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专业班第一次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Ⅰ卷各题所选答案涂抹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推动梭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上下层贵族之间矛盾激化 B.上层贵族对王权专制构成了威胁
C.上层贵族与下层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D.奴隶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此伏彼起
2、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 )
①战神山议事会 ②执政官 ③公民法庭 ④四百人议事会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3、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设民众法庭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 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
4、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公民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国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5、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6、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 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
7、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李悝 C、商鞅 D、王安石
8、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 )
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9、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10、《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1、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制定连坐法
1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
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B.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15、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6.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17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改穿汉服
18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9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 )
A.改革都获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过程一帆风顺 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0、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21、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22.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是( )
A.政府财政大大增加 B.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C.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D.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3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24、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 ( )
①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 ③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④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⑤促使宗教宽容理念形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5、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是( )
A马丁·路德改革 B加尔文宗教改革 C英国宗教改革 D教会纯洁运动
26、被天主教会称为“宗教纯洁运动”的内容包括( )
①改组宗教裁判所,加紧迫害“异端”②创立耶稣会,抵制宗教改革运动
③把《圣经》作为唯一信仰的标准④停止兜售赎罪券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 )
A.天赋人权 B.原罪与救赎 C.君权神授 D.人民主权
28、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29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 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30、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
A.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摆脱民族危机 C.扶植富农阶级 D.抑制土地兼并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其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 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 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4分)
(2) 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6分)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3) 据上述材料分析1861年改革的意义、局限性和实质。(6分)
4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二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 收入(单位:贯) | 支出(单位:贯) |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 15085万余 | 12677万余 |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 12625万余 | “所出无余” |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11613万余 | 13186万余 |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6分)
(2)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4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 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怎样?(6分)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C | C | B | A | D | C | D | C | 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A | A | B | D | C | B | A | C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D | C | A | A | D | B | B | C | C |
41答案:(1)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4分)(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6分)(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4分)(4)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分)它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2分)
42答案:(!)北宋中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极贫局面的形成;军队的指挥效率和战斗力降低,形成积弱的局面;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的共识。(6分)
(2)三朝的财政收入逐渐减少,支出呈增加的趋势,到英宗时期,财政入不敷出。(4分)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4分)
(3)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由于官僚贵族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变法在抑制兼并 保障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宋军的战斗力有了提高。担心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