施,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使皇帝直接控制军权。通过削弱相权,采用知州与通判相牵制等手段,使皇帝总揽大权,有效地控制地方。设转运使理财,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发展完善科举制,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政权基础。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北宋的统一和安定;也为元、明、清三朝提供了借鉴作用。

同意第二种观点。①北宋虽结束了藩镇割据分裂的局面,但无力完成全国的统一,南宋更是偏安东南。②在实施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过程的同时,逐渐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③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政治腐败。④顽固派势力强大,先后废止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⑤投降派势力强大,罢免了李纲、杀害了岳飞,迫害主战派。⑥面对辽、西夏、金的威胁,无力解除,仅靠支付“岁币”,换取安宁。⑦由于财力困乏、军事虚弱,北宋亡于金,南宋对金“划土称臣”,最终亡于元。

4、近现代史上,中日两国都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但两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轨迹却迥然相异。(1)近代以来,为实现大国地位,日本不惜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请结合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日益走上民族复兴之路。与近代史上的日本相比,中国民族复兴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简述这一特点的主要成因,并谈谈我们从中应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灾难。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使亚太地区国家遭受巨大损失。(2)特点:和平崛起。原因:中国有热爱和平的传统;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启示:各国应珍惜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各国应坚持运用和平的外交政策来处理国际间的事务;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5、国共关系演变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请概括20-40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分析形成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的相持原因。并分别指出国民党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所起的主要作用。就国共关系演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合作    对峙    再合作    再对峙。

(2)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合作形式出现,相似原因有:都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第一次合作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第二次合作受日本侵略步步加深的影响(或受英美影响)都受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促进。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都得到国民党内进步力量的推动。如第一次合作时孙中山等改组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前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合作时两党的斗争目标基本一致(或都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第一次合作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合作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利益。都得到人民群众斗争的推动与支持,如第一次合作前工人运动高潮等。第二次合作前的一二·九运动等。

(3)作用:①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承担证明战场的作战任务,组织多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4)认识:①国民两党有着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②国共合作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6、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造成这些弱点的原因何在?

(2)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有什么重大意义?

(3)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简要分析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在外来刺激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条件下开始的,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投资规模小、发展畸形,重工业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首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且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次,中国的民族工业是从轻工业起步,列强掠夺中国的矿产,更使中国的重工业无从发展。再次,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带有严重的半殖民地色彩,不仅在资金、技术上有严重的依赖性,而且大多数为外国资本服务,依赖外国的市场。故而民族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2)决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八大:强调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重申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意义:是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3)在充分认清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7、回答下列关于法德两国近代史的有关问题:

  (1)法德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对封建制度的改造的程度有何差异?为什么?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法德两国的工业生产发展有何差异?产生差异的科技和市场因素是什么?

法国全面推毁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德意志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制度的改造比较彻底;而德意志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对封建制度的改造不彻底。法国工业生产缓慢发展,其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国内市场狭窄;工业技术设备陈旧。德国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其原因是德国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

8、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初,在有关中日关系的问题上,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国内因素方面简析政策变化的原因。

1)召开华盛顿会议,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恢复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原因: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

(2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美国不予干涉。 原因: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3)日本全面侵华后,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开始对日本实行禁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合作抗日,美国援助中国抗战,要求日本把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原因:美国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4)二战结束后,美国扶植日本,对抗新中国。原因:麦卡锡主义盛行,资产阶级掀起反共浪潮。

9、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并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但同时反全球化运动也一浪高过一浪。对此,关于全球化的认识充满着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作用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的作用弊大于利。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

(1)“利”: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它进一步打破了人类各群体的地域封闭性和狭隘性,极大地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经济交流,丰富了物质文化生活,增进了相互理解和沟通,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2)“弊”:

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存在着扩大社会不平等、通过损害弱者增强强者的倾向,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达国家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出国,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平衡。某些国家利用“全球化”强行推广本国的文化价值、规范、制度,以达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