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
一、选择题(15×4=60分)
1.对“宁汉合流”的准确理解是
A.南京国民政府归顺武汉国民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争夺最高领导权
C.两个国民政府争夺最高领导权 D.两个国民政府合并归一
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的根本原因是
A.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B.国民党围剿红军
C.中国政局混乱 D.张学良不投靠日本
3.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主要表现在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的统治
B.确立了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在危急关头换救了中国革命
D.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分歧和矛盾
4.中央红军长征期间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B.中共纠正“左”倾错误
C.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D.“一二.九”运动爆发
5.标志着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破产的是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B.“一二、九”运动爆发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红军长征的胜利
6.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A.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B.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C.总结全国抗战的经验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7.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
A.是否抵抗日本 B.是否依靠人民
C.是否坚持抗战 D.是否合作抗战
8.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抗日战场的共同点是
A.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 B.都执行了全面抗战路线
C.都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D.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会战
9.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
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B.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C.尊重中国主权 D.实行中美友好合作
1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意图包括
①讨论实现和平的步骤 ②争取备战时间 ③乘机压迫共产党让步 ④欺骗国内外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1.人民解放军之所以选择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首攻方向,其直接原因是
A.那里的群众基础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大规模的运动战 D.中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2.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在于
A.解放了北平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 D.使华北、华东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13.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土地改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C.到1952年底,全国各民族的土改圆满完成
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
1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A.农业合作化 B.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
C.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D.没收官僚资本
15. 下列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土改运动 B.合作化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小 计 | 总 分 | |||
答案 |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富农,我们只消灭封建式剥削的部分,即没收其出租的土地,并取消高利贷,富农所经营的土地、商业以及其他财产则不能没收。
——摘自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 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实行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
——摘自1942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三 旧式富农按照平分原则所多余的土地及其一部分财产之所以应当拿出来分配,是因为中国的富农一般地带着很重的封建和半封建剥削的性质……还因为他们所占的土地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如不平分则不能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摘自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四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占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以保留不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①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对待富农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②材料三同材料二相比,对待富农政策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
③材料四体现了政府对富农的什么政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④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共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三、问答题(20分)
依据《论持久战》的观点,说明我国在抗日战争中存在着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分)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中共为争取抗战胜利,在解放区政权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5分)从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角度说明抗战胜利的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