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4-5-11 0:33:44 下载本试卷

安徽省皖西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命题:杜先柱   审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沿袭    B.考试选举

C.皇帝任命     C.地方推举

3.下列有关秦朝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 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 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是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4.三省六部制说明了(    )

A. 丞相权力的增大

B. 中央结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D.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5.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担心社稷不稳,曾问赵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大

B. 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

C. 辽和西夏进攻,战争无休止

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断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

A.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B.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C. 有利于国家的强大

D.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8.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积极意义(    )

A. 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强了其灭亡进程

9.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10.1940年8-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已向日军出击,取得了著名的(    )

A.平型关大捷 B.临洮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1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 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方案

12.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3.最能完整的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4.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大的贡献是(   )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民主革命阶段纲领

C.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

A.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 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 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6.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取得的重大进展,表现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C. 全国政协的成立         D.整风运动的开始

17.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上午原则(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交往

18.提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中共的(   )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D.十五大

19.下列关于“汪辜会谈”说法错误的是(    )

A. 会谈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汪道涵和辜振甫分别是两个民间团体的负责人

C. 这是一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D.是两岸高层人士以官方身份进行的会谈

20.我国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 中央的关系不同        D.各自权限不同

21.建国第一年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8个   B.17个   C.27个   D.37个

2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20世纪70年代美国要求同中国改善关系的背景不包括(   )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C.苏联争霸中处守势        D.中日邦交正常化

24.20世纪80年代,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

A. 争取和平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

C.不结盟政策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25.我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  )

A.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B. 维护世界和平

C. 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D.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解析题(第1题11分,第2题13分,计24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问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农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材料二:曹陆章已令准免职,津埠本日开市,北京学界刻已筹议上课……沪市各界,希悉力劝解。

――――《内务部1919年6月11日致沪市各界电》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情况发生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中?(2分)

(2)据材料指出该重大事件深入发表的表现(4分)

(3)材料“青岛问题”指的是什么?(3分)

(4)材料二中“曹陆章已令准免职”说明了什么(2分)

2.阅读下列两首诗

诗一:       春愁

(清末)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乡愁

(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    第一首诗写于哪一年?(1分)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2分)

(2)    “春愁”和“乡愁”各抒发怎样的情怀?(4分)

(3)    诗二中反映出当前中国一种怎样的政治状况?(2分)

(4)    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如何形成的?(4 分)

三、问答题(第1题10分,第二题16分)

1.秦、唐、明、清(鸦片战争前)四朝分别设立了哪些中央机构?(4分)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有何消极影响?(6分)

2.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失败或挫折。请回答

(1)这两次挫折或失败各是什么?(4分)

(2)试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概括其原因(4分)

(3)中共面对失败或挫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4)从中你得出什么认识?(2分)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安徽省皖西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命题:   审题: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

1. (1)                               

 

(2)                                   

 

(3)                                            

 

(4)                                           

 

 

2.     (1)                               、

                                                    

 

(2)                                 

 

                                 

 

                                

 

                                  

 

 

(3)                                    

 

(4)                                 

 

                                   

 

 

三、问题

1.

2.

安徽省皖西中学高一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D

C

D

C

B

D

C

C

D

D

C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A

D

B

D

B

B

C

D

C

A

二、      材料分析题

1. (1)五四运动(2分)

(2)商人罢市 工人罢工 (4分)

(3)一战中,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占领青岛,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山东问题合法化(3分)

(4)说明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军阀屈服(2分)

2. (1)1896年(1分)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2分)

(2)诗一抒发了对台湾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之心(2分)

  诗二抒发了盼望结束两岸分裂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情怀(2分)

(3)海峡两岸分裂(2分)

(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2分)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2分)

三、      问答题

1.秦: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唐:三省六部制

明:废丞相 权分六部 后设立内阁

清:军机处(每点各1分)

消极影响:(1)绝对君主专制;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2)绝对君主专制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之风盛行

(3)极大阻碍了社会进步,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每点2分)

2.(1)大革命的失败(2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

(2)客观原因:反动势力相对强大(2分)

     主观原因: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分)

(3)大革命失败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分)

召开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错误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3分)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