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2014-5-11 0:33:00 下载本试卷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考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全卷共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 共10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随市中心距离变化曲线

图”,回答1~2题。

1.图中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位置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该类工业的是

 A.服装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印染工业

  右图是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某山峰,该山的一侧水汽较充足,山顶有永

久性冰川,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该山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南坡水汽较充足

 B.北坡雪线的海拔较低,为阴坡

 C.垂直自然带的发育与山体的纬度位置无关

 D.各垂直自然带的划分,以水热组合状况为依据

4.下列现象不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热带雨林遭破坏,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B.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C.某地区降水量多少与太阳活动周期有一定的关联性

D.长江中上游山区大量砍伐林木,下游地区洪水频发


  读我国某区域七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等温线闭合:山地地形的影响

 B.B处等温线闭合:该地为一高温区

 C.C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位于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

 D.等温线数值大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受夏季风和地势高低的影响

6.关于D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水能、地热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C.代表畜种有三河马、牦牛、细毛羊

 D.河谷地带雨量充足、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右图以北极为中心,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

日期不同,其中阴影部分为某月6日。回答7~8题。

7.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6日4时  B.6日12时  C.5日4时  D.7日12时

8.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能的是

 A.科伦坡去科威特的油轮逆水而行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D.天山北麓牧民适宜在云杉林带以上牧场放牧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有别于西

方的中国特色。回答9~11题。

9.《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10.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根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B.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C.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D.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11.观察中医与西医示意图:

 

  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 ②前者习惯因循守旧,后者注重实践创新 ③前者重实用性,后者重理论性 ④前者注重健身保健,后者重视治病救人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联)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回答12~14题。

12.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俄

  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3.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4.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C.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

  诗言志,歌咏言,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回答15~16题。

15.“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随着澳门回归祖国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下面的诗句应出自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A.《七子之歌·威海卫》            B.《七子之歌·台湾》

  C.《七子之歌·九龙》             D.《七子之歌·大连、旅顺》

16.《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17.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据调查,这次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并非是生产和供应短缺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居民工资水平的较快增长。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次涨价将导致

  A.农民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B.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接近

  C.食物支出在城镇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提高

  D.促使主要农副产品生产的迅速扩大

18.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

  A.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C.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补贴

  D.由国家统一制订劳动报酬的具体标准

19.浙江省工商局曾用“突然死亡法”宣布262家企业“信用破产”,并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让很多怡然自得的失信企业感受到了寒冬的凛冽。这说明

  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离不开道德支撑 ②社会信用制度必须有法律保障 ③国家对市场主体的调控应该以道德和法律手段为主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06年11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的城管人员,在市区进行所谓的执法时,对一位到市场卖菜的老年妇女动粗,使这位已经63岁的农妇多处受伤。《九江日报》的一位记者偶然发现此事,出面制止这些城管人员的行径,竟遭到多名城管人员的殴打。对九江市城管人员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违背了依法行政的原则

  B.是对大多人负责,维护市场秩序的表现

  C.是合理合法的,因为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D.体现了政府权力的威严

21.目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农村又诞生了村务大会由村民进行公决的民主制度,凡遇村务大事,向每户发放一张意见征求卡,然后统计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实行村民公决制度

  A.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中的腐败现象

  B.可以让村委会更好地行使政府职能

  C.进一步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D.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

22.一百多年来,无数数学家关注并致力于证实庞加莱猜想。美国数学家瑟斯顿、汉密尔顿和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相继在这个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曹怀东成功处理了猜想中的奇异点难题,给出了庞加莱猜想的完全证明。这一事实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终极真理的证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科学发现需要国际合作精神        D.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

23.美国有个著名探险家叫约翰·戈达德,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把那许多注定不可能都踩在脚下时,他微笑着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这句话主要强调

  A.只要有理想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B.理想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

  C.理想高于现实也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    D.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24.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品评三国英雄,而一举成为2006年我国最引人关注的文化学者和电视明星。这说明

  A.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生活化、平民化的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

  C.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D.电视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主导力量

25.杭州一年以前就提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口号,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把茶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杭州的社会文化就是茶文化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茶文化提升了杭州的文化品味,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0大题。其中26~29题为必做部分,30~35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l道试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1道题,其他作答的题目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6.(25分)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环境与发展是双方共同的课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B、C两国所面临的相同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人们的食物结构可以反映出各地气候和作物种类的不同。右图是A、B、D三国人们每天食物供给的种类,甲、乙、丙各是A、B、D哪国的食物构成?为什么?(9分)

  (3)E为________(国家),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较,该地经济发展更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它可以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哪些做法来促进区域发展?(8分)

 27.(25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回答:(1)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12分)

  (2)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10分)

  (3)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3分)

 28.(25分)材料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群众,才能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依据。(6分)

  材料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必须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10分)

  材料三 清晰的是非界限,明确的荣辱观念,不仅是一个民族正气盎然、精神奋发的鲜明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政府人员,要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人。

     新年第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着隆冬严寒,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同苏北农民亲切交谈。在连云港市,他进超市,入社区,了解节日市场供应情况,走访居民家庭。

     2007年元旦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走进位于坝上高原的御道口乡御道口村村委会详细了解村里的情况。关注到还有多少困难户需要帮助,有没有孩子上不起学,农民生病能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并叮嘱当地干部,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改变家乡面貌。

    2007年1月8日至lO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3)政治生活中的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9分)

29.(35分)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商业城市最集中的地区。清朝前期,苏州、扬州等地,商人广建园亭,“扬州园林甲天下”,甚至还有江南“一夜造塔”的传说。富商们开设戏馆,蓄养家乐、戏班蔚然成风,昆曲、徽剧诸腔纷呈。进入近代以后,城市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有人这样记载:“征诸四十年来沪上(上海)淘汰之种种事物,……如有轮船而沙船淘汰,有洋布而土布淘汰,有火柴而火石淘汰,有纸烟、雪茄而水烟、旱烟淘汰。”电影院、咖啡馆、舞厅、百货公司等娱乐消费场所比比皆是。

  回答:(1)材料中近代以来城市生活的变化反映出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8分)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分析回答:

  (2)该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数目、分布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为什么?(7分)

  (3)运用上述资料,概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特点。(4分)

  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城市住区衰退等问题。

  某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走工业化道路中,盲目拔高了城市的定位,确定了建立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为此,大量占用了农民的耕地,上马了许多污染严重的项目,产生了空气污浊、清水变黑、产业重复……等现象。

  (4)某市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6分)

  (5)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如何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又好又快”发展。(7分)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

  资料二  2002年12月25日,新疆乌恰县发生5.7级地震,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约在二千五百万元左右。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IO亿元。

  资料三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了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人民币)。1999年台湾南投发生7.6级地震,造成2329人死亡,财产损失92亿美元。

  (1)根据资料一,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4分)

  (3)我省属于地震多发地区,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3分)

31.(10分)【地理——环境保护】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在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城市中,357个城市出现酸雨,占51.3%。从酸雨区域分布来看,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西等省)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雨区的珠三角酸雨污染加重。出现重酸雨(pH值≤4.5)的城市比例呈升高趋势。


  材料二  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天然气为1)

  材料三  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1)酸雨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酸雨现象严重的原因。(3分)

  (3)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欲对当地降水的酸碱度进行研究。请你帮助设计方案。(3分)

32.(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70年代,陈启元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当地人群起攻击,说是高烟筒有伤风水,男女同厂有伤风化等。慈禧太后有一辆法国使馆赠送的轿车,因为司机无法跪着为她开车而置之不用。

  1853年7月8日,美国“黑船”舰队闯入日本横须贺港,在炫耀武力之余,还用电报机、钟表、望远镜、蒸汽机车向日本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当一部小型机车在专门搭建的轨道上开起来的时候,围观的日本官员真切的感受到了他们与西方的差距。一天夜里,一个日本青年偷偷爬上黑船,要去美国学习。后来他前往欧洲,详细考察了各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制度,回国后,他参与了明治政府的几乎所有重大决策。

  回答:

  依据材料,分析近代中日两国对待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在认识上存在什么差别?这一差别对19世纪下半期两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33.(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陈列着法国最珍贵的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这份文件,被史学家们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宣言诞生后,被印成许许多多的传单、小册子、书籍,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回答:(1)《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依据宣言的思想内容和它对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2)为什么《人权宣言》能够在欧洲迅速传播?(4分)

34.(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1939年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在进行的英、法、美、苏四国关于遏制法西斯扩张的谈判随即破裂。条约还附有一份《秘密议定书》,依据这份《秘密议定书》,从1939到1940年,苏军向西越过边界,占领并合并了原属于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等国的大片领土,并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使苏联国界向西推移了250~300公里。对此,众说不一。

  苏联政府强调:“为了自卫目的,接受德国关于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提议,……以便更好的准备自己力量去抵抗侵略者可能举行的进攻。”1941年6月15日,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英国报纸上出现的关于苏德之间将发生战争的谣言是荒谬的,是反德反苏力量的笨拙的宣传伎俩。”希特勒当时说:“现在我们可以打击波兰的心脏了,就我们所知,军事道路畅通无阻。”丘吉尔认为英法的对外政策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从而丧失了对苏联的信心。苏联入侵芬兰后,国际联盟将苏联开除。

  苏德战争爆发后,罗马尼亚、芬兰等国毫不犹豫地同德国站在一起去攻击苏联。1944年波兰流亡政府要求苏联归还他所占领的波兰领土。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首先掀起独立浪潮,紧接着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纷纷独立。

  试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写一篇不超过400字的短文,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10分)

35.(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不断加强。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举行;2006年11月4至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2006年11月17至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了构建和谐亚太、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蓝图;2007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二届东亚峰会。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参加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10分)

 

日照市2007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2

第I卷(选择题 共100分)

1.B  2.A  3.D  4.C  5.D  6.B  7.A  8.C  9.A  10.D  11.C  12.B  13.D  14.C

15.A  16.C  17.C  18.B  19.D  20.A 21.D  22.A  23.B  24.C  25.C

第Ⅱ卷【必做部分】

26.(25分)

(1)土地荒漠化(2分)自然原因: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属于热带沙漠与草原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脆弱;气温高,降水少,使得蒸发量大。(4分);人为原因: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2分)

(2)甲—D乙—B丙—A(3分)A位于北非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可发展灌溉农业,因此食物中谷类的比重高。B国位于萨赫拉地区,靠近沙漠,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高,食物中乳制品的比重最高。D位于赤道附近,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畜牧业的比重较低,薯类种植多,产量高。(6分)

(3)尼日利亚(2分)优越条件:矿产(石油)资源丰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热资源更丰富。(2分)借鉴经验: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引进外资、技术,发展经济;充分利用水热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答对2项即可,4分)

27.(25分)

(1)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12分)

(2)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6分)

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4分)

(3)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3分)

28.(25分)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核心价值体系。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确立我们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回答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得分。)③抓主要矛盾。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保证正确的方向。④坚持联系的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群众,才能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整体与局部、系统与要素角度回答也得分) 

(每个观点2分,答出三个观点即可得6分)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4分)②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3分)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分)

(3)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亲民爱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以“三个代表”为指导。(3分)在新时期,党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3分)

29.(35分)

(1)趋势: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3分)

原因:进入近代以后,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商口岸开放;随着西方工业品的倾销和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发生变化。(8分)(说明:从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亦可给分。)

(2)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4分) 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分)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总数目增加,各等级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总数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分)

(4)城市的发展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3分)要适度推进,不能急于求成;(1分)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城市化的进程要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5)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分)走新型工业化路子;(2分)要注意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做到城乡协调发展;(2分)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搞好经济调节、社会管理。(1分)

第Ⅱ卷【选做部分】

30.(10分)

(1)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3分)

(2)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灾情重;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地震引起的死亡人数下降,而经济损失上升。(4分)

(3)平日要注意防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作出避险抉择;然后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救援。(3分)

31.(10分)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造成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光合作用受阻,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等,造成建筑物、文物古迹等损坏(4分)

(2)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煤炭燃烧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硫的排放呈上升趋势;我国煤炭脱硫技术尚未得到全面推广。(3分)

(3)方案:第一步:观测前仪器准备;第二步:观测时测量、记录;第三步: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形成报告。(3分) 

32.(10分)

中国保守势力、旧道德观念和统治者的愚昧陈腐,阻碍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日本人积极接受、善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4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中国戊戌变法失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日益衰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6分)

33.(10分)

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彻底宣告了“旧制度的死亡”。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权”、“自由”、“法治”、“平等”的基本原则,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治国原则,成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6分)

(2)欧洲正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权宣言》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4分)

34.(10分)

  背景:世界人民面临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威胁,迫切需要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需要各大国团结起来,抵抗法西斯侵略。评价和影响:损害了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体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破坏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混淆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视线;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侵略战争的步伐;放松了对法西斯侵略的警惕,导致了战争初期的重大损失;引起了东欧国家的不满,埋下了民族纷争的种子,是苏东剧变的根源。(10分)

35.(10分)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家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3分)

(2)中国积极参加APEC等国际组织有利于地区的繁荣稳定,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3分)

(3)中国积极参加APEC等国际组织,有利于行使国际组织赋予的权力,维护国家利益;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