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检测试卷(十一)
(选修1专题5、6、7、8、9)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世纪的欧洲,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 ( )
A、国王需定期到教皇门前祈祷
B、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2. 中世纪欧洲人民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一起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
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3.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 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
D 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4. 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 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英国出现清教徒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国王要求进一步加强王权 B.天主教会腐败不堪
C.英王成为国教最高首脑 D.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
6.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7.奥斯曼素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①将埃及设立为行省 ②派遣总督——帕夏 ③建立禁卫军 ④保留马木鲁克,并让其担任地方长官 ⑤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 阿里真正认识到欧美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B 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肤浅的
C 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 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
10. 下列关于阿里 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B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采取官办方式
11.19世纪初,俄国生铁产量曾一度居世界首位,但到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已明显落后于西欧,主要原因是
A.腐朽农奴制的阻碍 B.自由劳动力的缺乏
C.工业资金的匮乏 D.交通运输的落后
12. 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沙皇的统治 B.解放农奴
C.增加对外扩张的力量 D.发展资本主义
13. “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民因此可以无偿获得一块份地③农民可以缴纳代役租以支付赎金④农奴必须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列宁说:“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解放只不过是掠夺的代名词
B.改革后农民仍然忍受着贵族的压迫
C.农民的境遇并没有因为改革而发生根本转变
D.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政治阴谋和骗局
15.下列关于俄国近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1)通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后被迫走上近代化道路(2)具有“渐进式”的特点:先经济近代化,后政治、军事近代化(3)始终与农奴制残余相伴而行,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4)从领导上看,是在封建专制体制框架内由封建势力主导的,资产阶级处于从属地位;(5)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时间晚、发展快。
A.(1)(2)(3)(4)(5) B.(1)(2)(3)(5)
C.(2)(3)(4)(5) D.(2)(3)(5)
16..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17.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
A.“黑船来航”事件 B.1854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
C.《日美亲善条约》签订D.英、俄、法、荷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18.倒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
A.东京 B.大阪、神户 C.伏见、鸟羽 D.江户
19.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20.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表述错误的是
A.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都很迅速B.在政府保护下,产生了垄断组织
C.财阀资本比较突出 D.在19世纪末超过了西方列强
21.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①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宪法②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③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极其保守性④按“三权分力”原则构建,有效地防止天皇独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 下列维新措施中在戊戌政变后得以保存下来的是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设立京师大学堂
C.建立新式军队 D.保护工商业
23.被称为近代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24.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C.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
D.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秩序
2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一成一败,导致这一差异的众多原因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
B.日本资产阶级力量超过中国
C.前者发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于帝国主义阶段
D.明治天皇励精图治,而光绪帝却昏庸无能
高二历史检测试卷(十一)答题卷
(选修1专题5、6、7、8、9)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⑴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6分)
⑵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2分)
⑶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2分)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微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楸着他们的胡须又打又骂。——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 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 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 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 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强大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 悲剧之一即在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1)上述材料是指埃及的哪一经济制度?试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 2分)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工业方面有何特点? 2分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1: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于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立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3:1860年,福泽谕吉第一次赴美时表示:“过去的西洋文明全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方人民习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已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骤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这样才能调和适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特点。(3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分)对此应如何评价?
(2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2分)
三简述题。
30.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社会矛盾(3分)
(2)改革中日、俄两国在政治体制、工业化、军队建设方面有哪些相同点?(2分)
(3)改革后日、俄两国均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其共同的根源是什么?(2分)
(4)日、俄在对外扩张中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导致了20世纪初日俄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原因何在?(3分)
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检测试卷(十一)参考答案
(选修1专题5、6、7、8、9)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B | D | B | D | A | D | C | B | B | A | A | B | D | A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C | A | C | D | D | C | B | D | D | D |
26.(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6分)(2)提出了“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2分)(3)特点:出现了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2分)积极影响: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
27.(1)包税制。2分消极影响:①这种野蛮的剥削制度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②在这一制度下,包税权基本上落入了马木鲁克手里,马木鲁克通过包税制奠定了自己统治埃及的基础,最终成为阻碍埃及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力量。2分
(2)西方文明的冲击(遭到英国、法国的入侵)2分
(3)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建立一批近代化的国营工厂;;以创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保护民族工业.2分
(4)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采用的是封建官僚式的管理体制,导致管理不善,生产混乱。从外部原因看,外商不愿意传授先进的技术,破坏生产,引进的设备也比较陈旧; 改革给人民带来了灾难阿里向人民征收重税,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4分)
28.(1)派出时节团对西方进行广泛的考察;对不同的国家进行学习,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学习的领域广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引进人才;同时保留自己的思想文化特色。(3分)
(2)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摆脱了落后的局面;同时保留了封建残余,为日本进行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3分)
29.答(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
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分)
(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依据: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2分)
(3)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2分)
30.(1)相同: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俄:农奴制,日:幕府统治);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同:俄国与英、法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产生尖锐矛盾;日本因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3分)
(2)政治体制:专制色彩比较浓厚;工业化:国家扶植和保护;自上而下的完成;以重工业为中心;伴随着侵略扩张;起步晚,速度快;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军队建设: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征兵制)(2分)
(3)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
(4)日本打败俄国,树立东亚强国的地位。原因:日本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近代化改革,而俄国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