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1

2014-5-11 0:33:44 下载本试卷

高一级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国革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毅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据此回答1~3题。

1.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2.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南昌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         D.秋收起义
3.从几次武装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充分发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

C.必须建立起新型的人民军队     D.必须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势。据此回答4~8题。
4.毛泽东决定放弃夺取城市改向山区进军是在

A、南昌起义后   B、八七会议上  C、文家市会议上  D、三湾改编时

5.“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

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这段话毛泽东 

A.强调了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性   B.强调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首创性

C.肯定了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指出了国民党政权灭亡的必然性

6.右图A、B、C、D四个地点中,被称为共  

和国摇篮的是 

7.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

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

基本条件。”这里指的“最基本条件”是

A.建立稳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B.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

8. 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最主要

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            B.苏联的革命经验      

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1931年日本大举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据此回答9~11题。

9.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都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10.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妥协退让,以牺牲民族利益换取其反动政权的苟安,而中共中央号召人民抗日,以挽救民族危亡。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 

A.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B.两党力量大小不同   

C.两者之间矛盾尖锐           D.同日本之间关系不同

11. 华北事变引起的政治后果是  

①中共开始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②出现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涨 

③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④蒋介石政策由不抵抗变为“攘外必先安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面对日本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据此回答12~14题。
12.阅读右边漫画《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幅漫画所 

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东北三省被占领  B.红军开始长征

C.国民党内部分化  D.西安事变爆发

13. 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排斥国民党内抗日民主力量     

 B.集中“围剿”根据地和红军

 C.镇压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D.消除国民党内部的党派纷争

14.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的报告书主张对中国东北三省实行“国际合作为最善之

解决”,其实质是

A.满足中国恢复东三省原状的要求    B.变东三省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

C.承认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          D.防止事态扩大,维护东亚和平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举侵略,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抗日民主运动兴起。据此回答15~19题。
15.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斗争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6.下列关于1935年中国政局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③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已胜利完成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

17.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东北义勇军抗日 C.一二·九运动 D.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18.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A.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B.日本已开始了全面侵华

C.抗日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D.要抗日就必须进行反蒋

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其理由是
A. 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战    B.亲日派的投降阴谋受到遏制
C. 英美迫使蒋介石由妥协转向抗日    D. 日本诱使国民政府投降受挫

“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据此回答20~22题。
20.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二七惨案”的教训          B.农民运动的成功经验

C.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21.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地位

  C.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分歧和矛盾  D.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  

22.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①都从政治、军事、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 ②毛泽东都参加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都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 ④都是中共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毛泽东讲:“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据此回答23~25题。
23.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革命方式发生变化

24.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围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强渡大渡河

25.下列长征组图中,能够充分反映红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等精神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解析及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摘自毛泽东《鱼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材料三: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  ——摘自《赣西刘士奇报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红军在反第一次“大围剿”时,用的是什么战略战术?由此形成了毛泽东的什么军事路线(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土地革命路线?(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三有什么必然联系?(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宋美龄说:“这次事变(西安事变),决非中国既往一般称兵乱之叛变所可以比拟的;而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倘处置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                            ——引自《蒋介石传》

材料二  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转折点。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的指示》

材料三  蒋介石说:“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几乎毁于一旦。”                         ——引自《西安事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宋美龄所说:“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

(2)材料二中,中共指出“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

(3)材料三中,蒋介石所谓“国民革命”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西安事变是“顿挫”?这反映了他什么阶级本质?(3分)

28、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日本帝国主义以图1所示的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什么事变?后果怎样?(4分)

(2)图2所示情况的背景是什么?简要说明该政策的实质。(4分)

(3)外敌当前,蒋介石抛出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分)

29. 阅读下列毛泽东的诗词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13分)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2分)

(2)诗中的“三军”                 。(3分)

(3)结合材料指出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3分)

(4)在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3分)

(5)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一种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长征精神”。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去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2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D

C

C

A

D

C

A

A

D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C

C

A

C

C

D

B

A

B

26.(1)战略战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游击战争路线。(4分)

(2)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分)

(3)材料二、三反映的土地革命是材料一反映的反“围剿”胜利的基础;而反“围剿”的胜利又保卫了土地革命的成果。(4分)

27.(1)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乘机侵华;亲日派头子何应钦部署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夺取统治地位;宋子文等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以营救蒋介石和维护英美在华利益。(6分)

(2)含义:如果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则国共两党从此走向和平与合作抗日,中国革命就由国内战争时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对策: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4分)

(3)是指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围剿。因为西安事变阻止了他继续进攻红军。反映了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质。(3分)

28.(1)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伪满洲国建立。(4分)

(2)背景:社会舆论(人民声讨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强大压力。实质:以“安内”为旗号,继续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4分)

(3)根本原因: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或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才是心腹大患)。结束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分)

29.(1)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分)

(2)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3分)

(3)党内“左”倾错误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回答任意3点可得3分)

(4)《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了一二·九运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组建东北联军。(回答任意3点可得3分)

(5)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艰苦奋斗;不怕牺牲,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