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5章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
A.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B.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停止内战,国共合作
2.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分化 B.张学良的爱国情操
C.中共的高瞻远瞩 D.民族矛盾的上升
3.正式确立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 遵义会议中 B.“八一宣言”中 C.瓦窑堡会议上 D.洛川会议上
4.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中,有八路军配合作战的是:
A.太原会战 B.凇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5.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是
A.领导了独立自主的武装斗争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在共产国际帮助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D.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
6.百团大战的地点是在 A.西北 B.中原 C.华北 D.华东
7.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
A.李宗仁 B 蔡廷锴 C 张自忠 D 张治中
8.抗战时期标志着国民党对内政策开始转向反动的的是
A.制造皖南事变 B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C.亲日派的公开叛变投敌 D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9.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三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洛川会议 D 中共七大
10. 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 中国七大 B 遵义会议 C 整风运动 D 七届二中全会
11.使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秩序出现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的事件是
A. 抗美援朝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银元之战”
12.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A.1950年 B 1953年 C 1952年 D 1956年
13.奠定中共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是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瓦窑堡会议》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4.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15.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了平抑物价而采取的措施是
A. 没收官僚资本 B.统一财经 C.土地改革 D.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6.下列哪项不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
A.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新中国的代国歌
C 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
D 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7.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是
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8.三湾改编在人民军队创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C.建立工农红军 D.决定队伍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19.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A.陕北的吴起 B.甘肃的会宁 C.四川甘孜 D.陕西延安
20.我党在敌人后方建立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是
A.晋察冀 B.晋绥 C.晋冀豫 D.井冈山
21.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百团大战
22.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
A.作战方法 B.依靠力量 C.抗战目的 D.阶级立场
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C.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D.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24.下列各项中,与汪精卫无关的是
A.曾任广东国民政府主席 B.制造"七.一五"政变
C.在日本诱降下公开叛国 D.策划皖南事变
25.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中,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A.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B.开展整风运动
C.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D.开展大生产运动
26.毛泽东的下列著述,发表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27.抗日战争胜利后,关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最确切表述是
A.国共两党矛盾 B.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C.国内阶级矛盾 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8.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A.东北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 B.西北解放区和华东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D.华北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
29."过渡时期"指的
A.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结束 B.新中国成立到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C.新中国成立到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 D.新中国成立到三大运动取得胜利
30.建国初期,经济战线上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新解放区的土改问题 B.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问题
C.打击投机活动稳定物价问题 D.全国财经由中央统一管理问题
31.建国初期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包括
A. 农业 B.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32.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中得到的教训中最重要的是
A. 发动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革命重心必须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3.1933年红军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主要原因是( )
A.王明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B.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
C.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D.抗日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
34.“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相比较,共同点是 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③以青年学生为先锋 ④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5.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真正意图
A.讨论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B 因内战部署未就绪而争取备战时间
C.继续同共产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D应付国内舆论压力
二. 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请回答: (1)国民党什么时候把战火引向解放区的?第二年指的是哪年?(2分)
(2)“内线”“外线”分别指的是?(2分)
(3)拉开外线作战序幕的事件是?有何意义?(3分)
(4)解放战争第二年,解放军内线作战的情况怎么样?(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款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应该是何年开始实行的政策。在什么地方进行?(2分)
②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③材料二中,对于富农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2分)
38.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效果如何?(14分)
高一历史下册1-5章测验答题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
题号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答案 |
非选择题请按顺序作答: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C | D | C | A | D | C | C | B | D | D | C | B | B | C | D | D | D | A |
题号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答案 | B | A | C | B | B | D | D | C | B | C | A | C | B | B | C | D | C |
二.非选择题
36.①1946年,1947年 ②解放区,国统区 ③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破敌人的中原防御体系,又威胁到南京和武汉。④林彪罗荣桓部队解放东北大片地区;聂荣臻部队解放石家庄;彭德怀,贺龙部队收复延安。
37.①1950年,在新解放区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③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38 严峻形势:政治:国内,国民党还有军队在负隅顽抗,大批特务,土匪也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国际上,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企图扼杀新中国。
措施: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到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实现统一;抗美援朝,为国内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在我国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残余势力;三反五反,使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建国初期,经济趋向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困苦,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为恢复经济奠定了经济基础;
平抑物价,统一财经,为使国民经济开始了好转;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恢复发展;恢复发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通过这些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底,国家财经得到了根本好转,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