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

2014-5-11 0:33:51 下载本试卷

20032004学年度下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1)—世界近现代史

              (第一章 第1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  )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2.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  )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D.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4.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  )

A.开创了历史新时期            B.推翻了旧的阶级统治

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5.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B.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7.七月事件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是因为:              (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全部政权

B.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C.俄军在前线的失利引起人民不满

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能依靠武力

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9.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         (  )

A.当时的社会性质             B.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需要

C.消除农民不满情绪的需要        D.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10.新经济政策在思想理论方面的重大意义是:               (  )

A.符合当时的俄国国情          B.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C.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1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的是:  (  )

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D.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12.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                              (  )

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

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

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13.一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苏俄的政策体现了:  (  )

A.国际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准则

B.无产阶级政党是最进步、先进的政党

C.国家的较量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军事实力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1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比较普遍,这说明:              (  )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      B.工农联盟已出现严重危机

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D.这种政策损害农民利益

15.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新经济政策时的最基本依据是:         (  )

A.俄国国情               B.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

C.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需要

16.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对巩固工农联盟最起作用的措施为:         (  )

A.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向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B.允许恢复部分小型的私人企业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废除实物配给,实行商品买卖

17.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  )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18.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同第二国际最大的不同在于:           (  )

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            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            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

19.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A.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C.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D.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  )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引自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 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引自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①材料一所说的“经济政策”指什么政策?从材料里看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把它作为在什么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反映的是什么指导思想?(3分)

②材料二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利用什么手段消除这一障碍?(4分)

③材料三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4分)

④新经济政策在具体实施时结果如何?(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9分,共计35分。

2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16分)

23.十月革命后,苏俄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这种过渡有什么特点和意义?(1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也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根据列宁的论述: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2.【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是客观条件。俄国革命的胜利与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形势变化提出可行的政策策略密切相关;正因为俄国落后,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故布尔什维克党内没有出现修正主义泛滥。这些条件,其它国家不具备。

3.【答案】B 【解析】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

4.【答案】D 【解析】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他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结束了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资产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封建主阶级的统治。他所代表的仍是少数人的利益。

5.【答案】C 【解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结束的。

6.【答案】D

7.【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后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是因为出现两个政权并存,而其中工兵代表苏维埃不仅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而且革命后又是革命权力机关,无产阶级阶级可以凭此条件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和平夺取权力,可这个条件在七月流血事件后以不复存在了,政权已经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解析】要强调思想理论意义。A项是评价,可它侧重于该政策的可行性角度,B、D项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效果。

11.【答案】D

12.【答案】D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是为了集中力量打退国内外敌人,巩固政权,该任务完成后,苏维埃政权又考虑采取该方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3.【答案】A 【解析】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续,任何国家制定外交政策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为对内政策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C 【解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而出现暴动,工农联盟动摇,要巩固必须废除余粮收集制。

17.【答案】A 【解析】用排除法可得出,B项错在“长期”,C项错在“恢复资本主义经济秩序”,D项“成熟”用词不当。

18.【答案】A 【解析】B项是第二国际的特点,C、D项是它们的相同点。两者成立的时代特征不同,各自的任务也有差异,因此导致组织形式的区别。

19.【答案】B

20.【答案】B

二.材料解析题

21.【答案】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准备长期执行的政策。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3分)

②小生产、小农经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手段消除小生产方式。(4分)

③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度,列宁认为需要几代人的 努力,说明新经济政策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4分)

④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7年,苏联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能力,回答题中的第①、②、③问,并不要求学生背教材,主要由阅读理解题中的材料得出答案;回答第④问,回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可。

三.问答题

22.【答案】①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和“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论段的正确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4分)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是由俄国的国情决定的。(4分)

③在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分)

④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4分)

【解析】本题要求在全面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其特点,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解答时主要从革命理论、革命道路、革命阶段、革命手段等角度分析。

23.【答案】①过渡: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严重的困难,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击退了外来武装干涉后,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2分)但造成1921年前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为此苏维埃政权中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代之以新经济政策。(2分)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4分)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1分)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宣告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2分)

②特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4分)

③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为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联)建立初期采取怎样的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目标的。苏俄(联)的过渡经历了一个由设想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对所有制的改造,而这又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表现的,故本题主要要讲经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围绕其实施的原因、具体内容、作用、特点以及意义等方面阐述。

审定意见:适宜于高二文科学生。可以采用。

审稿人:邓兴国