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和谐社会训练

2014-5-11 0:33:01 下载本试卷

【知识串讲】

一、正面的——历史上和谐的音符

1、和谐思想——和谐思想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1)“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构建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①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民本”思想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

文本框: ——新课标解析: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文本框: ——新课标解析: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孟子强调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文本框: ——新课标解析: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所以说荀子是属于儒家学派的,他的礼义学说是直接从孔子的思想中脱胎而来。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新课标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思想家
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文本框: ——新课标解析:墨子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③统治者的“民本”思想——强调君民和谐

古代开明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的思想。如唐太宗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唐太宗把老百姓和君主的关系比喻成水和舟的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避免“覆舟”悲剧的出现,他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主张“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并努力做到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西方和谐思想、“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近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了铲除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资本主义“文明制度”,以和平方式建立和谐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主张。但由于当时并不具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所以这些设想最终只停留在书本上,是一种空想。

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集中力量批判封建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提出、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观

文本框: 二、盛世的一般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
①社会经济生活和谐,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物质基础雄厚,人民生活富裕。
②社会政治生活和谐,即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社会矛盾缓和,民族关系融洽。
③社会文化生活和谐,如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使这一时期的中华文化得以和谐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高度繁荣、充满活力的特点。

三、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
   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②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
  ③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
  ④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四、对盛世的正确认识: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统治者采取的了些宽松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的目的
 
五、盛世给我们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④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⑤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体现出的“以人为本”精神

①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②邓小平提出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

③江泽民提出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④胡锦涛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人与自然、人际之间和谐的思想

①道家: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有无、难易,是相互依存变化的,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现象。

②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制约,“法不阿贵”。

③天人和谐。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而不是对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④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压迫、安于现状。

2、和谐实践与社会改革——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采取措施发展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其措施和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手段。

①中国古代休养生息及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

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西汉:休养生息;

北魏:均田制;

唐朝: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封建盛世可以说是古代理想的“和谐社会”。

宋朝: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

元朝:农业生产作为评定地方官标准;

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清朝:奖励垦荒;实行“摊丁入亩”。

文本框: 封建盛世拓展:
一、所谓治世或盛世,一般是指地主阶级封建专制集权式的“和谐社会”。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我国古代的盛世或治世主要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周武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②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软”的理想社会。

③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地价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④《人权宣言》: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都市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⑤《独立宣言》:“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它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⑥罗斯福新政与就业问题:新政中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等措施,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扩张。

⑦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社会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作用是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⑧20世纪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稳定社会秩序。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经验。

⑨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建设、经济建设中的经验

1949年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建立;

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文本框: 第二、中国古代的法制建设: 
1、夏朝:制定了刑法。
2、战国:商鞅变法时“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严刑峻法;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法律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
3、秦朝: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秦律非常苛严,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
4、西汉: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5、唐朝:刑部主管刑法。唐律闻名天下,日本律令就是向唐律学习的结果。
6、北宋: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样,将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了中央;王安石变法时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7、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其中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和司法;明太祖还制订了《大明律》,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怠,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8、清代:颁布《大清律例》。
9、明清之际:明末清初,中国产生民主启蒙思想。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体现了一种朦胧的民主法制意识;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
10、认识:中国古代的法制只有刑法,没有民法,其实质是实行严刑酷法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二.近现代依法治国——法律权威大于个人意志,法大于权,其实质是法治
第一、世界近现代的民主法制建设:
1、英国
启蒙思想家霍布斯以社会契约论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洛克用社会契约论和分权学说对抗专制王权,反对专制主义。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为世界近代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已经有议会传统。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成为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法律文件。《权利法案》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后来,英国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
北美启蒙思想家富兰克林要求废除奴隶制,主张实行普选制,反对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英属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为美国民主化进程作了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马克思把它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为资产阶级政体提供了范例。
1862年, 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 ,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这块土地就成为私有财产。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1933年,罗斯福颁布《国家工业复习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实质为“绥靖政策”。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权利,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发展等;经济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向小康社会迈进;文化上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依法治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3、生态和谐

中国古代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主张:

①先秦时期:商朝、西周的时候,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先民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③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牛产。

④明清时期:在自然保护方面,除袭用旧时的自然资源政策外,别无其他特别之处。

⑤中国历代都对山林实施国家管理,很少开放山林川泽,经常封山育林。

建国后党和政府举办了许多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型工程,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等等。西部大开发特别关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再造秀美河山”。

文本框: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1、提出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知识经济兴起的结果。随着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向注意效益和生活质量。此外,世界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2、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而成的,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作了一较完整的定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民群众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则的国家的人民群众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3、标志: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同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国形成共识。
4、影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任务。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人类社会实现良性发展战略的唯一正确选择。它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实际。

4、友好交往也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表现。例如唐朝与东突厥、回纥、南诏、吐蕃等友好关系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天竺、大食等国友好关系。新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文本框: 一、古代“依法治国”——个人权威大于法律权威,权大于法,其实质是人治。
第一、世界古代的法制建设: 
古罗马法律制度(新课标):《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对后世资本主义法律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5、“法治”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的一种有效手段

3、法国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批判封建制度,反对教权、专制,提倡人权、法制,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孟德斯鸠不但对封建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猛烈抨击,而且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原则,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卢梭坚决否定封建王权,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已经有召开三级会议的传统。

1789年,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后来作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指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对法国和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都有重大意义。

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是欧洲大陆最早的成文宪法。此后,法国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多次交替,但议会政体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后来又公布了其他几部法典,这些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4、俄罗斯(苏联)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但废除农奴制后,俄国仍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1924年初,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规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1936年,苏联召开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5、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取消了武士特权,取消了对人民的一些限制。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6、德国(新课标):1849年帝国宪法;1871年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

          (柳州市5月月考37题)

7、认识:世界近现代的民主法制建设向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方向发展,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第二、中国近现代的法制建设: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主张以法治国;各省设立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立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

2、资产阶级:

19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的早期维新派杰出代表郑观应考察各国政治利弊得失,主张开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其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并在戊戌变法法令中颁布了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设立报馆、学会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戊戌变法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运动先河。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以“民权主义”为核心,中心目标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和措施。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辛亥革命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在1915年发动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3、地主阶级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晚清政府:20世纪初,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接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表明“预备立宪”实质上是一场骗局。

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于1914年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的民主法制化进程。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后,一步一步强化其独裁统治,1947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标志着其独裁统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法制建设: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纲领中包含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内容。

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广泛人民性的宪法类文件。

抗战时期,中国共和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抗战胜利后,为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中共中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在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上作了许多努力,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政协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等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具有新中国临时宪法的性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部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失误是忽视民主法制建设、个人崇拜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从而使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表现在: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把建立法制摆到优先地位,加快立法进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②基层民主扩大,实行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

③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港澳问题,在港澳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并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党的十三大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⑤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⑥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⑦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形成邓小平理论,以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民主化建设取得巨大成果。

5、认识:

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的发展是逐渐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转化的趋势。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二、反面的——历史上不和谐的声音

1、社会的不和谐

中国古代上,秦隋等朝代统治后期,由于没有处理好社会矛盾,统治残暴,赋税徭役兵役沉重,法律苛严和酷法,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农民战争拓展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一公元前20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隋末农民起义(611—618年),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

明末农民战争(1628—1644年),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标志农民战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3-1864),《天朝田亩制度》,标志着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也标志着封建制度的衰落。

世界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工人阶级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工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

印度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不利因素,四对矛盾: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因素。不仅阻碍了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导致印度政局的重大变动。

中国建国以来的环境和人口问题:建国后30年没有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以大跃进为代表的失误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增长属于高耗低效的类型。

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

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而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济发展所造成的。

2、生态不和谐

中国古代史上自然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

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导致黄河多次泛滥。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结构有所调整,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扩大,使两汉时环境的破坏状况缓解。

隋唐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清朝前期人口急剧膨胀,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加,清朝开垦的荒地面积大量增加,围湖造田的现象口益增多,人地矛盾愈发突出,此外,从明清两代开始颁布山川弛禁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山林,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从长远来看,又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产生的环境恶化局面,以致现代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承受严重的环境污染,山区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疆域扩大、社会安定,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②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④城镇居民人头税的废除,推动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创办了砖茶厂和缫丝厂。由于茶叶出口量大增,国内福建等沿海省份茶叶的种植也增多,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导致土地等自然资源被破坏。

在列强侵略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为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张之洞在建立汉阳铁厂时,因观念的落后、政治阻力等因素,厂址没有选择在靠近铁矿所在地大冶县的地方,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1895年的《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此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修铁路,开矿山,掠夺了中国大量的资源,垄断了中国的市场,致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重工业无从发展,也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在农业方面,强占沦陷区的大量耕地,用于修建公路、封锁沟和飞机场,还低价收购甚至大肆掠夺农产品。此外,在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也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其总方针就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

建国以来,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使自然环境遭破坏的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次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时期。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高炉的土法炼钢铁,浪费了不少资源,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影响到农业生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畸形发展。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错误批判,使“左”倾错误进—步发展,“大跃进”运动被坚持,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进一步加剧,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1959~961年,我国出现自然灾害和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到1960年,粮棉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文革”期间,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交通运输堵塞。整个“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加之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政策的影响,我国在加快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高。②水污染相当严重。③城市空气质量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④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⑤城市噪音扰民较为普遍。⑥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任务繁重。⑦土地退化严重。⑧水生态系统失衡。⑨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⑩生物品种锐减。

这些环境问题,势必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

世界近现代史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①是因工业生产将大量化学物质排入水体而造成的水体污染事件。②是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③是因工业废水、废渣排入土壤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事件。④是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生物等进入食品而造成的食品污染公害事件。

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认识:

①   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必然遭到惩罚。

②   农业文明下,人口增长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但人口过度增长产生人地矛盾和许多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动荡。要控制人口合理增长,使人口与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   频繁的战争和地质变迁、灾害也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如丝绸之路上曾创造辉煌文明的楼兰古国,张骞通西域时还沟渠纵横、植被茂盛,如今已完全淹没在了漫漫黄沙中. 

④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很小;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知识经济时期,人类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⑤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极大的负效应,如环境公害、生态失衡、资源危机等问题。20世纪的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当代日益突出的“水危机”都说明人与自然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三、注意其他有助于和谐社会建立的因素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括少数民族的关系、区域发展的和谐、城乡的和谐),充分发挥和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和谐社会应是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要求与服从和顾全大局的统一。

2、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只有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稳定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有序则国家兴旺,社会动荡则国家衰亡,这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是治乱兴衰的客观规律。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盛世,都与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整合社会利益分不开,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同样,这些盛世王朝的衰落,也大都是从社会动荡开始的。近年来,一些其他国家的执政党甚至是长期执政的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有效整合社会利益、维护社会有序的运行,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缩小贫富差距、掌控社会财富分配构建和谐:防止土地兼并、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更名田、地丁银制度、王安石变法、土地革命和改革、社会福利、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5、发展经济是建立和谐的根本措施:经济制度、经济措施与政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经济体制与社会的和谐

6、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如闭关锁国政策

四、历史启迪

通过上述有关和谐社会的规律性总结,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第一,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第二,必须深入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第三,必须加快发展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

第四,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开辟和谐社会建设的广阔前景。

第五,必须深化改革,鼓励创新,不断激活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

第六,必须直面矛盾,化解危机,不断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

以上六点,实际上是要着重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三大问题即发展问题、改革问题和稳定问题。这三个问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和谐社会建设就大有希望;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如果能够理顺,和谐社会建设就能够顺利开展。

【命题预测】

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的关系后,和谐社会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和谐社会问题在政、史、地三科都有丰富的考试资源,预测近几年高考将对这一热点进一步进行考查,可能是单科的,也可能是综合的;可能考选择题,也可能考非选择题。

【典型例题】

1.(2005年5月福州模拟)右图所反映的指导思想与我国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制度         

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民本”知识的联系。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名画《蒙娜莉莎》,体现了关注“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二者都重视人、强调人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

2.(2005江苏卷)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孔子思想作用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孔子“仁”、“礼”和教育思想所起作用区分开来,全面认识孔子思想。“仁”的思想有助于调解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①③"两项属于“仁”思想的内容;而②项属于孔子“ 礼”的思想,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与“爱人之心”相违背;④项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是政治思想,它的作用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3.(2004上海卷) 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所引用名言的核心强调“ 人和”,显然是强调了一种“重民”思想,而2300多年前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孟子曾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与之相符。所以答案为C。

4.(2002年全国文综卷)儒家思想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再认、理解和评价。具体考查 “仁”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春秋时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是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对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答案为B。满足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要的是法家思想,故A、C不符合题意。D是墨家思想。

5.(2005扬州4月)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2)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积极作用如何?

 [答案]

(1)孔子。春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举措: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文化方面——举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积极作用:政治较清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2分)

[解析]第(1)问,要联系春秋时期相关史实作答。“仁”是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种思想的提出与春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的背景紧密相关。在哪个时代,这种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第(2)问较简单,其实就是围绕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以及由此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史实来组织答案。关键是对唐太宗统治措施的准确记忆。

【模拟训练】1

1.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          B.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C.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统治的巩固   D.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印

2.“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反映了

①北方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②唐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圩田更加普遍        ④自然生态平衡受到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都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这是因为

A.由过去的实物纳税改为用银两纳税      B.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人头税

C.地主占有耕地多,承担的赋税相对增加了  D.废除了农民长期以来的赋税负担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主要是由于

A.实行按劳分配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

C.实行个体耕作        D.扩大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5.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6.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这一做法直接影响有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使人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         ④使平富差距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

(1)孔子“仁”的学说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这一思想与启蒙思想中的哪一政治观点最相似?

材料二 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耕地几乎全部开辟,包括中游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大片森林和草原被辟为农田,下游平原的原始森林、草地更是垦伐殆尽,连河湖滩地也被辟为耕地。……中唐以后,黄河流域长期处在战乱状态,加之长期过度开发,引起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湖被淤被垦,最终引起环境恶化,所以10世纪以后,黄河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灌溉系统破坏难以修复。

                              ——《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和影响,由此有何认识?

材料三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但却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妨碍与破坏。

                            ——《里约热内卢宣言》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所说“众多因素的妨碍与破坏”中的“众多因素”指哪些因素?

8.秦朝和唐朝都是强盛的封建国家,但统治时间却相差甚远,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教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西汉政治家贾谊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论其观点。

(2)唐太宗说,君民是舟水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说“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惜损欲,克己自励耳!”。上述言论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在其经济政策上有何主要体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D  2.C 3.C 4.A 5.D 6.B

7.(1)有利于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

(2)原因:战争连绵不断;人口增长造成土地过度开垦。影响:环境恶化,水患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认识:坚持人口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人口剧增;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耗大;淡水紧缺;贫困、饥饿频仍。

8.(1)贾谊的观点是正确的。秦二世统治时,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正是这些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2)民本思想(或“存百姓”思想)。主要体现: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实行租庸调制,兴修水利。影响: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模拟训练】2

1、(2005年黄冈质检,第39题,第1、2小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热门话题,代表们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

材料一: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代表。其实,古代在“和谐社会”出现之前,当旧的传统的社会秩序遭受到猛烈冲击时,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往往应运而生,其间出现了不少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某些思想或观点,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因此,我们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请回答:

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中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之。(8分)

⑵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12分)

[参考答案]⑴思想观点: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4分)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4分)

⑵典型代表:贞观之治。(2分)原因:吸取隋朝暴政灭亡教训;知人善任,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戒奢从简。(10分)(如举其他例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相应给分。)

[试题评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渊源和治国实践,充分体现了文综试题“立意高、落点低”的特点。它实际上主要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但从第⑴小题的考查效果来看,很不理想。比如题目要求“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诸子百家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观点”,参考答案实际上指出了其思想观点并对它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而不是运用有关历史知识对它加以说明,结果造成许多考生因罗列大量与题意无关的课本史实而普遍失分。再如,参考答案给出的“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点直接出自材料,但多数同学因题目强调“结合有关历史知识”去答,而不敢这样答,造成普遍失分;而且答案仅仅给出了孔子、墨子二人的思想观点,却把老子、孟子等人符合题意的思想观点一笔勾销,造成许多同学尽管没做错也不能得分的情况。因此,我认为第⑴小题的设问可改为“简要评述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除孔子以外的诸子百家提出了哪些值得今天借鉴的合理的思想观点”,并将参考答案改为“老子在政治上反对严刑峻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孟子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为后世统治者实施仁政提供了理论基础;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2、▲北宋的封建经济比唐代更加繁荣。然而,唐朝前期出现了国家统一、富强,社会相对和谐的局面;北宋却始终无法摆脱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困境。试结合有关史实,从统治政策调整和民族关系格局变化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并据此简要说明你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

[参考答案]⑴统治政策调整方面。①唐朝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力逐步增强;轻徭薄赋,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如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革新政治,注意提高执政能力,如三省六部制和府兵制,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力量,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善于用人,注意加强官僚队伍建设,如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以及唐玄宗采取措施整顿吏治等。

②北宋:统治者为防止藩镇割据重演,用“分化事权”的办法来加强中央集权,用募兵、养兵的办法来缓和阶级矛盾,结果形成冗官、冗兵的局面,极大地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际上也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来源。

民族关系格局方面。①唐朝前期,中央政权政治军事力量强大,经济文化发达,边疆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周边各族大多接受唐朝中央政府的领导,民族关系相对和睦。

②北宋:建立在五代十国基础之上,疆域和国力有限;辽和西夏迅速崛起,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北宋同辽和西夏的战争胜少负多,因此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用岁币换取和平。

⑵看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与时俱进,革新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民族团结。

[试题评析]从现实上看,和谐社会属于政治现象,但是仅仅从政治学科这一个学科的角度考察,不能得出和谐社会问题的全貌。因此,本题首先从历史学科的角度,通过比较唐宋两朝在和谐社会建设上一成一败两种不同的结局,引导我们去思考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种种因素,然后进入政治学科,要求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题目昭示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作用,具有很强的时代感。题目主要考查了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了综合测试的能力考核目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模拟训练】3

“以人为本,勤政为民”是我党工作的重要基点,也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治国指导思想。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A.“以人治国”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方针的地区有()

  ①吉林      ②安徽      ③山东      ④四川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频繁的灾荒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频繁的灾荒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引发政治危机、农民起义、王朝更替。下列农民战争与灾荒无直接联系的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秦汉以来的历代封建王朝,不仅有一套防灾减灾的决策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历代王朝的防灾减灾措施的有()

   ①都江堰的修建 ②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③引进烟草 ④修建洛口仓、含嘉仓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四十八年, 康熙说:“本朝自统一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倶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

康熙五十三年,针对有些大臣建议垦荒,康熙反问道“条奏官每以垦田积谷为言,伊等俱不识时务,今人民藩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此外更有何应垦之田,为积谷之计耶?”

                            ————《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乾隆三十七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用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也出现类似情况。

                                 ———《清高宗实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康熙帝的两段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清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试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4分)。为解决人口问题带来的粮食问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4分)。

7、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乙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摘自刘禹锡《竹枝词》)“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摘自温庭筠《烧歌》)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你如何看待它?(4分)

材料二:“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当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响起时,50多年前359旅在南泥湾开荒生产的火热场面仿佛又展现在人们眼前。50年后,南泥湾的群众依然用着当年当战士们用的那种镢头,但他们不再用它开荒,而是用它在山上种树植绿。

        ——摘自2000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50年前开荒50年后种树》

(2)材料二中“50年前开荒”是指什么?(1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当时有何历史意义?(2分)

8、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试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4分)。为解决人口问题带来的粮食问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4 D、B、D、B

5、答案:

⑴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耕地的增长,造成“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的现象,康熙时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已相当尖锐。清调整政策将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官吏奖惩的标准。清初期的100多年,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

⑵反映了乾隆时普遍出现了“与水争地”的现象。根本原因是人口大量增加,不少人无地可种,于是出现盲目开荒,围湖或围河造田,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⑶人口的过度增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制定节制人口的政策;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注意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

6、、原因:①明清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繁荣;(2分)②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的改革,废除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大为减少。(2分)

措施及影响:①鼓励垦荒;(2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分),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1分)

②引进和推广外国的高产农作物。(2分)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可养活众多人口;(1分)同时可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1分)

7、(1)(5分)反映了唐朝时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向山要田的现象。这一现象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耕地面积的增加,但它也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2)(5分)“50年前开荒”是指中共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分)因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2分)意义是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8、原因:①明清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繁荣;(2分)②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的改革,废除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大为减少。(2分)

措施及影响:①鼓励垦荒;(2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分),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1分)

②引进和推广外国的高产农作物。(2分)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可养活众多人口;(1分)同时可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