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测试

2014-5-11 0:33:01 下载本试卷

第八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

本节学习重点:

1、秦汉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特点:2、科技成就;3、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特点;4、佛教传入的时间和道教兴起的时间、主要经典;5、《史记》和《汉书》;6、汉代文学的主要代表;7、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秦汉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1、历史地位:①                 

                                  

 2、特点:①                  

        统一性:A、                            

B、                             

        多样性:                              

                  

  原因:                   

  表现:                                 

               ——科技领先世界

  A、              

B、                

C、              

        ,表现出                       

  背景:           

  表现:A、              

B、              

C、              

二、先进的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①西汉:A、                             

B、                            

②东汉:张衡:A、对    作了                  

B、发明测定    方位的     ,比欧洲早    

 2、数学:《九章算术》:①成书时间:        

②历史地位:A、                       

B、                      

 3、医学:①《黄帝内经》:成书时间:        

              历史地位:A、                       

B、                       

②《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        

         历史地位:                       

③名医华佗:时间:        

       成就:A、擅长         ,被誉为    

B、发明      ,比西方早      

④名医张仲景:时间:       

        成就:                         

        评价:       

 4、造纸术:①发明过程:A、西汉前期   ——表现:           出土的纸是目前            

             B、105年        造纸术,造出植物纤维纸,人称   

②向外传播:A、                     

B、                     

C、                            

③发明意义:A、                          

B、                           

C、                           

三、哲学的发展

 1、西汉:       对儒学的发展

 ①思想:A、                              

B、                              

C、                               

②核心:                  

 2、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     

①著作:        

②思想:A、                     

B、                     

C、                      

四、宗教:形成新格局

 1、佛教的传入:①     ,佛教经    传入中国内地。

     派使臣到   求佛法,请来两为高僧并为他们建造了  

 2、道教的兴起:①兴起时间:           

②形成途径:                          

③主要经典:       

④主要学说:                            

五:史学的巨大成就

1、《史记》:①作者:             

②体例:                               

③内容:                              

 

2、《汉书》:①时间:       

②作者:        

③体例:                

④内容:                

六、文学的新成就

 1、汉赋:①特点:                               

②缺点:            

③西汉:A、特 点:                          

B、代表作:                           

④东汉:A、特 点:               

B、代表作:               

2、乐府诗:                                 

七、雕塑与绘画

 1、雕塑:①                                     

                                  

                        

 2、绘画:①                                  

                                   

基础网络

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①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 

②秦汉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

特点

 
中外交流频繁:张骞通西域后,中亚、印度半岛文化流人。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居世界先进

 
先进: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影响: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气势恢宏:如万里长城、秦陵兵马桶、《史记》等。

武帝时的“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天文历法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公认最早。

东汉张衡

 
①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日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②发明制作可遥测千里外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

数学:《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介绍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

      志我国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名著

 

科技

 
《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反映了我国早期医学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医学

 
《神农本草经》:东汉著,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

 

名医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所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华伦:被誉为“神医”,擅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麻醉药,早西方1600多年。 

造纸

 
发明:我国最早,西汉前期已有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已知世界最早的纸。

改进:105年蔡伦用树皮等造出便书写、料易得、造价低的“蔡侯纸”。

外传:6世纪起,传至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中亚,并经阿拉伯传至非洲和欧洲。

特点

 
①董仲舒新儒学独尊于西汉,王充唯物思想弘扬于东汉,反映两汉两种截然不同哲学观点。

②佛教传人,道教产生,古代宗教发展形成新格局。

哲学

宗教

 
董仲舒新儒学:儒学为基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核心,具有神学倾向;独尊儒术。

王充唯物思想

 
背景:当时神学兴盛,宗教发展,儒学神化,迷信大行其道。

体现在《论衡》中

 

观点

 
①万物由客观的物质元气构成。

②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反对厚葬。

佛教:西汉末经中亚传入。明帝时传开。请来两位高僧,用白马驮来佛经。在洛阳传教建白马寺。

道教:东汉时,民间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而成。《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①司马迁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

《史记》

 
②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三干多年的历史。

史学

 
③体例严谨,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汉书》:东汉班固写的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赋:讲究排比,辞藻过于华丽。西汉的篇幅较长;东汉的篇幅较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

文学艺术

 
汉“乐府”诗:形式朴实,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深刻,我国文学明珠。

陶塑:秦陵兵马桶,整体表现了秦朝军阵的雄伟气势。奴婢伎乐俑,东汉成都说唱俑和洛阳杂技俑。

绘画:墓宝壁画、帛画、木刻画等,多有精品。画像石、画像砖,价值巨大。

重点、难点、考点

1、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特点:秦汉科技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科学文化的发展原因:(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政治统一、社会安定(前提是大一统);

封建制度的初步发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

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对外交往的扩大,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2、秦汉时期古代宗教新格局的形成

古代宗教形成新格局: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并存。

原因:东汉明帝求佛法、建白马寺等说明统治者的鼓励提倡是宗教发展的重要因素;神仙方术和迷信思想是宗教产生的助推器;道教所宣扬的观点对百姓的吸引说明人民的苦难、社会问题是宗教产生发展的土壤。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3、秦汉时期思想的特点

儒学经董仲舒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成为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哲学观点的对立;佛道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4、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文化。

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域,甚至远播欧洲,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

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成就等,表明那时的中国科学技术等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行列,文学艺术等也形成与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④气势宏大。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都表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显现出宏大不凡的气势

5、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⑤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2)秦汉文化的某些成就超越时空,影响中国,影响世界。

①数学、中医、造纸等成就一脉相传,不断地发展,许多今天仍在使用。

②我们现在依然为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的气魄而惊叹,这些已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宝贵遗产。

③儒家思想在诸子思想中取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以后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④《史记》及许多秦汉文艺作品,历代都有观者喜爱和研究。

⑤今天,宗教、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冲突都对现代社会有重要影响,秦汉时期的许多观点对现在仍有启迪。

⑥秦汉文化的许多成就开始外传,促进“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⑦秦汉文化是秦汉时代留给后人的遗产。

⑧秦汉时代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时代!

6、如何认识宗教?

宗教信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宗教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宗教天国是“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他们利用宗教软化人民的反抗意志。宗教又是深受苦难的百姓的精神寄托,“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样,宗教才能在百姓中广泛传布,拥有众多信徒。张角的太平道也才能成为组织农民起义的工具。宗教对文化的发展、交流也有很大的影响。

宗教的本质是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是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

宗教的产生是人们对于自然力量和阶级压迫无法解释而幻想借助超自然的某种神秘力量以求精神上的解脱。

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艺术、哲学、建筑、医学等方面)。

基础金题

1、秦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造成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和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2.下列文化属于秦汉时期新发展的是①留下了世界上有关

 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②形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数学体

 系 ③奠定了祖国医学理论基础 ④兴起了新的文学体

 裁一赋(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3.两汉时期,史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A.出现了《史记》和《后汉书》两大巨著

 B.形成了完整的史学研究理论体系

 C.出现了第一部断代史与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开创了典章制度的专题体裁

4.《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慧呈

 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

 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缺乏科学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蔡侯纸”

 A.出土于甘肃天水,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它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的发明

 C.东汉时开始经阿拉伯传人西方

 B、原料易得、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6.“河平元年●ooool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

 央”。这一现象应出现于

 A.秦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7.汉献帝时如果修一条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一本书

 所介绍的方法

 A.《九章算术》    B、《缀术》

 C.《周髀算经》    D.《农政全书》

要了解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情况,可查

 ①《后汉书》 ②《史记》 ③《汉书》 ④《资治通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这是下列哪

 种文学体裁的特

 A.楚辞       B、汉赋

 C.汉乐府诗    D、先秦散文

10.王充写作《论衡》主要是针对

 A.董仲舒的儒学  B、佛教“因果轮回”说

 C.民间神仙方术  D、唯心主义神学

.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

  频繁、水平居世界前列广气势恢宏等突出特点。其中,

  造成“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5,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①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②太初历 ③地动仪 ④麻沸

  散 ⑤纸的发明 ⑥《神农本草经》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在于

  A、奠定了中医病理学的基础

  B、确立了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

  C、奠定厂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D、韧步建立了中医的专业分科

  6.中国造纸术传播到下列国家或地区的先后顺序是(

  ①日本和越南 ②朝鲜半岛 ③非洲和欧洲 ④阿拉伯

  地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7.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绘有地图的纸出现于

  (A)秦朝末年      (B)西汉早期

  (C)西汉后期      (D)东汉时期

  8.西汉时期,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处于统治地位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其加以发挥创新

    (B)、孔子创立,具有权威性

 (C)孟子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发展

 (D)汉武帝祟尚儒家学说

9.东汉唯物思想家王充对董仲舒学说的批判主要是

 (A)对儒学的发挥    (B)大一统思想

 (C)“天入感应”说    (D)统一法令制度

jo.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A)认为精神随肉体死亡而消亡

  (B)人能够战胜自然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C)特异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人间祸福的征兆

  (D)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H.我国古代宗教在两汉时代形成新格局,主要是由于

    (A)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的创立

    (B)董仲舒和王充对立哲学观点的形成

    (C)玄学的出现和道教神仙体系的建立 。

    (D)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产生

D,东汉时期的道教(  )

  (A)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B)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

  (C)反对天人感应说

  (D)宣扬无神论

 4.下列有关“《史记》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

  (C)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D)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间的历史

 .两汉时期,史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A)出现了《史记》和《后汉书》两大史学巨著

  (B)形成了完整的史学研究理论体系

  (C)出现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断代史

  (D)开创了典章制度的专题新体裁

 司马迁说他的《史记》: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

  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

  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A)搜罗天下异闻

  (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的原因

  (D)成一家之言

 7.两汉时期兴起的一种新文学体裁是

  (A)’楚辞  (B)诗歌  (C)散文  (D)赋

思考题:

 1、概括并用史实说明两汉文化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列出两汉文化中的世界之最。

 3、试分析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