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模拟题(十)
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对外交往,由主动到被动,由积极到消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回答12—14题.
12.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
②马寺是东汉政府在都城建造的佛教寺院
③佛教的塑像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佛教壁画是丰富艺术和历史资料
④《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
⑤佛寺景色清幽,多为旅游胜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图是乾隆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请判断它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14.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茶丝大量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开放。 B.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丝茶质优价廉 D.中国商品经济发达
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史的广大特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回答15—17题.
15.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指
A.帝位终身制 B.皇位世袭制
C.地方服从并受制于中央 D.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与监督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17.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下列人物中,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有
①林则徐 ②曾国藩 ③康有为 ④孙中山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④
中国的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加强对西部的联系和管辖.回答18—20题
18.中国古代对新疆天山以南地区进行过管辖的机构有
①西域都护 ②北庭都护府 ③岭北行省 ④伊犁将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9.下列史实,不符合唐朝时期西藏情况的是
A.青藏高原实现了统一 B.仿照唐朝官制,设置各级官府
C.出现了吐蕃文字 D.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20.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实质体现了
A.中央集权制度向边疆的扩展 B.民族融合的加快
C.西南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西南少数民族拒绝接受先进制度
历史上的政策调整或变法,有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回答21—23题
21.商鞅变法禁止弃农经商,在当时主要出于下列需要中韵
A.兼并战争 B.奖励军功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保护土地私有制
22.唐朝前期赋税制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纳税概以钱计,后者以纳粟为主
B.前者分四季征收,后者以夏季和秋季作为征收期
C.前者不以户口为准,后者依户课税
D.前者与国家授田配合,后者只征税不授田
23.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考试制度,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受官 D.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
38.(20分)
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城市的发展,代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面四幅图.
回答:
(1)结合图一、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和隋唐时期我国的城市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
(2)从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城市分布情况说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2分)与战国相比,明朝的城市的职能有什么重大的变化? (2分)
(3)图四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2分)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从以上分析说明城市兴起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是什么?(2分)
39.(32分)
中国历史上,各种思想异彩纷呈,思想家人才辈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由由和活跃的时期,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了各种方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是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方面妁四则言论
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③“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④“明仁义爱惠之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材料二: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新课标《教师教学用书》第三册
材料三:“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烟毒受之,独以行军利器则不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四:在近代思想发展中,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最高成就;阅读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少数满州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畜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社会原因。(2分)材料一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派别的什么治国主张?(不得照抄原文)(8分)这些主张中,哪一项在当时最实用?为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4分)这些思想家中,以“异端”自居,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的是 :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影响的思想家是 。(2分)
(3)鸦片战争时期的新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根据材料三,回答作者的主张。(4分)
(4)“三民主义”在中国提出的最主要社会条件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四中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为什么?(6分)
(5)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思想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12.B 13.C 14.B 15.C 16.B 17.C 18.D 19.D 20.A
21.A 22.D 23.A
38.(1)差异:战国时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隋唐时期,南方的城市增多(4分)
原因:战国时期,北方黄河流是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隋唐时期,随着南方的开发,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开始南移。(4分)
(2)发展趋势:反映了我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2分)明朝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特征更加突出。(2分)
(3)特点: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2分)
原因:这些城市大都是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城市倾销商品,加速了当地自然经济的解体;扩大了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4分)
(4)条件:当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39.(1)初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导致了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思想家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因而对如何治理国家提出了不同主张。(2分)①是儒家的主张:德和礼②是墨家德主张:尚贤,③是道家德主张:无为,④是法家德主张:严刑重罚。(8分)
法家德助长。因为它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德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2分)
(2)社会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4分)
李贽 黄宗羲(2分)
清朝专制统治,思想界“万马齐喑”;在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开始出现“经世致用”的思想,鸦片战争的刺激。(3分)
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分)
(4)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