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2014-5-11 0:33:45 下载本试卷

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含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含第I卷答案表和第Ⅱ卷答题框]两大部分。考生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做答。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及考号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的矩形框内。

3.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嬴政“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2.观察以下图片,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D )

A.国家大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B.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

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太尉掌管军事

3.《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A

A.徭役、兵役繁重           B.刑罚十分严酷

C. 赋税很沉重             D.人民很勤劳

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D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泉州口岸的开放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对外交流的繁荣

5.《台湾府志》记载:"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以上材料说明   D          

① 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 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

③ 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和粮食④ 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我们认可康熙帝的自我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主要是因为 C           

A.他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7.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D  )

①.“克已复礼”       ②.“民贵君轻”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以德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

①右图描绘的是孔子讲学的情形

②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③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④孔子的思想属于守旧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B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10.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 ( C  )     

A.《独立宣言》 B.《邦联条例》 C.《联邦宪法》 D.《权利法案》

11.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出“避开与任何外国永久结盟是我们的一项颠簸不破的政策”,这成为美国长时期内遵循的那一项外交政策?  A                                 

 A. 孤立主义        B. 大棒政策    C. 金元外交    D. 门户开放

12.右图是《民法典》的封面,对于这部法律在他心中的地位,拿破仑曾这样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你认为他这样说是因为( D  )

A.40多次胜仗,徒有虚名,微不足道

B.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伦前功尽弃

C.《民法典》代表法国人民的利益,受到各阶层的拥护

D.《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3.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C                                 

A.实现民族主义   B. 实现民权主义  C. 实现民生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

14.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5.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

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B

A.创建中国同盟会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16.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D  )  

A.恢复行会式工业组织        B.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

C.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D.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17.右图是甘地在丹地海边俯身抓起一把食盐,

这是他事业中最精彩的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应出现在( C )

A.南非的“凤凰新村”

B.1919年的“文明不服从”运动中

C.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8.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作了精辟的总结,“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你认为下面各项能体现“最重要的头脑”表述的一项是              (  A)

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参加博士俱乐部的活动

C.主编《莱茵报》             D.创办《德法年鉴》杂志

19.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为此,恩格斯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②创作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一书③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④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          (  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友谊。”其伟大之处主要在于         (B  )

A.在理论领域有广泛的一致性,都致力于为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B.为了共同的伟大理想和事业亲密合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C.恩格斯在各方面全力支持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工作 

D.两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伟大著作

21.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作品有   B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22.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最大贡献是D

 A.提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B.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C.创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D.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3.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C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24.十月革命前,列宁发表了重要演说,指出俄国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 D  )

A.《共产党宣言》    B.《告俄国公民书》  

C.《国家与革命》    D.《四月提纲》

2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它初步形成于  B

 A.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延安整风运动时期        D.中共七大召开前夕

26.1978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A

A.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 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 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D. 正确评价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27. 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28.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编 号: 233887    
摄影作者:   
文件名:yyw10222.jpg  
文件大小:23K  
高 X 宽:151 X 250  
说明:yyw10222.jpg

A

A.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    C.一国两制   D.四项原则

据下列四幅图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你所获得的历史信息回答29—31题。

     图① 太平天国文件          图② 孙中山主持中华民国第一次国务会议


     图③ 五四运动                 图④ 井冈山会师

  


29.四幅图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堪称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B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30.四幅图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其共同之处在于D

  A.都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都是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而进行的革命斗争

  D.都是为完成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重任而进行的革命斗争    

31.中国民主革命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它所走的道路中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图C

  A.①②   B.②④   C.④    D.②③          

32.“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C

A.华盛顿   B.孙中山    C.甘地      D.林则徐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12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6分,第36题12分,共52分。

33.阅读下列内容:

材料一: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问题:

  (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5分)

材料二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8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中国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请回答:

(2)概括材料中所体现出的主流民意。(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主流民意产生的原因。(4分)

34.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2)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3分)

(3)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5分)

(4)各自努力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三 (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四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遗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2分)?孙中山是如何理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1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革命13年来,为何“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2分)?孙中山在此期间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3分)?其目的是什么(1分)?

(3)指出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材料四中“革命尚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从孙中山的遗嘱中,你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哪些高贵品质(2分)?

36.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请回答:

(1)请你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3分)材料二

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请回答:

(2)它的实质是什么?(1分)它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政策相似?(1分)

材料三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请回答:

(3)材料中所提及的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重大发现分别是什么?(2分)

(4)马克思的这两大发现,对于指导当时的国际工人运动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5)从材料第三段中,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