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14-5-11 0:33:45 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

(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梭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B.奴隶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C.雅典与周边国家矛盾尖锐  D.梭伦个人积极奔波

2.梭伦改革后的雅典,享有最高司法权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3.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D.庇西特拉图改革

4.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履亩而税”政策,实质上是 

A.根据土地的多少收税B.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C.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D.按公田的数目收税

5、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的主要作用在于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废除了奴隶主的特权

C.强化了对人民的管理D.提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6、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  

A.商鞅变法B.泰国军事力量强大C.秦王的雄才大略D.东方六国不堪一击

7、造成“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新法已经深入人心B.秦惠文王比较贤明C.强化统治的需要D.新法顺应历史趋势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确立鲜卑族封建经济基础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宗主督护制

9.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10.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

11.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12.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13.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达,许多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14.伊拉斯莫说“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这反映出中世纪的西欧  

A.教士和僧侣的腐化荒淫           B.天主教会残酷迫害进步人士

C.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D.教士政治上享有特权

15.拉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B.德文版《圣经》出版发行  

C.路德焚毁教皇令        D.《至尊法案》通过

16.右图中文献产生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扩展 ②打击了天主教势力 

③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④直接确立了路德教派的合法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17.加尔文教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                 

A.先定论 B.因信称义C.选民的奋斗精神D.建立民主教会

18.下列有关埃及包税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奥斯曼素丹在埃及的征税形式 B.包税制下的农民负担各种赋税

C.拿破仑统治时期废除了包税制 D.包税制下的包税人在包税区内几乎没有权力

19.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A.民族工业  B.官办工业  C.纺织工业  D.军事工业

20.穆罕默德·阿里对留学生许下诺言:“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拨他们当工长。”材料集中体现了穆罕默德·阿里                

A.力主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改革思想 B.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C.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聘请外国技师建立工厂

21.阿里改革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

C.消除了马木路克势力的威胁D.从根本上改革了政治体制

22.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A.农奴的悲惨生活  B.工业发展的落后

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23.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的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新思潮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24.1861年农奴制改革                

  A.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奴的利益       D.平息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25.明治维新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A.农业耕地增加B.手工业得到发展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6.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政府开放的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B.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C.日本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D.这一时期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27.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就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扩张的重点着眼于   

A.东亚B.南亚C.西亚D.太平洋地区

28.右图所示著作的作者参与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9.维新思想发展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中西思想结合的是      

 A.严复  B.郑观应 C.康有为  D.王韬

30.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

(主观题 6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是古代希腊著名的“七贤”之一,下面是他的一段诗: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材料二 下面是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第一等级: 500 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任执政官、司库。第二等级: 300 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任执政官。第三等级: 200 麦斗以上称为“斗轭级”,只能任低官。第四等级:200 麦斗以下统称“日佣级”,与一切官职无缘。

材料三 梭伦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并赋诗道: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站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凌驾一切其它他的人们。

回答:

(1)材料一表明梭伦改革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

(2)在材料二中梭伦把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项重要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5分)

(3)从材料三中你能感受到改革家身上哪些令人钦佩的优秀品德?(3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认为,青苗法可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在,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材料二 苏辙认为,这是王安石“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 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韩琦认为,“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人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贯,令纳一贯三百文,则是官放息钱也”。

回答:

(l)据材料一,王安石认为通过青苗法的实施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3分)

(2)材料二中苏辙对青苗法提出了怎样的批评?其代表了谁的利益?目的何在?(6分)

(3)在材料三韩琦认为青苗法是“官放息钱也”,这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二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康曰:“皇上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维新派怎样的思想主张?(3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反映了什么?原因是什么?(5分)

(3)在材料三中,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的实质的什么?(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哪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35.明治维新中日本制定了怎样的土地政策?对日本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历史试卷答题纸

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文本框: 班级 学号 姓名 座位号 考场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1.

 

32.

33.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

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文本框: 班级 学号 姓名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