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择题

2014-5-11 0:33:02 下载本试卷

高三历史选择题强化训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回答1—4题。

1.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    

D.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里的“内”是指       (  )

A.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B.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C.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D.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3.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之处是             (  )

A.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B.加强由皇帝控制的禁军

C.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的职权       

D.设立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  

4.为加强皇权,清朝雍正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添设南书房    B. 扩充内阁六部(  )

C.撤销议政处    D. 增设了军机处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回答5-8题。

5.台湾在设省以前,长期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府。台湾府的设置是在         (  )

A.元朝统一全国时  B.郑成功收复台湾时

C.康熙收复台湾后  D.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6.国际社会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依据有               (  )

①《开罗宣言》    ②《联合国家宣言》

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台湾问题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  )

A.中国国共内战遗留问题造成的      

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C.雅尔塔体系划定造成的     

D.战后联合国托管造成的

8.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对邓小平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中国不反对资本主义

B. 两岸的统一指日可待

C. 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D. 祖国大陆必将实现统一

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和中外交流。回答9—12题。  

9.下列对张骞通西域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条件    (  )

B. 促进了中西文明的汇聚交融

C. 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了一体    

D.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10.贞观后期回纥各部请求开辟一条“参天可汗道”,即从唐朝通往回纥的大道,唐太宗应允,并在沿途设立驿站几十处。“参天可汗道”的历史作用有                (  )

①有利于边疆开发②加强了与欧洲、非洲的往来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④为民族间商旅贸易提供方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元朝与隋朝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是                (  )

A.重新连接了京杭大运河       

B.开始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C.与欧洲最早实现了直接交往    

D.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12.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过程,并在15世纪初创造过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资本主义经济在江南地区萌芽

东北地区历史的发展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巨大。回答13—16题。

13.中国古代管辖东北地区的机构有 ①辽阳行省

②黑水都督府    ③乌里雅苏台将军 (  )

④盛京将军      ⑤奴儿干都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4. 近代史上,列强争夺我国东北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丰富     B. 战略地位重要 (  )

C.经济发达      D. 邻近俄日两国

15.雅克萨之战,坚决反击沙俄入侵,捍卫东北边疆主权和社会安定的帝王是      (  )

                          A.唐玄宗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16.解放后,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

①矿产资源丰富,配备合理,适宜发展重工业

②“伪满”和国民党时期留下了一些工业基础

③临近苏联,便于得到苏联帮助

④抗美援朝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回答17-20题。

17.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家的重要因素是             (  )

①进行了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 

③大量吸收了外来的移民和技术 

④内战后工农得到较为协调的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8.德意志统一后的工业生产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      (  )

A.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B.有丰富的外来资源作补充

C、广大国际市场的开拓  

D.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

19.“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起飞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  )

A.积极发展转口贸易 B.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C.工业布局基础良好 D.对经济实行宏观管理

20.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呈现繁荣景象,这主要源于        (  )

A.减少政府干预    B.实行美元贬值  

C.减少福利支出    D.发展高科技产业

回顾并反思几个多世纪以来,海洋与世界各国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回答21~24题。

21.美国海军战略家阿弗雷德·马汉曾说:“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史实是             (  )

A.16世纪的荷兰   B.17世纪的西班牙

C.18世纪的美国   D.19世纪的英国

22.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在日本海西海岸寻找出海口的机会      (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订条约》

23.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是在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B.华盛顿会议召开之后

C.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  

D.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之后  

24. 1950年艾奇逊在谈到美国政策时说,美国的防线是从“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至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调整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战略的重要一环

②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反映

③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形成美日防御体系

④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竞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战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回答25--28题。

25.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雄兼并战争,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  )

①加速了民族融合    ②促进局部统一

③促进了社会变革    ④巩固了分封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阻止波旁王朝复辟 B.扩大法兰西帝国版图

C.保证工业革命开展 D.冲击欧洲的封建制度

27.1904—1905年日俄战争      (  )

①战争在日本海域进行 ②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③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④日本把朝鲜变成把了其实际殖民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2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增加对中国援助的历史背景是   (  )

                          A.苏德战争爆发    B.珍珠港事件后

                          C.日本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亚太霸权 

D.1941年英美两国发表《大西洋宪章》后

民主和法制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回答29—32题。

29.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下列对于管仲这句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法是天下人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B.其思想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C.其核心是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法应该由君主制定,让臣民遵守

30.下列法律中不仅有经济法内容,而且还有严惩贪污贿赂罪内容的是        (  )

A.《秦律》B.《贞观律》C.《法经》D.《大明律》

31.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

32.《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        (  )

A. 结束封建统治秩序 B.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C.实现国民一律平等 D.否定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台湾自古与大陆的联系密切,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33-40题。

33.元朝时,政府设立管辖今台湾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理藩院

C.台湾府              D.澎湖巡检司

34.“开辟荆莽逐荷夷,十年始复先基”,此诗记述的重大事件是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刘铭传保卫台湾  D.刘永福坚守台湾

35.右图是2003年11月福建省晋江市为纪念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而落成的一位著名将军的雕像。图中的人物应是  (  )   

A.徐骧

B.施琅

C.郑成功

D.刘铭传

36.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卷21)以上材料说明 (  )

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

③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食糖和粮食

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依次被称做        (  )

A.夷洲、流求、琉球、台湾岛   

B.流求、琉球、台湾岛、夷洲

C.琉球、台湾岛、夷洲、流求   

D.夷洲、流求、台湾岛、琉球

38.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  )          

A. 驱逐殖民势力   B. 维护国家主权

C. 加强边疆管辖   D. 巩固清朝海防

39.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发布檄文,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此话表达的深刻含义是     (  )

A.誓死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         

B.坚决反对清政府外交政策

C.鼓舞斗志,积极进行抗敌          

D.痛斥清政府投降卖国政策

40、“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宣言》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西安、南京和北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古都,也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回答41~44题。

41.随唐时期,涿郡即今天的北京成为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其原因不包括(  )

A.大运河的开凿         

B.海外贸易方便

C.附近人口较多,又地处交通要道    

D.地处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结合处    

42.明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 北京物产丰富           (  )

B. 北京地势险要

C. 威慑蒙古,巩固边防 

D. 北京是他的发祥之地

43.宋金议和后,金将都城迁到燕京;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定都燕京。其共同之处在于 (  )

A.准备进攻南宋,力图完成统一大业

B.民族矛盾尖锐,镇压各地人民反抗 

C.统治中心转移,以中原为统治中心 

D.燕京商业繁华,统治集团追求享受

44.从西安、南京和北京三座古都看,各王朝选择都城的主要因素有          (  )

①是否有发达的交通运输 

②是否有重要的地理屏障 

③是否利于对全国的控制

④是否能保证粮食的供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回答45-48题。

45.下列各项最能体现老子学说精华的是(  )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6.“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韩非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  )

①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         

②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③新兴地主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④法家思想成为了治国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47.与隋唐相比,宋元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传统科技开始衰落

C.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D.中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 

48.明朝后期李贽的思想                 (  )

A.成为晚清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B.否定了理学家的形而上学思想

C.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D.扭转了明清时期不切实际的学风

赋税是国家调节社会集团利益,发展经济,维护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回答49-52题。

49.隋唐时期,统治者推行的最能保证农民生产时间的措施是             (  )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府兵制      D.两税法

50.明朝后期一条鞭法和清朝前期摊丁入亩两者的共同点有             (  )

①都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都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 

③都属于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

④都加强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调动抗日根据地各阶级抗日生产积极性而采取的政策是(  )

A.双交双减     B.反扫荡斗争

C.整风运动     D.大生产运动 

52.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税费改革出现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不断地前进。回答53-56题。

5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  )

A.领导工人阶级积极进行武装斗争和暴动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54.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侮,是因为               (  )

A. 中共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 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 中国的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 

D. 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5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下列体现了这一努力的重大事件是

①中共七大       ②土地改革 (  )

③重庆谈判       ④政协会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具体体现在             (  )

①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

③开展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④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日本在近代史上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答57-60题。

57.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其原因有            (  )

①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②缺少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③地域狭窄、资源少,缺少发展的原料、市场等 

④英美的政治经济实力下降,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58.下列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惨案是由日本制造的是              (  )

A.万县惨案    B. 南京惨案  

C.五卅惨案    D.一三惨案

59.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 )

①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②逐步实现其大陆政策

③利用中国内战的时机④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④

60. 据统计: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寇对重庆进行惨绝人寰的大轰炸期间,共出动飞机9513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市民14100人。其战略目的主要是 (  )

A.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B.为侵占重庆作好准备

C.分化抗日统一战线 D.“速战速决”灭亡中国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回答61—64题。

61. 从历史渊源看,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始于

A. 资本主义萌芽   B. 新航路开辟 (  )

C. 文艺复兴运动   D. 尼德兰革命

62. 19世纪中期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是

A. 兴起社会主义运动        (  )

B. 爆发亚洲革命风暴

C. 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63. 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               (  )

A.工业革命的扩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

64.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各地间的不平衡性,导致                (  )

A.区域集团化趋势  B.地区冲突不断

C.经济全球化减缓  D.霸权主义膨胀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2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